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根據地的首要功能為創造力量,但是根據地的存在卻並不以創造力量為唯一標準。有些地方雖然特產豐饒,但是由於以此為根據地的軍隊難以成功地守衛住這個地方因而根據地不斷縮小、其力量循環係統也日漸受到嚴重破壞以致於最終招致失敗。另一些地方盡管物產貧乏,然而駐紮在此的一支軍隊卻可以通過高效力的戰術順利地擊退來犯之敵,這樣根據地微薄的力量循環係統不僅可以持續進行而且也會隨著戰局的發展而越來越強大。
結論是顯而易見的,凡是能夠有效進行力量循環係統的地方,都可以充當根據地,地勢的險峻與否、地理範圍的大小盡管都能夠對力量循環係統產生程度不一的影響,但是這些影響無一例外都是附屬於根據地內力量的產生、維持與使用這一循環係統的。
根據地內,力量的集散中心,通常會是首府或都城,但是,能夠發揮力量集散作用的地點通常又不僅僅是首府或都城一個。對於那些地理範圍狹小或者政治功能強大的根據地而言,一個強大的力量集散中心足以有效地促成力量循環係統的順利進行。但是,對於那些地理範圍廣闊或者政治功能較弱的根據地而言,就需要以首府或都城為中心、在周邊的各個關鍵戰略點上建設多個力量集散地點。所謂的力量集散中心,是將根據地內所創造出來的所有力量集中到一處統一維持和分配使用,所謂的力量集散點,則是指將根據地內所創造出來的局部力量集中到各個地點進行統一維持和分配使用。但是,不論是一個集散中心或者多個集散點,力量的統一集中、維持和分配使用都是必備的要求,否則根據地的力量循環狀態就會陷入紊亂狀態或者演變成幾個並存的彼此互相獨立的根據地群。當然,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根據地隻有一個,而實際上根據地是可以有多個的。多個根據地並存的狀態,務必要求彼此之間的協調統一,各自為戰的情形並非不可能贏得最終勝利,但是隻有在其中的某一個或幾個根據地能夠憑借自己的力量循環係統創造出超乎尋常的戰績時,各自為戰而終獲使用的情形才會成立。
能夠充當根據地的地方必定是能夠自己創造力量的地方,一片區域能夠從其他地方源源不斷地獲取力量而其自身卻不能創造力量,這樣的區域是不能稱之為根據地的。倉庫、基地盡管能夠為附近的軍隊提供力量補給,但是由於倉庫、基地本身無法創造力量,因而單獨的倉庫或基地是不能稱之為根據地的。政治中心總是傾向於集中全國主要的力量於一體,然而單獨的政治中心也是不能稱之為根據地的。之所以強調根據必須是能夠自己創造力量,並沒有封閉隔絕的意味,外部的技術、體係和力量的援助隻有能夠切實地促成根據地建立起生產力量的體係,而這片區域同樣可以稱之為根據地。
一部分人誤解了根據地,將其當作是能夠吃飽飯的地方。對此,我想說能夠吃飽飯的地方未必就是根據地,一個村莊所種植的糧食足夠供給這個村莊的有人的生存需求,但是這個村莊卻並不能稱之為根據地。根據地對於力量的維持和使用,並不是量入為出式的產出減去各自基本需求,然後再以剩下的力量進行循環。根據地內的力量產生,必然要與力量的維持和使用這兩個環節之間保持一致並統一於整個力量循環係統之中的。盡管不可置疑的是,人必然要吃飯,但是對於具體的生存需求其範圍、其程度、其先後次序卻可以根據實際情形加以調。一定要等到各種基本生存需求得以滿足之後,再用剩下的力量進行係統循環,而這樣的根據地是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的,相反,從力量循環係統的整體角度考慮問題,為了促進力量的產生、維持與使用這三個環節在實際上的順利進行,可以適當地壓縮甚至於最大限度地降低基本的生存需求。實際的情形也正是這樣,因為軍隊建設根據地通常都是要服務於直接而緊迫的戰爭需求的,並且戰爭需求也總是會成為整個根據點的焦點問題並以此視角審視整個力量循環係統的。
根據地創造力量的過程,並不連續不斷地進行著的,而總是帶有間歇性,而這種間歇性也即是人們所常說的周期。周期的形成,正是因為力量的創造過程本身需要一段時間和一個過程,在此周期之內,力量正在被創造,在此周期之外,被創造出來的力量正在進行著維持或使用。但是,對於任何一個根據地而言,力量的產生、維持與使用這三個環節,其各自的周期總是彼此銜接或至少不會完全重疊的。假如有一個根據地其力量的產生、維持與使用三個環節各自的周期完全脫節,比如,最壞的狀態是,單獨創造力量,等到力量創造完畢之後,再單獨維持力量,等到力量維持完畢後再單獨使用力量,最後等到力量使用完畢之後再單獨創造力量,而這個根據地的力量循環係統就會產生裂縫,而這一裂縫一旦被敵人所察覺並利用,那麼根據地就十分危險了。相反,根據地使用力量的周期,正是創造力量的周期之外,根據地維持力量的周期也同樣是創造力量的周期之外,根據地使用力量和維持力量的周期彼此銜接,而這個根據地的力量循環係統就會充分有效地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