正文 第十五章 鼻衄、牙周炎(1 / 1)

鼻衄

鼻衄,即鼻出血,是多種疾病常見的症狀。屬祖國醫學“紅汗”“倒經”等範疇。

【病因病理】

現代醫學認為,鼻衄有局部原因和全身原因,局部原因是因鼻外傷、鼻腔炎、腫瘤等。全身的原因,是因血液性疾病、心血管係統疾病,如高血壓、動脈硬化等;嚴重的肝腎疾病;頸部惡性腫瘤壓迫,形成靜脈回流不暢;維生素A與C的缺乏;急性傳染病;內分泌係統疾病,如代償性月經等。

祖國醫學認為,鼻衄分為以下幾種:

肺經熱盛:熱邪犯肺,上壅鼻竅,熱傷脈絡血液外溢而為衄。

胃熱熾盛:脾胃素有積熱,多因飲酒過度,嗜食辛燥之品,以致火熱內燔,循經上沸,損傷鼻中陽絡,血隨熱湧出而為鼻衄。

肝火上逆:情誌不遂,肝氣鬱結,久鬱化火,肝火上逆,循經蒸逼鼻竅脈絡。脈絡受損,血液內動而上溢,發為鼻衄。

肝腎陰虛:若肝腎陰虛,以致虛火內生,傷及陽絡;血不循經,隨火上升,血從清竅溢出而為衄。

脾不統血:脾氣虛弱,統血失司,氣不攝血,血不循經,而離脈道,可致鼻衄。

一般鼻出血的部位多在鼻內側前下方。如果出血量多,呈彌漫性出血者,應多考慮為全身性某些嚴重疾病所致。

從以上這些原因來看,鼻衄主要的原因是熱邪所致,而過度飲酒、嗜食辛燥之品等。是外食族患鼻衄的主要原因。

【臨床表現】

胃熱熾盛主要表現為出血量多,血色暗紅,口幹口臭,煩渴引飲,大便燥結,小便短赤等。

【預防方法】

飲酒不要過度,少食辛燥之品(辣味食品、肥甘厚膩食品)。要保持心情舒暢等,要多食青菜,尤其是含維生素C的食品,清熱涼血的食品,如芹菜、荸薺、薺菜、苦瓜等。

【飲食療法】

原料:鮮藕150克,鮮荸薺150克,白糖適量。

製法:將鮮藕洗淨去皮切成薄片,鮮荸薺洗淨去皮切成兩半,二者同放鍋中加水煮熟即可。

食法:每天可食1~2次,可不拘時食用。

牙周炎

牙周炎屬祖國醫學牙宣範疇。是以齦肉萎縮,牙根宣露,牙齒鬆動,經常滲出血液或膿液為特征。是發生在牙齒支持組織的一種慢性、破壞性疾病。

【病因病理】

現代醫學認為,牙周病的病因可能是在機體內分泌功能紊亂、營養功能障礙以及物質代謝紊亂等機體平衡失調的基礎上,加上口腔局部牙垢(牙石)刺激,咬合關係不良,食物嵌塞,以及微生物破壞等局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中醫學認為,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有三個:①胃火上蒸:主要是嗜食膏粱厚味,胃有積熱,或飲酒嗜辛,辛熱傷胃,均使脾胃受損,消化失常,停聚胃中蘊鬱生熱,其熱循經熏蒸牙齦,熱盛時,牙齦出血,腐化成膿等。②腎陰虛損:腎主骨,齒為骨之餘,腎虛引起骨軟並兼以陰虛火旺,虛火上炎以致牙齒疏豁、動搖、根露等。③氣血不足:牙齦失於濡養,兼以病邪乘虛而入侵,以致發病。從以上這些原因看,主要是由胃火(實火、虛火)而致病。外食族如經常飲酒嗜辛、食肥甘厚膩的食品,患牙周炎的幾率就較高。

【臨床表現】

牙齦腫痛、出血、出膿、口臭、煩渴多飲或喜冷飲,多食易饑,大便秘結等。腎虛者表現為頭暈、耳鳴、手足心熱、腰痠等;氣血不足者則為牙齦萎縮,色淡白,牙根鬆動,咀嚼無力,易出血,口發酸,失眠多夢,胃呆納少等。

【預防方法】

注意口腔衛生,適當少食膏粱厚味、酒和辛辣食品。每日叩齒對合30~50下。平日多食用新鮮的果蔬,特別是含維生素C和鈣,以及清熱涼血、助消化的食物,如鮮藕、圓白菜、大白菜、豆腐等。

【飲食療法】

原料:鮮藕200克,紅果10個,白糖適量。

製法:將鮮藕洗淨切成片,紅果洗淨去核同藕片一起煮熟,加白糖即可。

食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或不拘時食用。注:鮮藕既清熱涼血,又可補鈣,是腎虛有火牙痛者的食療品;紅果是胃實熱牙痛、消化不良者的食療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