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流水落花春去也(4)(1 / 2)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詞人抓住夏初櫻桃成熟時顏色變紅、芭蕉葉子由淺綠變為深綠,把看不見的時光流逝轉化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實際上,連借酒澆愁也無濟於事,就像上麵所寫,酒醒之時,風雨瀟瀟。

他很清楚,春光再美也終將逝去,年華再好也終將凋殘。流光無情,就是如此。芭蕉葉綠,櫻桃果紅,花落花開,回黃轉綠,輪回變換,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綠肥紅瘦對人來說意味著青春不再,盛世難逢。年華易逝,人生易老,詞人無法不感歎。

匆匆來去,歲月如霜。總是這樣,還沒有看夠風景,我們已在別處天涯;還沒有體味清閑,我們已是鬢發蒼蒼。人生是最匆忙的旅行,不知不覺我們已經走了很遠,驀然回首,千山萬水,聚散離合,隻如雲煙。我們似乎總是遇到,我們稱之為塵緣。卻不知,緣聚緣散,隻在咫尺之間。

李煜·浪淘沙令:水流花落,天上人間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個靜默的清晨,天空和大地無人打掃,隻剩霏霏細雨,點灑著半醉半醒的世間生靈。我在這熟悉也陌生的城市裏,佇立樓前,獨自思量。這些年,那些事,匆匆而過,再無蹤跡。原來,遇見都隻是瞬間,離別才可以永遠!

突然間,想起若幹年前聽到的那句話:好好活著,因為我們要死很久。沒錯,看似漫長的人生之旅,其實細細想來,不過隻是刹那花開。不知不覺,人已遲暮,歲月冰涼。殘陽之下,回首前塵往事,竟然隻剩荒煙蔓草。這就是人生,短得讓人看不清來路去路。

或許,正是因為人生苦短,世事難料,宋詞裏才會有那麼多悲傷。乍看之下,那裏似乎總是風花雪月,詩酒流連;細細看去,卻發現,那裏更多的還是聚散浮沉、悲歡離合。盡管也有曠達豪縱的詞人煙雨平生,笑看紅塵,但是主要的情調卻悲悲切切、淒淒慘慘。雖然有過如夢的繁華,但還是想說,那是個悲情的年代,有著無數悲情的生命。

總是覺得,整個大宋王朝的悲傷,就是從李煜開始的。最會捉弄人的莫過於命運。如果李煜隻是尋常文人雅士,縱然生於亂世,至少可以臨風對月,煮酒寫詩。可是很不幸,他出身高貴,卻生不逢時。世事紛擾不休,他不得不走下王座,去冰冷的囚牢裏體會籠中之鳥的滋味。人生總有起落,但是如他這樣,從天子到囚徒的,世間寥寥無幾。

在那個陰沉孤寂的地方,無數次問春花秋月何時了,無數次歎人生長恨水長東。身陷囹圄,就是如此。花謝花開,雲卷雲舒,他都隻能淒然以對,沉默無語。憶起朝堂之上被百官朝拜的情景,憶起君臨天下為萬民景仰的畫麵,他隻能掩麵而泣。人生如此,恐怕也隻能獨自嗟歎命運多舛了。

據說,這首詞是李煜去世前不久所寫。《西清詩話》裏記載,南唐後主歸降宋朝後,常常懷念故國,又因嬪妾散落,終日鬱鬱寡歡。寫下此詞後不久,就離開了人世。大起大落,本來最能讓人頓悟人生。可惜,長期的囚牢生活,並沒有讓這個悲傷的詞人變得坦然。所以,詞句之間,仍舊透著不盡的淒苦悲愴。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午夜夢回,不知身在何處。想必許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覺。從夢裏走出,仿佛突然之間遇上了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人間,明明身處高樓,卻似人在天涯。當所有往事浮在眼前,影影綽綽,揮之不去,可是細想之下,卻明白,流年似水,往事如煙,任誰都會悲從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