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提示
葉類中藥也是重要的一章 ,但在大綱中的分量較小。舉例要記。曆年出題分值占全書的5%以下。
第一節 葉類中藥的鑒定
一、藥用部位
【考點】葉類中藥的藥用部位
葉類中藥為完整、已長成的葉或葉的某一部分,少數為帶有嫩枝的葉。多為單葉,如枇杷葉;少數用複葉的小葉,如番瀉葉;有時尚帶有部分嫩枝,如側柏葉等;或以葉的一部分入藥,如桂丁為肉桂葉柄。
二、性狀鑒定
【考點】顏色、葉序、葉片的形狀、表麵特征、質地、氣、味
鑒定時,首先應觀察大量葉子所顯示的顏色和狀態,如是完整還是破碎的,單葉或複葉等。然後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樣品來觀察,常需浸泡在水中使之濕潤並展開。一般應注意葉片的形狀;長度及寬度;葉端、葉緣及葉基的情況;葉片上、下表麵的色澤及有無毛茸和腺點,葉脈的類型、凹凸和分布情況;葉片的質地;葉柄的有無、形狀及長短;葉翼、葉軸、葉鞘、托葉及莖技的有無:以及葉片的氣和味;有無葉鞘及托葉等。可借助解剖鏡或放大鏡仔細觀察葉上下表麵的毛茸、腺點、腺鱗等特征。
三、顯微鑒定
通常做葉中脈部分的橫切麵,主要觀察葉的表皮、葉肉及葉的中脈三部分的特征。同時還應做葉片的上下表麵製片或者粉末製片。
【考點1】葉的表皮的顯微鑒別特征
1.橫切麵主要觀察上下表皮細胞特征及附屬物。表皮多為1層細胞,亦有1層以上細胞的複表皮,如夾竹桃葉。單子葉禾本科植物葉的上表皮細胞有較大的運動細胞,如淡竹葉等。有的表皮細胞較大,內含葡萄狀鍾乳體,如桑葉,或含螺旋狀鍾乳體,如穿心蓮葉;有的含簇狀橙皮苷結晶體,如薄荷葉;有的含黏液質,如番瀉葉。表皮外壁常被角質層,尚可見腺毛、非腺毛和氣孔等。
2.表麵製片主要觀察上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平周壁、毛茸、氣孔等。一般上表皮細胞垂周壁較平直,而下表皮較彎曲。表皮細胞上毛茸有無及類型,如非腺毛和腺毛的形態、細胞組成等;氣孔的存在、分布及類型等是鑒定的重要特征。
【考點2】葉肉的顯微鑒別特征
1.柵欄組織通常為1至數列長圓柱形的細胞,其長軸與葉麵垂直。一般分布在上表皮細胞下方,內含多量葉綠體,形成異麵葉,如薄荷葉;也有上下表皮細胞內方均有柵欄細胞形成等麵葉,如桉葉、番瀉葉。柵欄細胞一般不通過主脈,也有通過主脈的,如番瀉葉等。
2.海綿組織常占葉肉組織的大部分,內有側脈維管束分布。葉肉組織中有無結晶體、分泌組織、異型細胞、厚壁細胞等的存在,其形狀及分布等都是重要的鑒別特征。
【考點3】葉的中脈的顯微鑒別特征
一般葉的中脈上、下表皮內方大多有數層厚角組織,中脈維管束通常為外韌型維管束,木質部位於上方,排列呈槽狀或新月形至半月形;韌皮部在木質部的下方。有的中脈維管束分裂成2~3個或更多,維管束外圍有的有纖維等厚壁組織包圍,如蓼大青葉;有的為雙韌型維管束,如羅布麻葉。
第二節 常用葉類中藥
石韋★
【考點1】來源
水龍骨科植物廬山石韋、石韋或有柄石韋的幹燥葉。
【考點2】性狀鑒別
藥材廬山石韋:葉片略皺縮,展開後呈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耳狀偏斜,全緣,葉緣常向內卷曲。上表麵黃綠色,有黑色圓形小凹點;下表麵密生紅棕色星狀毛,孢子囊群幾乎布滿葉背。葉片厚革質。葉柄長10~20cm。氣微,味微苦澀。石韋:葉片較小,基部楔形,對稱。孢子囊群在側脈間,排列緊密而整齊。葉柄長5~10cm。有柄石韋:葉片小,多卷曲成筒形,展平後呈長圓,基部楔形,對稱;下表麵布滿孢子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