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聽說是集市不由精神一振,催促著他快些趕路,行到傍晚時分,隻見一片巨大的風蝕壁龕出現在視線中。
這成片的風蝕壁龕遠看如同一隻扭曲的蜂巢,上麵密布了大大小小的凹坑,奇特的是這些凹坑異常的寬大,深深嵌在岩層中像一戶戶排列有序的小房子,其間有密密麻麻的火光從凹坑中透出來,明亮異常。笑笑吃驚地揉了揉眼睛,“我沒看錯吧,那是……燈籠?”
不錯,就是燈籠。大大小小的紅色燈籠懸在石窩之上,猶似巨幅黃金畫卷之上嵌的火紅瑪瑙,不遠傳來人聲鼎沸,走近一看更是有來往的各種商旅彙集在此。
石窩之下栓了許多駱駝馬匹,人們或三五成群地休憩在各式各樣的凹洞之中,或憑借岩層軟梯上上下下高談闊論,雖沒有人來指定落腳點,卻要遵從先來後到的規矩,越是晚來的越要往上頭住,各洞貫穿相通人來人往,情形簡直像極了巢中之工蜂。
不可思議——在這偏僻貧瘠的不毛之地,竟有著如此稀罕熱鬧的商旅聚集之地,它姿形奇特豔麗,卻在落霞中暖如漠中明燈。
“這地方叫什麼名字?”
趕車漢咧開白牙豪邁一笑:“叫‘珀薩源’。”
******
所謂“珀薩源”,曾是回鶻人用來形容砂中某種綠色玉石的,據傳這種玉石極端罕見珍貴,價值傾城,自古流傳不出一手之數,除了最美一塊聽說是在匈奴王手中,其他的都在兜售輾轉的過程中遺失了。此地雖然奇特,但被冠以“珀薩源”的美名未免有些名不副實。
不過這種想法在幾人登上高聳的岩壁頂端後就被打破了,該怎麼形容眼前這美妙絕倫的景象——高而厚實的風蝕壁龕背後,竟嵌著一汪翡翠色的碧潭!
碧潭深而寬闊,從高處往下至水麵的落差足有十來丈,潭壁岩層呈深淺不一的火紅色層層疊疊,四周都有人工開鑿的石階延伸而下,蜿蜒如同精細的瓔珞一圈圈盤在了美人頸項之上。眾人來不及去想這種地方怎會有如此珍貴的水源,但被那一片碧綠一片赤紅勾住了眼球,水映綠了燈,燈染了紅了霞,一片璀璨奪目之中隻癡癡地想:果真是“珀薩源”!
笑笑一聲歡呼急急撩起袖子就去打水,江兒見了急忙拿了水袋也去幫忙,兩人來到潭邊上卻排起了長隊,域外荒境一貫水比金貴,在這裏打水果真是要收錢的。
“一兩一罐?”笑笑瞪大了眼看著木牌子上歪歪扭扭用好幾種文字寫的告示,嘖嘖道:“有沒有搞錯,你們這水罐比驢羔子腦袋大不了多少,竟要收一兩銀!這不是明著搶錢嗎?”
周遭的人聽了紛紛笑起來,前頭收錢的壯漢聽了朗聲笑道:“這位姑娘恐怕是頭一次來,不知這地方的好處!你若是心疼這幾個錢,可就捂好了水袋子省著點喝,去往下一個城還遠著呢,到了那兒你才知道什麼叫做明搶錢了!”
旁邊幾人一片哄笑,鬧得江兒當場就紅了臉去拽笑笑的袖子,笑笑卻大喇喇地任由他們打量,叉著腰問:“這水是天上落的地下長的,應該見者有份,憑什麼你說收錢就收錢?”
“姑娘,這裏是有主的地頭,若是沒人管著,你以為今天這水還有嗎?”
“什麼地頭主這麼黑心,倒真叫人想見識見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