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聲計量一級站現有各層次的技術人員共35名,其中大部分人員具有工程師以上技術職稱和大專以上的學曆,許多老同誌已有30年以上從事計量測試工作的曆史,年輕同誌也都有很強的計量意識和優良的技術素質。站成立後,曾係統地組織全站人員進行計量知識培訓,學習計量法規、計量知識和計量技術,還長期訂閱了多種有關計量管理、計量技術、計量儀器方麵的報刊牽誌,經常鼓勵年輕人安心本職工作、鑽研業務技術。
水聲計量一級站成立後,以最快速度研究建立了5套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標準裝置及相應的檢定規程,它們是:高頻水聲聲壓標準裝置;中頻水聲聲壓自由場互易法標準裝置;低頻水聲聲壓耦合腔互易法標準裝置;振動液柱法校準水聽器標準裝置;自由場比較法校準水聽器標準裝置,其中高頻、中頻和低頻標準裝置都采用了國際上比較先進的計算機控製自動測量和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具有自動化程度高、讀數誤差小、工作效率高等優點。低頻耦合腔標準裝置還具有可在高靜水壓環境下使用的特點,水聲基本量的傳遞固然是水聲計量的首要任務,但對於極其廣泛的水聲技術研究和應用來說僅局限於此顯然是不夠的,還必須準確測量水聲科學技術工作中涉及到的所有其它電聲參數和聲學特性。為此,水聲計量一級站還建有7套水下電聲參數的精確測量裝置:水聲換能器阻抗測量裝置;水聲換能器響應和指向特性測量裝置;換能器大功率特性測量裝置;水聲基陣和導流罩測量裝置;材料聲速測量裝置;材料揚氏模量測量裝置;水聲無源材料聲脈衝管測量裝置。所涉及到的測試量值包括了等效電阻抗、指向性、各類發送響應、接收靈敏度、電聲效率、非線性、材料聲速、楊氏模量、聲阻抗等。它們可廣泛地用於水聲產品研製、水聲科學研究、海洋工程開發等領域中的計量測試。
多年來,水聲計量一級站利用上述先進的技術條件出色地完成了水聲量值傳遞、計量測試服務和技術仲裁等方麵各項工作任務。此外,為了推動和加速全國範圍內水聲量值的統一,本站還多次積極組織開展了全國範圍內的計量技術活動。1999年組織了全國國防在用標準水聽器的統一校準活動,起到了加速量值統一,發現問題、取得經驗的良好效果。1990年至1992年,又組織了大規模的標準水聽器全國性比對校準,共有17個單位參加,跨華東、東北、西南和西北四大區域,曆時兩年,通過這次活動基本弄清了中國水聽器校準的綜合能力和技術狀況,為確保水聲聲壓量值的準確一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為了表彰水聲計量一級站在發展中國水聲計量事業、統一中國水聲量值、提高水聲產品質量方麵作出的重大貢獻,國防科工委於1992年授予水聲計量一級站為國防計量先進單位的稱號。
水聲計量一級站除保質保量做好日常的計量測試工作外,還非常重視水聲計量技術的提高和發展,大力開展標準裝置、水聲標準器和計量測試方法的研究工作。
地礦部武漢綜合岩礦測試中心(又名湖北省地質實驗研究所)是地礦部的五大測試中心之一,主要從事各種物質中無機化學成分測試、岩石和礦物組成鑒定、岩石及非金屬礦物理力學和工藝性能測試、建築材料性能及樁基質量的檢測等,同時還開展有關的科學研究、中間試驗和開發應用工作。
中心曾多次參加國際標準物質的分析定值工作,在參加由加拿大地質調查局實驗室主持的鐵建造岩國際標準物質的分析定值工作中,中心提供的稀土元素和痕量元素分析項目和數據量,在12個國家的32個實驗室中居首位,分析質量被評為第二名。在國內,中心主持研製了銅、鉛、鋅.鎢和鉬礦石等9種標準物質,已經批準向世界公開發布;第二批砷、銻、鉍、錫、鈷、鎳礦石等11個標準物質已經國家評審通過,即將作為國家標準物質公布。同時中心還負責編寫並出版了多金屬礦石化學分折方法、地礦行業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範以及地球化學勘察規範中有關樣品分析規範,都已列為國家標準分析方法和地礦行業規範。此外中心還參加了水係沉積物、岩石、大洋結核、金、銀礦石、非金屬礦石等60多個標準物質的研製。
80年代以來,中心麵向全國範圍的新一輪化探掃麵,研究成功了新的分析方法、分析方案、質量監控、儀器設備的微機自動控製、計算機異步通訊、計算機數據采集和成圖等一整套化探樣品多元素分析技術,形成了年分析12個圖幅、20000件樣品、近百萬項元素分析項目的測試能力,先後承擔並完成了全國13個省的100多個圖幅的20萬件化探樣品約800萬項元素分析任務,完成的檢測數據量和質量在全國同行業中均居首位。
中心的痕量稀土元素分析一直享譽全國,其檢出限遠低於球粒隕石值,元素報出率達100%。每年完成的樣品數都在2000件以上。除了分析岩石、礦石、礦物樣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外,還能進行植物、蔬菜、糧食等物料中微量稀土的檢測。
為了適應地礦工作調整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中心不斷擴大分析測試工作的服務領域,廣泛開展了地質樣品和礦產物料以外的其他方麵的檢測工作。采用自行研製的無損檢測儀和X射線熒光光度法、密度法相結合的多種分析測試方法進行金銀飾品的無損檢測,被主管部門指定為武漢市唯一的金銀飾品檢測定點單位,每年完成4000件以上樣品的檢測,有效地維護了經營單位和顧客的權益。在原有岩土物性測試的基礎上,研究開發了係統的土工試驗、建築材質檢測和建築基礎工程檢測技術,大量承擔湖北和沿海地區的建築基礎工程檢測任務,每年能完成200多項建築基礎工程的檢測。
在進行檢測工作的同時,中心還開展了有關的科學研究和開發應用工作,近10年來獲得部(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34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在測試儀器的開發方麵,先後研製成功了發射光譜自動譯譜儀、金銀飾品無損檢測儀、測數據采集儀以及進行樁基靜載試驗的大塱設備,並且承辦了法國儀器公司的技術服務站,對銷售到中國的大型精密測試儀器進行安裝調試等售後技術服務。在礦產品的開發應用方麵,加強了對以累托石.膨潤土等非金屬礦為重點的礦產品加工工藝和工業利用研究,開發出了一些新的工藝和產品,其中累托石的開發研究成果在美國“92匹茲堡國際發明年會及展覽會”上獲銀質獎和傑出成就獎。除了利用這些工藝和產品對社會提供技術谘詢和技術轉讓外,還自建了中試基地和陶土、高純石英砂、塗料等礦產品加工產業,其中高純石英砂產品質量好,工藝新。此外,在金紅石、螢石、釩礦、累托石、銀釩礦的選冶和低品位金礦堆淋技術等方麵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果。
中心於1989年在地礦部係統中首家通過國家技術監督局計量認證,1994年5月通過建築材料檢測和建築工程樁基靜載荷試驗單項認證,1994年7月岩試驗通過一級實驗室資格複查,1994年10月又通過了國家技術監督局對中心的計量認證複查。到目前為止,中心經過認證的檢測項目參數由1989年的125項增加至19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