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們深受楊連弟的感染,沒有一人躲去防空洞,都抓緊立排架的繩子不放。敵機發著尖銳的聲音呼嘯而來,對楊連弟所在連隊進行瘋狂掃射,地上的土石都被炮彈炸得四濺開來。這時,誌願軍戰士已經準備好了高射炮向敵人的飛機發起反擊。敵人見情況不妙連忙逃跑。楊連弟與戰士又立馬恢複工作。到了晚上,火車順利按時通車。
白岑川大橋修好後,楊連弟的連隊又轉戰清川江。1952年5月,敵人對清川江大橋進行連續轟炸,楊連弟所在連隊也同樣進行著連續搶修,他們的努力讓火車始終保持著通車,從未間斷。
5月15日,楊連弟像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搶修現場,與戰友們一起進行搶修工作。昨夜,現場剛經過敵人一番轟炸,楊連弟認真檢查工地被毀情況。每個戰士也都像往常一樣忙著手裏的工作,沒有特意去關注他們的副連長。
突然,“轟”的一聲,一個沒有排除的定時炸彈爆炸了。戰士們紛紛望向爆炸的地方,隻見他們的副連長楊連弟被濺起的彈片擊中了頭部,來不及說一句話就這樣倒了下去,再也沒有站起來
楊連弟犧牲了,搶修現場再也看不見他忙碌的身影。戰士們沒有因為楊連弟的犧牲而沉浸在悲痛中不可自拔,他們將這悲痛和對敵人的憤恨轉化為工作的力量。他們踏著楊連弟的血跡繼續投入到搶修工作中。因為他們知道:那從未間斷的火車的轟隆聲,就是對英雄最好的祭奠。
孤膽英雄——胡修道
胡修道,中國人民誌願軍一級戰鬥英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勳章獲得者。中國誌願軍中有12名戰士獲得過“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而這12名戰士中隻有兩位沒有犧牲,其中一位就是胡修道,另一位是成功奇襲“白虎團”的楊育才。
胡修道1951年6月加入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參戰,成為誌願軍第12軍31師91團5連的一名戰士。剛入朝時,胡修道所在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在朝鮮後方開山辟路,廣修坑道、工事。胡修道當時隻是個19歲的小夥子,血氣方剛,做工作又積極又賣力。他還喜歡聽文化員講戰鬥英雄們的故事,每次他都聽得入神,甚至連飯都忘了吃。胡修道敬佩英雄、向往英雄,他想,自己也要向英雄學習,不怕犧牲,為人民英勇戰鬥。
1952年冬,停戰談判再次破裂,仍不死心的敵人又發起新一輪戰鬥,也就是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上甘嶺戰役湧現了眾多英雄,胡修道就是其中一個。
敵人的進攻目標主要是上甘嶺上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其中537.7高地周圍有誌願軍構築的12個陣地,其中3號陣地是胡修道與班長李鋒、新戰士滕土生負責。
這是胡修道與滕土生第一次參戰。聽著不斷響起的炮火聲,看著衝上來的敵人,胡修道握著武器的手都出汗了。班長是名老戰士,這次戰鬥他不僅要完成戰略任務,還要負責教導、傳授胡修道和滕土生作戰方法和經驗。
班長觀察敵情,待敵人進入最佳攻擊位置時,班長一聲令下,胡修道就開始端著槍對敵人一陣掃射,掃射過後又開始扔手榴彈、手雷。因為第一次戰鬥的恐懼與緊張,胡修道全然忘記什麼戰術,隻是一個勁兒開槍、投擲,直到班長按住他的手,胡修道才發現原來剛才湧上來的敵人已經被打退,前麵橫七豎八躺著許多敵人的屍體。
班長李鋒知道胡修道第一次真刀真槍參加戰役,心理緊張、恐懼,就以一個老兵的身份開導他:“敵人再多也不要怕,咱們不是經常講以少勝多的戰法嗎?不要瞎打,每一發子彈,每一枚手榴彈、手雷都要打到該打的地方,不能浪費。”
胡修道連忙平複好情緒,牢牢記住班長的教導。這之後,班長又帶著胡修道與滕土生打退了敵人的兩次進攻,在這兩次戰鬥中,胡修道已經不再像第一次時那麼緊張了,頗有一個“老兵”的樣子。
當時“聯合國軍”調集了眾多兵力,而誌願軍大部隊的支援還未趕到,陣地上的兵力非常緊張。班長看胡修道和滕土生已經是一個“老兵”了,就將3號陣地交給胡修道與滕土生,自己趕去支援9號陣地。
班長走後,3號陣地上隻剩下胡修道與滕土生兩個人。二人還來不及因班長的離開而緊張,敵人的新一輪攻擊又展開了。胡修道握緊自己手中的武器,心中燃起了一股鬥誌。他此時已經不再是剛上戰場緊張得出汗的毛頭小子,而是一名英勇的誌願軍戰士!
胡修道與滕土生陸續擊退敵人多次進攻。在他們再次打退敵人一次進攻時,指揮所又傳來急報:10號陣地沒人了,敵人正發動進攻!胡修道與滕土生來不及休息,又連忙向10號陣地跑去。10號陣地上隻剩下一名傷員,胡修道二人連忙端起武器向衝上來的敵人發起猛烈反擊。這時,排長郭三旦從9號陣地趕來。誰知,排長剛要進入坑洞,敵人一個炮彈就打來,將排長的左半邊身子打出一個血淋淋的洞。胡修道連忙跑過去抱住倒下去的排長,排長隻說了句“要守住陣地”,就閉上雙眼,壯烈犧牲了。
胡修道心中充滿了憤怒,他看著還在猛烈攻擊的敵人,轉身對滕土生說:“你把排長犧牲的消息報告給連長,這裏我守著。”滕土生一離開,胡修道將排長犧牲的憤怒化作戰鬥力,每射出的一發子彈,每爆炸的一枚手雷,都像是凝聚著憤怒的複仇火焰,欲將敵人消滅殆盡。
胡修道正與敵人激烈戰鬥,突然有幾名戰士趕到10號陣地對胡修道說:“連長命令你回3號陣地,這裏先交給我們。”
胡修道接到命令,連忙又向3號陣地趕去。當胡修道趕到後沒多久,“聯合國軍”就想盡快結束戰鬥,調集大量坦克、飛機與火炮,向誌願軍陣地進行狂轟濫炸。誌願軍戰士傷亡慘重,援軍還尚未趕到,為了不丟失陣地,胡修道在3號陣地與10號陣地之間來回防守。胡修道曾回憶說:“陣地上沒了一點聲響,靜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我等待著敵人最後的掙紮,決心與敵人同歸於盡。”
雖然抱著血戰到底的決心,但是他沒有犧牲,而是奇跡般地在兩個陣地之間打退敵人十幾次進攻。戰鬥仍在進行,彈藥馬上就要用盡。胡修道衝出坑道,向敵人扔出一枚手雷,“轟”的一聲,敵人倒下一片。胡修道站在陣地上,衝著各個陣地上駐守的戰士們喊道:“敵人們衝上來了,為祖國爭光的時刻到了!”
在胡修道的鼓勵呐喊下,各個陣地再次爆發出一陣猛烈的反擊。就在這時,敵人的陣群中突然響起一陣陣的爆炸聲,敵人慌作一片——誌願軍的援軍到了!
在誌願軍空軍與炮兵的支援下,敵人四散潰逃,戰鬥勝利結束。
上甘嶺戰役中,胡修道創造了一人一天擊退敵人41次進攻,殲敵280餘人的奇跡,被人們稱作“孤膽英雄”。胡修道卻認為自己並不是功臣,他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誌願軍將士為了祖國、為了和平,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了強大的侵略者,我的許多戰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他們才是真正的功臣。我隻是一名普通的誌願軍戰士,隻做了自己應該做的事,黨和人民卻給了我很大的榮譽。我們要學習英烈們的精神,繼承他們的業績,把國家建設好、保衛好,以告慰英烈們的在天之靈。”
胡修道是英雄,千千萬萬或犧牲或活著的誌願軍戰士都是英雄,是他們譜寫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凱歌,是他們開辟了如今中國偉大盛世的道路。胡修道不是唯一的英雄,而是千千萬萬個英雄的縮影,就像著名作家楊朔曾寫的:“這個19歲的青年活生生地說明了敵人為什麼在朝鮮碰得頭破血流。敵人攻不動上甘嶺,更攻不動朝鮮,因為在上甘嶺上,每條戰線上,我們到處都有無數像胡修道這樣的人物。”
空中的“雄鷹”——張積慧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的一名年輕的飛行員駕駛著飛機,先後擊落4架、擊傷3架敵機。其中,他在1952年2月10日這一天,擊斃了美國的王牌駕駛員喬治·阿·戴維斯。這一消息傳到美國方麵,令美國遠東軍區司令威蘭悲哀地說:“這是一個悲慘的失敗,是對遠東空軍的一個沉重打擊。”
戴維斯死亡的消息傳到美國國內,同樣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他的妻子對美國空軍當局提出了抗議。她引述了丈夫最近寫給她的信,說:“事情並不像他們想的那麼容易。我們損失了這麼多飛機、這麼多的人”。這一事件在美國國會引起一陣激烈的爭吵,有人借機對朝鮮戰爭進行言語攻擊,說發動朝鮮戰爭是“美國曆史上最沒有希望的衝突”。與此同時,25位戰俘的妻子在美國國會門前集合請願,要求國會把她們丈夫還回來。
為何戴維斯的死,會在美國引起這麼大的反應?原來,戴維斯是美國空軍的資深飛行員,擔任美軍空軍第334中隊中隊長,少校軍銜,有著3000小時以上的安全飛行經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參加戰鬥飛行266次,被譽為美國的“空中英雄”。1951年11月入朝作戰後,戴維斯在空中屢屢得手,成為朝鮮戰場上“美軍戰績最高的王牌飛行員”。就連美國遠東空軍司令威蘭也稱他為“百戰不倦的戴維斯”。就是這樣一個響當當的人物,卻被中國年輕的飛行員所擊斃,難免會引來人們的唏噓不已。
這名年輕的飛行員,名叫張積慧。他於1927年出生在山東榮成,1945年參加八路軍並成為中共黨員。抗美援朝戰爭打響之際,張積慧加入中國人民誌願軍,擔任誌願軍空軍第四師12團3大隊的飛行隊長。
那麼,當年張積慧到底是如何擊斃戴維斯的呢?
1952年2月10日淩晨,張積慧和戰友們一塊來到浪頭機場,仔細檢查飛機各項指標後,駕駛飛機飛向戰區。當誌願軍的機群抵達戰區後,張積慧和戰友們發現空中布滿了薄霧,水平能見度隻有1.5公裏左右。很顯然,這樣的氣象環境不利於空中作戰。鑒於這種情況,地麵指揮員發出指示:加強警戒,注意搜索!於是,張積慧和戰友們凝神屏氣,一雙雙眼睛嚴密地注意著周圍的情況。
突然,張積慧發現前方不遠處隱約有一道道白煙。雖然前方視線不是很好,但張積慧憑借著自己的經驗,斷定前方肯定有敵機。他一邊將情況報告給帶隊指揮員,一邊繼續目不轉睛地盯著前方的動靜。這時,指揮員發出命令:準備戰鬥!
張積慧收到命令後,在第一時間向僚機發出了搶占高度的命令,同時駕駛飛機向高空飛去。可是,當他們的飛機抵達萬裏高空時,發現敵機不見了蹤影。張積慧和僚機戰友一邊仔細地搜尋敵機的蹤影,一邊向大編隊趕去。
空中戰場的形勢瞬息萬變,令張積慧覺得,今天遇到的對手可能是經驗豐富的美國空軍。他告誡自己,一定要多加小心,很有可能要與敵人打場惡仗了。
張積慧的猜測沒錯。他遇到的對手是被譽為“美國空軍英雄”的334中隊,其中隊長戴維斯更是被稱為美國的王牌飛行員。美國334中隊駕駛的飛機是當時美國最先進的F-86E飛機,正掩護著B-29轟炸機轟炸誌願軍的鐵路運輸線。他們的武器裝備精良,軍事力量雄厚,所以在空中飛起來也囂張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