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全草類中藥是重要的一章 ,考點較多,曆年出題分值占全書的5%以上。
第一節 全草類中藥的鑒定
【考點】藥用部位及其鑒定
藥用部位為草本植物新鮮或幹燥的全體或地上部分。如紫花地丁、蒲公英用全體;淫羊藿、益母草用地上部分;肉蓯蓉用地上莖;麻黃用草質莖。應按其所包括的器官,如根、根莖、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分別進行鑒別,綜合分析、判斷。這些器官的鑒別前麵各章 已有論述。全草類中藥因其包含了草本植物的全株,所以依靠原植物分類的鑒定更為重要,原植物的特征(除顏色或表麵特征外)一般反映了藥材的性狀特征。
第二節 常用全草類中藥
麻黃★★
【考點1】來源、產地、采收加工
麻黃科植物草麻黃、中麻黃或木賊麻黃的幹燥草質莖。草麻黃:主產河北、山西、新疆、內蒙古等省區。中麻黃:主產甘肅、青海、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木賊麻黃:主產河北、山西、甘肅、陝西等省。秋季割取綠色的草質莖,曬幹。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草麻黃:呈細長圓柱形,少分枝,直徑1~2mm。表麵淡綠色至黃綠色,有細縱脊線,觸之微有粗糙感。節 明顯,節 間長2~6cm。節 上有膜質鱗葉,裂片2(稀3),銳三角形,先端反曲。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麵略呈纖維性,周邊為綠黃色,髓部紅棕色,近圓形。氣微香,味澀、微苦。中麻黃:多分枝,直徑1.5~3mm,有粗糙感。節 間長2~6cm,膜質鱗葉裂片3(稀2),先端微反曲。斷麵髓部呈三角狀圓形。木賊麻黃:較多分枝,直徑1~1.5mm,無粗糙感。節 間長1.5~3cm,膜質鱗葉裂片2(稀3),先端多不反曲。
【考點3】顯微鑒別
莖橫切麵草麻黃:①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兩棱線間有下陷氣孔。②棱線處表皮下有下皮纖維束。③皮層較寬,纖維成束散在。④中柱鞘纖維束新月形。⑤外韌維管束8~10個,形成層環類圓形,木質部呈三角狀。⑥髓部含棕紅色塊狀物,環髓纖維偶見。⑦本品表皮外壁、皮層薄壁細胞及纖維壁均有多數草酸鈣方晶或砂晶。中麻黃:維管束12~15個。形成層環類三角形。環髓纖維成束或單個散在。木賊麻黃:維管束8~10個。無環髓纖維。
粉末草麻黃:①表皮細胞外壁布滿顆粒狀細小晶體;氣孔特異,內陷,保衛細胞側麵觀呈啞鈴形或電話聽筒形;角質層極厚,呈不規則條塊狀,有的呈乳頭狀突起。②纖維狹長,壁厚,壁上附有眾多砂晶和方晶。③棕紅色塊狀物不規則形。
【考點4】化學成分
三種麻黃均含生物堿,主要是l-麻黃堿,其次是d-偽麻黃堿。草麻黃中還含揮發油、黃酮類、有機酸類、鞣質等成分。麻黃堿是主要有效成分,偽麻黃堿有抗炎作用。
三種麻黃中生物堿的含量以木賊麻黃最高,草麻黃次之,中麻黃最低。但草麻黃產量大,木賊麻黃產量少。生物堿主要存在於節 間的髓部,節 部含量為節 間的1/3~1/2左右。
【考點5】理化鑒別
①藥材縱剖麵置紫外光燈下,邊緣顯亮白色熒光,中心顯亮棕色熒光。②本品以鹽酸麻黃堿對照品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考點6】含量測定
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含鹽酸麻黃堿不得少於1.0%。
槲寄生★★
【考點1】來源產地
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的幹燥帶葉莖枝。主產河北、遼寧、吉林、內蒙古。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莖枝呈圓柱形,2~5叉狀分枝;表麵黃綠色、金黃色;節 膨大。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麵不平坦,髓部常偏向一邊。葉對生於枝梢,易脫落,無柄;葉片呈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表麵黃綠色,主脈5出;革質。氣微,味微苦,嚼之有黏性。
【考點3】顯微鑒別
莖橫切麵①表皮外被角質層。②皮層纖維數十個成束;老莖石細胞甚多。③韌皮部老莖散有石細胞。④形成層不明顯。⑤木質部射線散有纖維束;導管周圍纖維甚多,並有少數異形細胞。⑥髓明顯,常偏向一側。⑦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及少數方晶。
粉末①氣孔平軸式。②纖維成束。③異形細胞壁較厚。④石細胞。⑤草酸鈣簇晶及少量方晶。
【考點4】化學成分
①三萜類,如齊墩果酸。②黃酮類,如黃槲寄生苷及高黃槲寄生苷。③甾醇類。④苷類。⑤有機酸。
【考點5】理化鑒別
本品以槲寄生對照藥材及齊墩果酸對照品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
【考點6】浸出物
本品醇溶性浸出物(熱浸法,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20.0%。
【考點7】含量測定
用薄層掃描法測定,本品含齊墩果酸不得少於0.17%。
魚腥草
【考點1】來源
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幹燥地上部分。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莖呈扁圓柱形,扭曲;表麵棕黃色,節 明顯;質脆易斷。葉片心形,全緣;上表麵暗黃綠色,下表麵灰綠色。葉柄細長,基部與托葉合生成鞘狀。穗狀花序頂生。氣微,搓碎後有魚腥氣,味微澀。以葉多、色綠、有花穗、魚腥氣濃者為佳。
淫羊藿★
【考點1】來源
小檗科植物淫羊藿、箭葉淫羊藿、柔毛淫羊藿、巫山淫羊藿或朝鮮淫羊藿的幹燥地上部分。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淫羊藿:莖細圓柱形,表麵黃綠色,具光澤。莖生葉對生,二回三出複葉;小葉片卵圓形,頂生小葉基部心形,兩側小葉偏心形,外側較大,呈耳狀,邊緣具刺毛狀細鋸齒;上表麵黃綠色,下表麵灰綠色。葉片近革質。氣微,味微苦。箭葉淫羊藿:一回三出複葉,小葉片長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兩側小葉基部明顯偏斜,外側呈箭形。葉片革質。柔毛淫羊藿:一回三出複葉,葉下表麵及葉柄密被絨毛狀柔毛。巫山淫羊藿:一回三出複葉,小葉片披針形至狹披針形(長為寬的5倍以上),邊緣具刺齒,側生小葉基部裂片偏斜。下表麵被棉毛或禿淨。朝鮮淫羊藿:二回三出複葉,小葉較大。葉片較薄。以色青綠、無枝梗、葉整齊不碎者為佳。
【考點3】化學成分
①黃酮類:如淫羊藿苷、淫羊藿黃酮次苷Ⅰ等。②揮發油。③木脂素。④生物堿。
【考點4】理化鑒別
本品以淫羊藿苷對照品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在紫外光燈下,供試品與對照品應在相同位置上顯暗紅色斑點;噴以三氯化鋁試液,再置紫外光燈下,顯相同的橙紅色熒光斑點。
【考點5】浸出物
本品醇溶性浸出物(冷浸法,用乙醇作溶劑)不得少於15.0%。
【考點6】含量測定
①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本品葉片含總黃酮以淫羊藿苷計,不得少於5.0%。②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本品葉片含淫羊藿苷不得少於0.50%。
廣金錢草
【考點1】來源
豆科植物廣金錢草的幹燥地上部分。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莖呈圓柱形;表麵密被黃色伸展的短柔毛。羽狀複葉互生;小葉1~3片,圓形或矩圓形,上表麵黃綠色,無毛,下表麵具灰白色緊貼的絨毛,側脈羽狀;托葉1對,披針形。氣微香,味微甘。
紫花地丁★
【考點1】來源
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幹燥全草。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常皺縮成團。主根長圓錐形。葉基生,灰綠色,展平後葉片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鈍,基部楔形或稍心形,邊緣具有鈍鋸齒。花莖纖細;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細管狀。蒴果長圓形,常3裂。種子多數,淡棕色。氣微,味微苦而帶黏性。
【考點3】化學成分
①苷類。②黃酮類。③黏液質。④蠟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