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軍用直升機發展史(1 / 3)

1950年,擔任太平洋艦隊陸戰隊司令的謝潑德中將,在侵朝戰爭實施仁川登陸期間,,致電華盛頓海軍陸戰隊司令部:“不惜一切代價弄來直升機……什麼型號的都可以,要立即運往戰區,要放在壓倒一切武器的優先地位。”所以在朝鮮戰場直上,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直升機力量達到了10個運輸中隊,而升陸軍隻有兩個直升機連。海軍陸戰隊主要裝備的是載重量較大的11-19直升機,陸軍主要裝備的是3-13和1311-1小型直升機,其作戰理論也有差別;海軍陸戰隊強調用直升機投下重兵突擊敵軍堅固設防陣地,而陸卓則強調用直升機運送小部隊進行快速、騎兵式攻擊,以配合裝甲部隊和機械化部隊進行地麵機動。不難看出,在朝鮮戰場上直升機的作用也隻體現在運輸上,譬如:有一次戰鬥,就曾用直升機運送過13600千克重的物資,還有一次曾運送過958人的換防部隊,顯然運輸規模已不算小。此外,在救護和救生方麵也有過顯著的成績,曾深入敵後200多千米救回被擊落的飛行人員,並在直升機上進行了救治,開創了直升機戰場救護和對傷員實施空中手術的先河。而且,救護的效果十分顯著,在整個朝,鮮戰爭期間,共享直升機救護傷員9219人,使傷員死亡率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有大幅度的降低,且在人員心理上有極大的鼓舞作用。但囿於直升機技術和作戰理論,當時的作用也僅此而已。

在1956年爆發的第二次中東戰爭中,英法聯軍以直升機機降了一個營(450多人)參戰,收到了較好的戰術效果。到了60年代,美國在空中機動理論的指導下,在越南戰場上極為廣泛地使用了直升機,使越戰期間用於作戰的直升機數量達到了4000架之多。由於美軍源源不斷地向戰場運送直升機,所以盡管越南軍隊擊落美軍直升機的數量超過了4000架(包括修複後重新投人戰場使用的),但在越戰戰場上的直升機數量卻有增無減。在越戰中,美軍直升機作戰出動頻繁,每二個直升機飛行員每日飛行強度達到13個小時,每架直升機平均每月飛200多個小時,以至於有不少軍事家稱越戰為“直升機戰爭”。在越戰中,軍用直升機擔負有多方麵的作戰任務,主要是:在戰場勤務方麵,擔負著偵察、警戒、空中指揮、預警、電子對抗、布雷和掃雷、通信、校射、架橋、修任務;在作戰方麵,擔負著爭奪超低空製空權、反坦克、機降作戰、兵力兵器機動、反潛、護航、對地(水)麵目標攻擊、運輸、回收戰損裝備、野戰檢修、加油補給等任務。越戰的實踐,為軍用直升機在現代戰中的應用積累了極劣豐富的經驗。這以後的中東戰爭中,以色列又用軍用直升機實施機降進行了搶占山頭陣地的戰鬥,並用它們成功地對敵方導彈襲擊進行了鬥爭;英軍在馬爾維納斯群,島所進行的戰爭中,又成功地用直升機進行了反潛、反艦、登陸作戰、開辟通道,救援和偷襲等戰鬥,後來又用改裝了的艦載預警直升機,承擔了隨艦預警任務;兩伊戰爭中,還首次出現了直升機對直升機的空戰。此外,美軍在入侵格林納達、巴拿馬和對付尼加拉瓜時,都動用了直升機,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982年,美國特遣隊用組1-6直升機從意大利紅色旅綁架者手中,成功地營救了詹姆斯·多齊爾準將;1987年9月和10月,又在波斯灣海威用直升機擊沉了一艘登陸艇和三艘巡邏艇。不難發現,現代所進行的局部戰爭,都有軍用直升機參戰,而且所起的作用都超出了人們的估計。

1962年,美陸軍研製出了貝爾207“蘇安人”直升機,這可以說是最初的專角攻擊直升機,但由於它仍未脫出其原型勤務機的羈絆,終因機體太小、機載武器和載彈量太少、性能、用途有限等原因,而很快被淘汰。1965年9月7日,貝爾飛機公司研製的貝爾209“休伊眼鏡蛇”單發武裝直升機首飛成功。它對當雌帶武器原餅機存在速度慢、火力弱、載彈量小等問題,經改進而發展起來的,美陸軍編號為11-100它采用了新的流線型機身,低而窄的外部輪麻,機身寬度僅091米,從而提高了速度,加大了裝載武器的能力,也便於在戰地用偽裝網隱蔽和在樹叢間進行拖曳機動。空勤組由駕駛員和射手(副駕駛員)組成,其座椅為前後縱列布局,可提供較開闊的視野。駕駛艙和機上重要部位都有裝甲防護,機身下有內藏式炮塔,機身兩側有兩個卑器掛點,可攜帶“陶”式反坦克導彈8枚,火箭彈38枚,還有127毫米機槍。應該說這才是真正的現代武裝直升機。為了提高這種武裝直升機的作戰性能和武器火力,後來美陸軍又對它進行了全麵改進,改進型有矩-吵、處1-13等多種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