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米-17直升機(1 / 1)

米-17是由前蘇聯米爾設計局研製的中型通用運輸直升機,北約組織命名為“河馬”11。

米-17是在米-8基礎上改進發展起來的單旋翼帶尾槳的直升機,機體變化不大,隻有少許改動,也就是說,在總體布局、外形、機體尺寸、駕駛艙和瘦艙的安排等方麵基本上沒有變化。

變化主要在以下兩個方麵:

1、更換了發動機,提高了發動機的功率。米-8直升機使用的是兩台克裏莫夫設計局的162-117人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1267千瓦;米-17則換裝了兩台米-14直升機所用的183417肌禍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454千瓦。工作時,兩台發動機同步輸出功率,可自動保持旋翼轉速和旋轉的穩定性,如果一台發動機因故輸出功率減少,另一台則會自動予以補償,增加其輸出功率;如果一台發動機因故失效,另一台便會以1640千瓦的應急功率工作,以保證直升機繼續安全飛行。

2、根據總體布局的需要,改動了尾獎位置。米4的尾槳在尾斜梁的右側;米-17尾槳的位置則與米-14直升機相同,在左側。

實際上,米-17也就是米4直#機的加大功率型,這就難怪北約組織使用了與米直升機,同的綽號,稱它為“河馬”II。換一個角度也可以說它是米-8的機體與米-14的發動機相結合的產物。

米-17“何馬”隻最初投入使用-是民用運輸型,主要是用於客貨運輸。貨運,可裝載各種貨物,外吊車輛和工程設備;客運,可載客24人,或載運12副擔架的傷病員及其隨米-8是一種多用途直升機。由米-17與米-8直升機的機體基本相同,這就為用米-17的技術改進米4現有各型創造了條件。從這個意義上講。米-17倒有些像米4的技術機。

各型中,按米-17“河馬”II基本型進行改進的型號,軍民用賄。有的沿用了米-8的編號,有的則采用了米-17的齡。現鄉如下:

在1500多米高空突擊運輸型米-8“河馬”中,有一部分就按米-17“河馬”II基本型進行了改進,即換裝了發動機,尾槳在左側,編號為米和米“8財15。

世界上最大的武裝直升機米4“河馬”2,約有250架,其中也有一部分按米-17技術作了改進,編號為米-81。除裝有一門23毫米口徑0511-23機炮外,兩側掛架可掛帶4個火箭發射器,共192枚火箭。

通信電子幹擾對抗型米-8“河馬”反也有一部分改成了米-17,除裝有雷達幹擾箔條彈投放器,紅外幹擾器外,還改進了雷達和天線陣,性能有明顯提高,編號為米-17“河馬”X。匈牙利軍隊也使用有該機。

此外,米-17“河馬”II還有一種專用改型,編號為米-17-說“河馬”好。實際上它就是一所空中醫院,供救護醫療使用。艙內有必需的醫療設備和器材,如設有一個手術台,配有各種醫療和手術設備、用真。通常配備1名外科醫生和3名護趴員任務。該兩台功率更大的渦輪軸發動機,單台功率為1678千瓦,有較大的剩餘功率,所以可擴大使用地區和範圍。

當然,如果需要,也可以對其型號進行確認。米-17由米而成,反過來又為改進米“18各型服務,以提高其性能,擴大使用範圍,延長其使用齊命。這種作法既省時、省力,又經濟,是很可取的。

為了進一步挖掘米4和米-17#升機的潛力,1988年,俄羅斯米爾設計局和烏蘭烏德公司女對其進行現代化改型研製,並於1991年投產。到1992年10月已生產36架,其中有6架供出口德國、哥倫比亞按計劃將連續生產10年。米-171主要用於貨運、客運和執行:救援任務,可在交通不便的地區和,原地區、高緯度地區使用,能在能見度低的惡劣氣象條件一安全飛行和著陸。^考慮到再對米沼、米-17進行改進已沒有什麼潛力,該設計局早詖為其計劃了一種替換機型,即米-38。它也是一種中型多用途運輸直升機。仍然采用單翼帶尾槳布局,裝兩台功率級別約為1750千瓦的渦輪軸發動機。該機能承擔戰術運輸、吊裝作業、醫療救護、森林滅火、航攝航測、海上垂直補給和近海油田作業等多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