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此燙手的山芋,該不該接(2)(2 / 3)

“你呢,老陳?”馮容海轉向陳濤問。

“馮主任,那我就直說了。畢竟,我們廉政辦剛成立,步子應該穩一些,邁的太大了,是會出問題的。況且,類似的舉報信,我以前在紀委工作時,幾乎每天都會收到,十有八九都是惡意攻擊和誹謗。太當回事了,死的可就不是腦細胞了。當然,您是一把手,你說查,我一定全力協助。”

履新之前,陳濤是市監察局幹部室的副主任。紀委和監察局,兩塊牌子一班人馬,說白了,是一家人。按慣例,監察局的一把手,往往由紀委的第一副書記的來兼任。雖說,上任之前,他和馮容海曾同在紀委的屋簷下,但畢竟兩個人,隔著好多個級別。級別就如同一條無形的三八線,一個書記,是不會天天和下麵的蝦兵蟹將混在一起的。因此,兩個人之間,隻是經常性的照麵,並不熟悉。

不愧是幹部室出來的人,別看陳濤表麵上是個粗人,說起話來,卻頗具藝術。在情況未明之前,模棱兩可,才是明智的選擇。

“老季,你呢?”

季克凡推了推眼鏡,應道:“我的想法,和陳處長一樣。”

季克凡原先是市審計局政策法規科的科長,是審計局局長王紹坤親自推薦過來的人。共事以來,馮容海發現,這個人沉默寡言,不太喜歡與人交流,總是把一個人悶在辦公室裏,典型的悶騷型官員。這類官員,要麼本性如此,埋頭幹實事,要麼極具城府。至於季克凡到底屬於哪一類型,現在,還很難判定。

“永蓮同誌,說說你的看法?”

何永蓮,是新班子成員中,唯一的女性。之所以這番安排,原因有二。一來,是男女平等的延伸體現,說穿了,是一種平衡。一個班子,女人不宜過多,女人一多,戲台子也就多了,各演各的戲,容易亂套。但是,也不能沒有女人,陰陽還是需要調和的。二來,廉政辦接受的是雙重領導,除了東州市的有關部門,還有管委會黨委。紀委唱了主角,審計局的人也有了,自然不能少了管委會的人。何永蓮先前在管委會擔任黨群工作部科長一職,把她安排在綜合處處長的位置上,也算是對口。

“馮主任,這可是個燙手的山芋,能不接就不接。接了,難免會惹禍上身。萬一出了什麼亂子,場麵可就不好收拾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沒想到,看似溫文爾雅的何永蓮,一放炮,就是大炮,猛炮。女人心,海底針。這下子,馮海容總算是深刻體會到這句話的真諦。

本就不大的會議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靜,各有各的心思,各打各的如意算盤。良久,清脆的打火機聲打破了沉默,馮容海點上煙,並沒抽。爾後,輕咳幾聲,才開了腔:“大家還有別的想法嘛,如果有,接著發言,繼續討論。”

說罷,馮容海再次用眼神掃了一遍,又說:“既然沒有,那我就來說幾句。成立廉政辦,並把我們羅鳳新區作為試點,是省紀委經過反複斟酌,慎之又慎做出的決定。這不僅是一種信任,更是責任。廉政辦,顧名思義,在我們的眼皮子底下,任何國家公務人員,不管是什麼級別,都必須做到清廉,潔身自好,決不允許和貪汙腐敗問題沾邊。一旦發現,嚴懲不貸,絕不手軟。而且,不同於以往的紀委,檢察院等多部門協助辦案,我們有著更優勢的資源,那就是作為單一的獨立部門,整體反腐。”

“馮主任,你的意思,是想查。”馮容海還未說完,就被何永蓮打斷了。

“永蓮同誌,這不是想不想查的問題,而是必須要查,不僅要查,還要一查到底。”

“一查到底。”何永蓮窮追不舍,又問,“馮主任,你的意思是,這不僅僅是起個案,而是多人共同犯罪的窩案。”

“根據我多年的經驗,的確如此。”

“可是馮主任,您現在連這封舉報信上的內容,是真是假,都還沒來得及證實。怎麼就可以妄下結論,判定這是起窩案呢。”

一來二去,馮容海萬萬沒想到,何永蓮居然挖了個坑。他在毫無防備的前提下,跳了進去。看來,這個女人手上的確有兩把刷子,不簡單。

“永蓮同誌,我這不是在下結論。而是在表明態度,我們廉政辦該有的態度。”

馮容海曾聽過一個論調,官場人,大體可總結為三類,第一類,隻做事不做人,這類人,注定碌碌無為,退休前,能混個正科就不錯了。第二類,隻做人不做事,這類人,純屬投機分子,眼中隻有利益,把仕途作為賭注。賭對了,風光無限。一旦下錯了注,最終的命運隻有一種,鋃鐺入獄。第三類,又做事又做人,這類人,深諳官場之道,善於拿捏分寸,才是真正的高手。顯然,在這方麵,自己和何永蓮不在一個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