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鄉村四季(1 / 3)

春日晴好

十七十八,嘰嘰喳喳;二十七八,嘻嘻哈哈;三十七八,拖拖拉拉;四十七八婆婆媽媽;五十七八,看門守家。這是鄉鎮流傳的關於女幹部形象的順口溜。可是黃小鬆卻不是這樣,28歲的黃小鬆當過婦女主任、鎮宣傳部長、組織部長,直到現在擔任了鎮黨委副書記。小鬆為人坦誠,工作賣力,年年先進,常受表揚,事業順利。就是個人問題屢屢受挫,讓黃小鬆有口難辯,煩惱不已。

黃小鬆大專畢業那年跟隨男朋友一道來到了淮北平原一個貧困縣,原本是留在縣城工作,但因學的是農技,想找一個用武之地,就主動去了鄉下。男朋友不能理解,在城裏等了二年,也不見小鬆調上來,就和縣城裏的同事結了婚。小鬆在鄉下一呆就是七年,七年裏好心人幾次幫忙,終於都未能成功。小鬆工作的鎮子離縣城100多裏,前幾年不通車,要去趟縣城很不容易。有次別人給介紹了一位在縣城中學教書的老師,說定了禮拜天見麵,但禮拜天傾盆大雨,黃小鬆淋得像落湯雞還是沒有趕上去縣城的班車。於是中間人牽線又改了一個日子,黃小鬆準備了一宿,鎮上還專門派了輛車子,但剛準備出發,卻接到縣裏緊急通知,拐賣婦女兒童的人販子潛逃到了這個邊遠的鄉鎮,黃小鬆立刻跳下車去派出所組織幹警圍追堵截。第三次約定會麵的日子是國慶節,節日該沒事了吧,誰知頭天夜裏小鬆又發起了高燒,燒得糊裏糊塗的還說著道歉的話。就在小鬆內疚不已,下決心第四次約定會麵雷打不動的時候,對方捎信說,既然沒誠意,就算了,不願再見麵了。小鬆自吞了一枚苦果,就把談婚論嫁的事暫時撂下了不願再提。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黃小鬆仿佛獲得了一種解脫,起早睡晚地下鄉、包村、蹲點、上工地。基層事多,時時刻刻有活做。那一年小鬆包的隊在鎮上最先進,稅收,賣糧,計劃生育都走在前列。黃小鬆作為先進工作者出席了縣城勞模表彰大會,會上結織了監察局的一位李同誌,大學畢業,未婚。二人交談了幾次,頗有共同語言,黃小鬆進城去看李,李也下鄉來看黃小鬆,戀愛關係逐漸明朗化,二人私下議定,秋天國慶節完婚。黃小鬆的心著實幸福踏實了一陣子。夏季來臨,淮河兩岸的雨季到了,大水衝塌了堤壩,衝垮了圍堰,衝毀了莊稼,黃小鬆日夜不停地跟著黨委書記老杜,日日夜夜戰鬥在抗洪救災第一線。那時,縣委組織部正在審批黃小鬆的鎮黨委副書記一職,就在小鬆不顧自身安危地投入搶險時,一封封別有用心的上告信寄到了縣監察局,寄到了縣委組織部,檢舉黃小鬆的作風有問題。縣委很重視。派來了聯合調查組,調查組裏就有李,是李主動要求參加的。調查組登上臨時築起的防洪大堤鑽進抗洪指揮部臨時搭建的草庵裏時,黃小鬆正在稻秸草上睡覺,身上搭著老杜的破雨衣。草庵裏晾著幾條男式背心,褲衩。黃小鬆瞪著布滿紅絲的眼睛告訴調查組的人,說自己剛值完夜班回來,老杜和武裝部長去另外幾個垛口查險情了,要下午才能回來。那一刻,李看著黃小鬆潮濕的衣服貼在渾圓的身體上,線條畢露,心裏十分不是味,就問黃小鬆,這庵子怎麼睡人?黃小鬆說,還睡什麼人,誰值完了班就在這裏打個盹罷了。李看著那懸掛著的背心、褲衩,還有那上麵斑斑的水漬,心裏就密密地生出許多不快樂,聯想起檢舉信上那些惡心的鏡頭,就一言沒發,轉身走開了。

李這一去就杳如黃鶴,害得黃小鬆私下裏狠哭了一場。盡管老杜曾經趕到縣裏向李一再扒心掏肝地解釋,但李仍舊說,鄉鎮幹部上班不論點,幹活沒早晚,晴天雨天,節假日星期天,什麼都不分,連男女都不分,共一個食堂,共一個大鋪,共一個茅坑,我可不願找這樣的老婆。

聯合調查組澄清了事實之後,洪水早已退了下去。黃小鬆的副書記任職批文也正式下了。宣布批文的第二天,正好是國慶節,鎮裏的幹部大多回家或下鄉了。黃小鬆暫時還沒有家,就在自己辦公室兼臥室裏,悄悄從箱底翻出那套春天裏就和李選好的婚紗。那是一襲潔白如雪的婚紗,對著裝文件的玻璃櫥,黃小鬆雙手拖起美麗的裙裾,側身前後左右地旋轉著,眼前就禁不住地晃動起李的影子。買婚紗的那天,春日晴好,試穿時,李貼著黃小鬆的耳朵甜甜地說,鬆,你真漂亮。可是現在,漂亮給誰看呢?漂亮隻能自己欣賞了。

夏日牽掛

“鄉幹鄉幹,二兩小酒,一隻鴨蛋,”這段順口溜反映的就是褚漢鄉鎮幹部的奢侈了。褚漢鄉地處三縣交界處,曆來屬於三不管地帶,經濟落後,加之水災又多,很難派幹部。即使派來了,也都是飛鴿牌,長則三五年,短則三五個月,大多是光明正大的調離。鄉裏的幹部大多數早出晚歸,日頭落地,大院裏空空蕩蕩一片靜寂,不說人影,連個鬼影也難找見。副鄉長張北光調來以後,狀況才有了改善。院子裏有了燈光,也有了人聲,顯出了幾分生氣,北光鄉長35歲,人高馬大,精力充沛,正值好年華,說話高門大嗓,幹事雷厲風行,一年前組織上突然決定將他從離縣城較近的東圩調到這雞叫狗咬聽三縣的褚漢來,很有些想不通。那時北光的父母已年過60,住在鄉下,妻子帶著10歲的兒子在縣城上班,一家人分幾處,負擔重不說,還沒有精力相互照應。妻子小陶哭鬧拗氣多少天不說話,埋怨跟北光這輩子算是瞎了眼。

北光到褚漢的時候,正是冬天,鄉裏沒有食堂,一個人又懶得燒。於是,就在小集上買了幾十個煮熟的鹹鴨蛋,餓了,剝一個吃吃。吃了涼鴨蛋,渾身發冷,北光圖省事,就去集上買了兩瓶白酒,發冷時就喝二口,因此老百姓就編了那段順口溜:鄉幹鄉幹,二兩老酒,一隻鴨蛋。快過年的時候,小陶帶著兒子來到工地看北光,差一點沒有認出來,隻見北光頭發老長,渾身汗酸,眼窩兒陷了進去,那床破舊的黃軍被上竟然長出了虱子。北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招待妻兒,就從褪色的帆布包裏掏出了冰冷涼硬的鹹鴨蛋,兒子咬了一口立刻吐了,說,太鹹了,好臭!北光立刻說,鹹魚臭鴨蛋,給肉都不換!順手把兒子咬過的鴨蛋三口兩口吃光了。小陶看見北光黝黑的麵孔,消瘦的臉龐,淚水呼地一下,湧出了眼眶,說,這個鄉幹還是甭幹了,回去擺地攤,也不受這個老洋罪。北光說,鄉下工作就這樣,忙過這段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