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堂課 生活——要學會享受生活(1 / 3)

生活,有苦有甜。甜又甜的感覺,苦有苦的滋味。享受生活,需要一種心境。平靜地坐看時光流逝,平靜地細數人世坎坷,這些都是享受生活的意境。生活的意義,不在權勢和金錢,不在物質和名利,而在用一顆平淡無華的心情,去領悟生活中風雨兼程與風和日麗。

1.生活是一麵鏡子

生活是什麼?對於這個簡單而又複雜、平凡而又特殊的問題,人們有著各不相同的解說:

有人說,生活是需求不斷的過程,而非享樂的過程;有人說,生活像果盤中盛著的收獲與失落;有人說,生活就像洋蔥,你一片一片將其剝開,終有一片會讓你落淚;還有人說,生活是由無數煩惱組成的念珠,但很難數完它……不同的人對生活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生觀,對生活的感悟也不同。人人都為生活而奔波,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生活!

生活是一麵鏡子,你用什麼樣的態度來麵對生活,生活就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對待你。雖然,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境遇不盡相同,但生活的命運是公平的。

詩人蘇軾,在兒時是個狂傲的孩子。一天,他與一位老和尚一起打坐。

“施主,您認為我像什麼?”老和尚微笑。

“哈哈,在我的眼中,你就像一堆糞!”蘇軾狂傲地說。

“是嗎?可是在我看來,您卻像一尊佛。”老和尚仍舊微笑。

蘇軾自以為老和尚傻裏傻氣的,竟大笑起來。他不知道,他心中隻有一堆糞,所以看到一堆糞。而老和尚心中隻有一尊慈祥的佛,心中有佛,自然就看到佛了……

用渾濁的心靈感受世界——

一片黑暗。

用清澈的心靈感受世界——

一片晶瑩。

生活是一麵鏡子,你的心態怎樣,它也會以同樣的生活回報你。我們改變不了生活,可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拚搏我覺得是一種享受。

有這樣一個故事:

父子兩人在山穀裏旅行。突然,兒子不小心摔倒並碰傷了自己,他尖叫起來:“啊——”他吃驚地聽到山穀裏也傳來尖叫聲:“啊——” 他好奇地大聲問:“你是誰?”同樣的聲音傳來:“你是誰?” 他生氣地吼道:“膽小鬼!”山穀回應:“膽小鬼!” 他回頭問父親:“那是誰?”父親微笑著回答:“孩子,注意聽我說。”然後他對山穀喊:“你真棒!”山穀回應:“你真棒!” 兒子非常吃驚,但並不明白為什麼。父親解釋說:“這就是傳說中的回聲,但它其實也如同人生,無論你說什麼或做什麼,它回報給你同樣的東西。人生是我們行動的反映。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愛,你內心需要有更多的愛;如果你希望自己的群體更有實力,就要增強自己群體的實力。這個道理適用於任何事,任何生活人生的階段。你付出多少,生活就回報你多少。”

你知道嗎?其實生活就是一麵鏡子,恰如其分但又真實反映著一切。無論你做了什麼,即使別人看不到,生活也會真實反映。當你不開心,即使不開心是深藏在心底,沒有人看到,沒有人聽到,沒有人知道,但不開心會蔓延在你的生活裏,天上的太陽很刺眼,樹上的鳥兒很吵,就連筆袋的筆也寫的不順暢,橡皮更是擦的不幹淨……可,當你開心時,天上的太陽卻很溫暖,樹上的鳥兒唱的很悅耳動聽,就是夾帶著腥味的海風聞起來也香…… 保持一顆愉悅的心,綻開一張歡樂的臉,愉快地生活!生活是一麵鏡子,隻有你真心同時又開心地生活,你才可能過得幸福快樂!

2.學會享受生活

享受本應是一種生活的特殊體驗,但是在越來越喧囂的現實世界裏,真正會享受生活的人又有幾個?

有這麼一個故事:

2007年的一個寒冷上午,在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地鐵站裏,一位男子用一把小提琴演奏了6首巴赫的作品,共演奏了45分鍾左右。他前麵的地上,放著一頂口子朝上的帽子。

顯然,這是一位街頭賣藝人。

沒有人知道,這位在地鐵裏賣藝的小提琴手是約夏·貝爾,世界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他演奏的是一首世上最複雜的作品,用的是一把價值350萬美元的小提琴。

在約夏·貝爾演奏的45分鍾裏,大約有2000人從這個地鐵站經過。

大約3分鍾後,一位顯然是有音樂修養的中年男子,他知道演奏者是一位音樂家,放慢了腳步,甚至停了幾秒鍾聽了一下,然後急匆匆地繼續趕路了。

大約4分鍾後,約夏·貝爾收到了他的第一塊美元。一位女士把這塊錢丟到帽子裏,她沒有停留,繼續往前走。

6分鍾時,一位小夥子倚靠在牆上傾聽他演奏,然後看看手表,就又開始往前走。

10分鍾時,一位3歲的小男孩停了下來,但他媽媽使勁拉扯著他匆匆忙忙地離去。小男孩停下來又看了一眼小提琴手,但他媽媽使勁地推他,小男孩隻好繼續往前走,但不停地回頭看。其他幾個小孩子也是這樣,但他們的父母全都硬拉著自己的孩子快速離開。

到了45分鍾時,隻有6個人停下來聽了一會兒。大約有20人給了錢就繼續以平常的步伐離開。約夏·貝爾總共收到了32美元。

要知道,兩天前,約夏·貝爾在波士頓一家劇院演出,所有門票售罄,而要坐在劇院裏聆聽他演奏同樣的那些樂曲,平均得花200美元。

其實,約夏·貝爾在地鐵裏的演奏,是《華盛頓郵報》主辦的關於感知、品味和人的優先選擇的社會實驗的一部分。

實驗結束後,《華盛頓郵報》提出了幾個問題:第一,在一個普通的環境下,在一個不適當的時間內,我們能夠感知到美嗎?第二,如果能夠感知到的話,我們會停下來欣賞嗎?第三,我們會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認可天才嗎?

最後,實驗者得出的結論是:當世界上最好的音樂家,用世上最美的樂器來演奏世上最優秀的音樂時,如果我們連停留一會兒傾聽都做不到的話,那麼,在我們匆匆而過的人生中,我們又錯過了多少其他東西呢?

我們應該學會好好地享受生活:享受清涼和炎熱,溫暖和寒冷;享受四季、時間和空間;享受休閑、平和與寧靜,享受青春和活力,享受緣起時的相愛與歡聚,也享受緣盡時的失落與別離;享受酸甜苦辣、悲歡離合、順境與逆境;享受富有與貧窮,享受一切的物質和精神……

3.樂觀地麵對生活

人生快不快樂,決定於自己的心理狀態,也就是說,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命運。在挫折麵前多堅持一步路,多堅持一分鍾,也許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站在了成功的大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