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找了個師傅(1 / 2)

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

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

清淨真如海,湛寂淳貞素。

德行永延恒,妙本常堅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鑒崇祚。

衷正善禧禪,謹愨原濟度。

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

少林寺按照七十字詩排法裔輩分。

邵成龍師從釋延宏,本應該排在恒字輩,但因是俗家弟子,且是帶藝投師,所以並沒有正式皈依佛門,也就沒有字輩一說,更因為家傳武藝的原因,更沒有改為釋姓侍佛。

“坐是修行,行是修行,心靜則坐禪,心動則行路,偶至此處。”

釋延年回了一禮,雙眼虛眯,淡淡說道。

“是極是極,成龍著相了。”

邵成龍連連應承,他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數年,早已學會了觀人臉色。

不管這師叔是確實偶遊至此處,還是有別的原因不願讓他知曉,再問下去都不太妥當。

口中叫師叔好像挺近,邵成龍心裏卻清楚,其實他和釋延年並不熟,他的師傅和對方的關係也是一般。

釋延年那聲師侄,多半隻是看著眼熟,心中卻不一定記得他的姓名。

這就好像小學學校一樣,每年都有學生畢業,除了最好和最壞的幾個學生,過上數年,其餘的學生,老師多半會覺著臉熟,名字多半是記不住的。

老師因為教的學生太多,不一定每一個都能記住,但是學生一生的老師就那麼幾個,特別是小學六年的老師,所以多半是能夠記住的。

邵成龍能一口叫出釋延年師叔的名字,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個原因,就是釋延年師叔在少林武僧這一塊名氣特別大,別看他資曆,年齡,在延字輩裏都算不上大,但是他的功夫,整個武僧團卻無人不服,這可是得了傳承,有真功夫傍身的人。

邵成龍的師傅就自承比不過釋延年,要不是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少林寺對外的武術招牌,必定會多上這個師叔釋延年。

“這少林棍法舞的真是不錯,師侄你算是後繼有人,你這徒弟大有青出於藍之勢啊!”

釋延年和邵成龍說著話,精力卻大多集中在比武場上,看著場中進退有度的身影,目露嘉許之色。

台上,夏林鋒已完全沉浸在武術的世界裏麵,一根比賽用棍在他手中舞的虎虎生風,渾不在意周圍的眾人。

眼看時間將近,夏林鋒雙手靠攏,握於棍身三分之一處,棍首從上向身後反撩出一個漂亮的棍花。

身隨步走,大喝一聲,繼提撩棍之後,緊跟一招大劈棍,發力迅猛,氣勢如虹,雖由於年紀原因,還達不到棍走龍蛇的地步,但是在力盡時,那棍尖努力保持的微微一頓,讓釋延年雙眼為之一亮。

武諺有“棍怕點頭槍怕圓”之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棍法中,如果加了槍法的點戳技巧,威力會大大增強。

但是這對使棍者腕力和技巧的要求極高,並不是說拿著根棍子向前刺就行,那還不如直接用槍刺呢,必須達到力透棍尖,棍頭輕點微顫,隨意抖出棍花,就已自成方圓才可。

當然,以夏林鋒此刻的功夫,還遠遠達不到這樣的地步,甚至連門都沒有摸到,但是他知道收力與控製,卻比大多數渾噩習武之人要強,已是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唉,師叔你有所不知,這孩子是我的弟子不假,師侄卻沒有當師傅的緣法,這也是方才師侄歎氣的原因。”

作為練了大半輩子棍法,並親手指點並設計了套路的邵成龍來說,夏林鋒棍法的實力自然爛熟於胸,他更為在意的是,這是夏林鋒第一次正式比賽!

別看平日夏林鋒比別的小孩堅強沉穩許多,但那種平日張揚,第一次上台露怯,導致失誤頻發的選手,邵成龍見過不少,也教過不少。

沒曾想夏林鋒絲毫不見慌亂,甚至發揮的比平日更好!

下武練技,中武修身,上武煉意!

武術煉想要煉到上層,沉穩的心性,堅定的意誌力是必備的條件,蓋因到了這個地步的武者,相互之間,技巧和身體的差異都不會太大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更為在於意誌力和精神上。

夏林鋒天生就是武者的料子!

一想到這樣優秀的苗子,竟然不能收做自己的傳人,邵成龍心裏就有種針紮般的疼痛。

“哦,這是為何?”

釋延年猛的扭頭問道,眼裏精芒四射,猶如怒目金剛,哪裏還有剛才談話的淡然。

在他看來,哪怕邵成龍隻是少林俗家弟子,哪怕他已經脫離了少林,但遇到這樣璞玉般的良材,卻不細心雕琢,放任自流,這是不可饒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