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修行與人(1 / 2)

第二日清晨,風雪暫無寒意更甚。

徐漠人牽著那匹老黃馬從北風城的南城門處走了出來,他回頭看了一眼高大的城牆,依稀還能看見那座藏在城牆之後位於城中的酒樓。

“趁著還早,去橫山城的路沒準會更順一點。”車廂裏傳出了陳長安的聲音。

清晨的寒意實在是迫人,他忍不住裹了裹身上的大衣,張開嘴想說話的時候,白色的熱氣甚至從嘴裏冒了出來並帶著絲微的暖意,“其實,就算是要趕路也沒必要這麼早吧。”

“如果馬賊們也是像你這麼想的話,那確實不用太早。”

聽到車廂之中陳長安再次說的話,徐漠人歎了口氣卻是沒有再多說什麼。

他抬頭看了一眼北風城外蜿蜒的官道,白蒙蒙的霧氣遮擋住了視線,再加上路麵上的積雪已然被行過的馬車踐踏成了冰麵,所以很輕易便能想到他們行進的速度無法太快。

大概天黑的時候能夠趕到橫山城。

徐漠人心裏大致估算了一下從北風城到橫山城的距離,他緊繃著的韁繩開始放鬆了一截,老黃馬搖晃著腦袋順著官道往前漸漸奔去。

“你的靈解學的怎麼樣了?”陳長安開口問了一句。

“三天前學的怎麼樣,大概今天就怎麼樣。”一直注視著官道前方的徐漠人回答道。

她沉默了一會,繼續問道:“你還有什麼地方不太懂?”

“依然還是那個老問題。”徐漠人說道。

“關於天地靈氣與體內靈力的共鳴嗎…這個問題我確實幫不到你,畢竟這和我重的意不太一樣,它應該算是屬於氣的範疇之內。”陳長安如實說道。

徐漠人把著馬繩想了想,他透過門簾向車廂裏的陳長安請教道:“關於意和氣我倒是聽胖子說起過,但是我還是不太了解到底什麼是修行人的意和氣。”

陳長安沉默了會兒,然後說道:“修行人在修行之間往往會有兩種感悟,第一種順應天道叫做意,第二種則是契合天地叫做氣。”

“意雖然無形但是不代表感受不到,它往往是由天地間一些極玄妙的異象感悟而來,像最尋常的刀劍刺痛之感便是最輕微的意,修行人裏大部分的刀客劍客,他們的功法之中便包含著他們自己的意,這算是修行的第一條路。”

“而修行的第二條路便是氣,它通過感悟天地之間的靈氣來修道,有的人氣感是一條小溪,有的人氣感卻是一片湖泊,氣感越強的修行人便能夠感悟天地靈力越深,久而久之他們體內的靈力就會開始逐漸向天地靈氣變化,例如寒山的寒氣等等。”

“如果說得再直白一點,就是意是慢慢悟透天道的一條路,而氣則是吸取靈氣最終化身天道的另一條路。”

“不過氣和意最後都是殊途同歸,無論是重意輕氣的修行人又或是重氣輕意的修行人都逃不過道這個字。”

“就好像詞人與詩人,盡管詩與詞不同,但他們最後都逃不過文人二字,隻是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罷了。”

徐漠人有些訝異,他沒想到陳長安不但對於修行的理解很深,就連對講解的思路也很清晰,她很明白氣和意之間的不同,也明白它們之間的共通。

“其實你很適合為人師。”他由衷感慨了一句。

陳長安語氣依舊很平靜,“修行修的是什麼,其實每個人都不太一樣,我小時候在長安見過太多的修行人,也見過很多的修道之心。”

“有人為了榮華富貴,有人為了人間權勢,有人為求長生,有人為複家仇,他們之中不僅有一心修道的人,也有天賦才情都很出眾之輩,他們的境界實力或許不輸任何人,但是他們卻很難成為一個修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