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長平雖然退休了,但由於還沒有進幹休所休息,組織關係仍然在計劃部,他每個月的月初領了退休費,都要到辦公室交一次黨費。
退休時間比較久了,部裏的那些局長、副局長,馮長平大部分還都認識,其他的年輕幹部,有一部分叫得出名字,多數都是陌生麵孔了。他每次向黨小組長交完了黨費,如果邱正良沒有開會或沒有其他的急事要辦,他就會到繼任部長的辦公室坐一會,打個招呼或者說一會話。
馮長平今天交過黨費,聽秘書說邱正良在看文件,就進了他的辦公室。
邱正良對馮長平一向很尊重,他讓秘書給馮長平泡了一杯茶,笑著問老部長:“最近身體怎麼樣?還是‘心中無事一床寬,一覺睡到日出山。’?”
馮長平也笑著說:“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近年來的身體大不如以前:迎風淌眼淚,撒尿滋腳背,躺下睡不著,坐著打瞌睡。”
“人逐年衰老是自然規律,關鍵是要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邱正良安慰馮長平。
“你講得很對,良好的心態是一個人身體中最需要的營養,而良好的生活習慣是身體各部件正常運轉的潤滑劑。對於老年人來說,未來歲月是人生存折上有限的餘款,用一分就少一分。所以,要精打細算,合理安排,不能花光,更不能透支,要不斷提高生活質量,爭取健康長壽。”
馮長平看到邱正良在認真聽自己講話,又接著說:
“像我們這些退休的老幹部,對物質占有的欲望越來越小,對精神慰藉的需求越來越大。除了組織的照顧和家人的關心,與其他人的溝通和理解,也是老年人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來老戰友互相想念了,大家聚一聚,聊一聊;後來改成打電話了,不見其麵,隻聞其聲;現在倒好,電話也不打了,逢年過節時,自己或者是讓子女發個短信了事。先進的聯絡方式把人們相互之間心的距離隔得越來越遠,原來都把戰友都裝在心裏邊,後來把名字記在電話薄上,現在都將信息存在手機裏,有的人手機一丟,僅存的戰友情誼也就沒有了。”
邱正良對馮長平的話表示讚同,也不無憂慮地說:“我很快就要加入你們的隊伍了,像我們這個級別的人,退休以後不愁吃穿,不怕生病,有房住,有錢花,最容量失落,最害怕孤獨。不過,我有思想準備,退休後就重新營造適合自己的生活圈子,包括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培養個人愛好。”
“你的想法很好,我最近剛報名參加機關老年大學,主要學習書法繪畫,覺得很有意思,生活也很充實。我準備動員老伴一起參加學習,免得我去上課了她一個人在家裏覺得孤單。”
“說到這裏我想起一件事,部裏原計劃最近在研究所對機關年輕幹部進行輪訓,但是,喬新安要去國防大學學習三個月,因為這件事是他主抓,就隻好推遲了。喬新安可能還沒來得及給您講,在兩期的年輕幹部輪訓班上,想請您分別講一次發揚革命傳統的課。”邱正良認真地對馮長平說。
馮長平聽了邱正良的話,連忙擺手說:“老一套行不通了,現在有些年輕人最不願意聽老人講過去的事,很多家庭子女與父母的主要矛盾,就是說者有意總想說,聽者無意不想聽。”
邱正良知道馮長平的話既是謙虛,也是無奈,便給他做工作說:“我原來也是這麼想的,後來覺得不對。當年你給我們講老傳統的時候理直氣壯,現在我們給年輕人講老傳統的時候就有些底氣不足,總怕他們不愛聽,看來這樣下去不行,多年來被我們稱為‘傳家寶’的東西不能丟。講傳統不是讓現在的人幹過去的事,而是要讓他們繼承和發揚先輩們的那種精神。”
“你講的很有道理,但是,現在很多事情,道理上講得通,實踐中行不通。造成這種現象的一個重要根源,就是有些領導自身不正,也無法正人,以至於成了道理與實際兩張皮。比如社會上一些黨員不像黨員,他們不過是黨員中的‘膺品’;一些幹部不像幹部,他們不想幹事,隻想‘進步’。其實有些道理他們比誰都懂,對於個別領導來講,把他們在大會上講的話記錄下來,就是很好的政治課教材;把他們私下裏做的事列舉出來,就是證據確鑿的犯罪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