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掌控心情,讓工作快樂起來(2)(1 / 3)

我們總希望自己所學的專業能很好地應用於社會,給自己帶來更好的機遇和充分的發展空間,但是一切都不如自己所願,現實往往把理想擊得粉碎。畢竟生存是第一位的,不管你的工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都得去做,沒有選擇的餘地。

誰都想擁有一份令人向往的工作崗位。但是,當許多人懷著美好憧憬,希望把自己多年來學到的本領充分施展時,卻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於是苦惱、抱怨。

沒有一個人在職業的最初階段就能夠坐到顯赫的位置上,無論你具備怎樣的能力和學識,都得從基層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之旅。所以在工作中放低姿態是很有必要的,從基層做起,慢慢培養和鍛煉自己,使自己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從而在職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如果一進單位就給你一個中層位置,那十有八九是幹不好的,因為你根本就不了解工作的流程,沒有經驗可供借鑒,也沒有時間去熟悉,去適應。

一位碩士研究生,應聘到某公司。剛上班,公司安排她做銷售代表去站櫃台,一開始,她對這種安排十分不情願,一個堂堂的碩士研究生,竟然做如此低下的工作,簡直不可理解。但是她考慮再三,認識到公司把她放到基層對自己是很有鍛煉的,畢竟自己沒有實踐經驗,從基層做起,不但可以全麵了解公司,而且還可以熟悉業務流程。

一年後,她正式負責銷售部門的全麵業務。她充分利用自己的基層工作經驗,帶領團隊取得了良好業績。不久,她被提升為業務副經理。

在談起這段往事時,她頗有感慨地說:“剛開始工作,心裏的確有很多怨言,但是,我後來覺得在基層能夠很好地鍛煉自己,於是我就把自己放得低一些,認認真真地工作,最終贏得老板的信任。”

無論你是什麼學曆,初到一個單位,是不可能一下子就達到自己想要的位置的,一般都是要從基礎的工作做起。因為一個人剛開始工作,缺乏實踐經驗,自然不會被委以重任。基層是最鍛煉人的地方,從基層做起,可以鍛煉你的適應能力,熟悉單位的基本情況和業務流程,從而更好地磨煉自己。工作的意義不是充滿幻想,而是腳踏實地地去做,不論你對現在的工作喜不喜歡,都要盡心盡力幹出成績。你無論現在正從事著什麼工作,都要將它視為重要的事來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充分煥發熱情,用你的熱忱成就你的夢想。

僅僅有理想是不夠的,工作中請放棄虛幻的美景,全力以赴,盡職盡責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用自己的行動去創造自己的美好前程。沒有實際的努力,理想就會成為空想,努力雖然不一定會帶來理想的結果,但是不努力則一定不會帶來任何結果。

那些心高氣傲的人,認為從一個小角色做起很丟麵子,以自己的學識從事這種低級勞動簡直就是屈才,是大材小用。他們一心想著自己夢寐以求的職位,恨不得馬上功成名就,成為他們想成為的人。

凡事都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基礎的工作做起,這是一個不斷累積的過程。職場中,想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就得從小事慢慢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地為自己的職業生涯積累雄厚的實力。

如果在一個行業裏工作感覺不是很適應,僅僅是遇到一些小的困難和挫折,這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是自己厭煩了,不感興趣了,最好就是強迫自己堅持下去,堅持一段時間,就會找到其中新的樂趣、新的目標,日久天長,你可能在某個方麵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由此越做越好,這將為你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用100%的激情做1%的事情

激情來自自身潛質,是一種心理內在固有的基因,是我們自身品質、精神狀態和對事物認知程度的一種外化表現。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們每個人都富有激情,激情是我們自身潛在的無窮無盡的財富。

激情不僅是促進團隊作用的潤滑劑,還是一個人品質的另一種體現,是一種幸福的差事。可是大多數人剛被聘用時都是充滿激情的,但在工作一段時間後,往往會失去最初的熱情,變得對公司漠不關心,甚至很多員工把工作當成苦役。哈佛大學商學院丹尼斯·辛萊克教授對500家公司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有80%的員工視工作為苦役,而且迫不及待地想要擺脫工作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