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永林的話,表麵上,是在針對馮容海,其實,醉翁之意不在酒,他隻是巧妙地借用這個話題,來示威,提醒所有人,特別是錢仁昌那個陣營裏的人。在這個會議室裏,他才是一把手,是老大。誰要是跟他作對,保準沒好果子吃。
“好啦,接著開會。”宋永林用餘光掃了每個人一眼,繼續說,“五年來,我們羅鳳新區,不管是稅收方麵,還是所創造的GDP,都位列四大功能區之首。今年,快到年底了,按目前的統計數據來看,蟬聯第一把交椅,不是問題。能有這樣的成績,離不開大家的努力,更離不開駐紮在羅鳳新區的每一家企業。在這裏,我要特別表揚一家企業,那就是納稅大戶城投集團。作為羅鳳新區國企中的龍頭老大,城投集團稱得上是新區建設的頭號功臣。前幾天,我去市裏麵開會,葉副市長也特意提到了城投集團這家國企,希望我們在工作上能給予最大的支持,把城投集團打造成新區,甚至是全東州企業中的典範和榜樣,形成良性循環。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留得住企業的同時,吸引更多的企業進駐羅鳳新區。”
宋永林口中的葉副市長,指的是東州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葉仁軍,手握實權,位高權重,而宋永林正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幹部。說穿了,是一條線上的人。他之所以能兼任羅鳳新區管委會主任一職,離不開葉仁軍在背後推波助瀾。
每次聽宋永林說話,馮容海都覺得特別的繞,九曲十八彎,要抓重點,更要抓細節。不過,時間久了,再不開竅,再愚鈍,也能把住脈,揣摩透他的心思。他無非是想說明,連常務副市長都肯定的企業,誰敢否定。這句話,是說給自己聽的,更是說給在座的每個人聽的。莫非,他已經知道了那份匿名舉報信的存在。馮容海眼睛轉了轉,想了想,這也正常。許多事情,你覺得是秘密,其實,隻不過是公開的秘密。
既然宋永林拋出了這個話題,也好,借此機會,跟大家交個底,通通氣。畢竟,廉政辦是要接受新區黨委領導的。這一關,是繞不開的。
不過宋永林的話說得天衣無縫,滴水不漏,該怎麼開這個口呢。馮容海正琢磨著該如何接上宋永林的話題。還沒理好思路,反倒是錢仁昌先開了腔,來了個冰火兩重天,麵部表情看似冷冰冰,實則是點燃了火藥桶,問道:“如果城投集團有問題呢?”
“仁昌同誌,你倒是說說看,城投集團能有什麼問題?任何事情都需要證據,不能妄下結論。”宋永林反擊道。
“我想這一點容海同誌要比我更清楚,容海同誌,你說對吧?而且,我說的隻是如果。”
錢仁昌這一步棋下的極妙,把皮球踢給馮容海的同時,也是在警示宋永林,他已經把馮容海歸於麾下。要不然,也就不會一個鼻孔出氣。雖說,馮容海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答應。但是,在旁人看來,的確如此。
“容海同誌,到底怎麼回事?”宋永林沒想到,錢仁昌會當場將自己的軍。根本不把他這個一把手放在眼裏,也沒把老領導,葉副市長放在眼裏。看來,對五年前的那次安排,他一直耿耿於懷,心有怨氣。五年前,為了管委會主任的位置,兩個人曾掰過手腕,也曾鬧的劍拔弩張。最終,自己贏了,錢仁昌輸了。或者說,隻是暫時的輸了。許多路,不走到最後一步,不要輕易地下判斷。
與其說,是宋永林和錢仁昌在抗衡,還不如說,是他們身後的兩股勢力在較量。
宋永林的身後站著常務副市長葉仁軍,而錢仁昌是副市長龔彬文的老下屬。在東州官場上,葉仁軍和龔彬文可是死對頭,梁子早就結下了,恨不得把對方踢出局。私底下,也一直在較著勁,誰也不肯認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