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遍布世界的海南人(1)(3 / 3)

堅韌不拔,艱苦奮鬥

堅韌不拔,艱苦奮鬥,是在海外的海南人一種可貴的品質。早年的瓊僑在異國他鄉,寄人籬下,備受歧視,地位低下,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可以說是忍辱負重。然而,海南人具有頑強奮鬥的精神,他們艱苦奮鬥,辛勤勞動,與當地人民一道投入當地的開發建設,自己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經過艱苦的奮鬥,海南海外鄉親中湧現出大批商界巨子、政壇名流、科技專家和文化精英,成為一個經濟上有實力、政治上有地位、科技上有成就、學術上有建樹的令人矚目的群體。如泰國知名企業家吳多福,出生於海南瓊山縣(今海口瓊山區),從小到泰國謀生,他與父親經過多年艱苦奮鬥,創辦了自己的鍾表行,業務迅速擴展到東南亞各國,被譽為泰國“鍾表大王”。泰國華僑許書標,2歲由親人帶赴泰國和父親團聚,20多歲找到一份推銷員的職業,挨家挨戶地推銷藥品。經過十年努力,30多歲時他投資製藥業獲得成功,並投資生產“紅牛”飲料,成為經濟實力雄厚的知名企業家,被譽為泰國的“飲料大王”。馬來西亞華僑王弗誠,1938年生於文昌會文鎮南陽園村,1939年隨親赴馬來西亞,高中畢業後從修理學徒到技術員,後自開小型電器修理店,經過多年艱苦拚搏,終於成為名聲赫赫的“雪櫃大王”。祖籍海南文昌市的符致逢,11歲到新加坡謀生,艱苦創業成為新馬瓊人中實力雄厚、聲譽卓著的大實業家。他熱心社會公益,樂為瓊僑辦實事,榮獲新加坡元首賜封功績勳章,同時被推選為全馬瓊州會館聯合會主席、新加坡瓊州會館主席。祖籍海口市的泰國華僑李嶧生,出生於中醫世家,早年刻苦學習中醫,青年時到泰國謀生,他刻苦鑽研中醫理論,成為著名中醫,曾受到抗日名將蔡廷鍇、著名民主人士李濟深的讚揚。

較典型的例子還有文萊馬來奕海南公會主席韓勉元。15歲時他飄泊到文萊謀生,一無所有的他能生存和發展,靠的是艱苦奮鬥。他所居住的小鎮上,有17間商店,其中有15家是華人所開,他全部都拜訪了一遍。他身材瘦小,但是幹活一點也不馬虎。他很儉樸,有6年的時間,他沒買過新衣服,每天隻穿著背心和短褲,連頭發都沒空梳,頭發太長了,就用手帕包起來。這樣拚命幹了6年,每天隻睡四五個小時。由於他的艱苦創業,敢想敢做,釀酒廠的生意越做越紅火,他也成為當地有名的僑領,被選為文萊馬來奕海南公會主席。回想起年輕時的奮鬥經曆,韓勉元感慨地說:“華僑的每一分錢都是來之不易的,是汗水和心血換來的。所以,在海外奮鬥的海南人對於幸福生活無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