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人之幸福:愛情心理學法則(8)(1 / 2)

一彎新月懸掛在天空,我們錯過了凝眸;一段樂曲瞬間湧現,我們錯過了感悟;一段風景旖旎幽然,我們錯過了欣賞;人生隻有一次,我們錯過了些什麼呢?錯過是無奈,遺憾是無法彌補的。我們大可不必去後悔那些“錯過”,世上沒有後悔藥可賣,所以不要找了,還是去積極地爭取更多的機會和收獲吧。

有時候錯過了也沒什麼,想要重新找回自己失去的愛情,或許你能夠挽回一些什麼,或許你能夠得到一絲安慰,可是你挽回的不會是曾經失去的原件,因為曾經的愛情已經在不經意間、在時光的磨礪中編織了。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要把美麗的時光浪費在後悔中,後悔是於事無補的。這世上還有無數的機緣、巧合和邂逅,有無數的人生際遇,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去掌管每一次屬於自己的機緣,隻有把握好現在,才不會製造下一個“後悔”。

那個人既然已經錯過,不管你是願意還是不願意,都不需要後悔,唯有放下對過去的“後悔”,才能讓自己輕裝上路,收獲下一段愛情!

卡貝定律:放下痛苦,迎接幸福

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前總裁卡貝提出了“卡貝定律”,即放棄有時比爭取更有意義,放棄是另一種選擇。

在印度的熱帶叢林裏,人們用一種奇特的狩獵方法捕捉猴子。在一個被固定好的小木盒裏裝上猴子愛吃的堅果,盒子上開一個小口,尺寸剛好夠猴子的前爪伸進去。而猴子一旦抓住堅果,握著的爪子就抽不出來。事實證明,大多數猴子都因不肯放下已經到手的食物,最終難逃被獵人捕獲的結局。人也是一樣,很難放棄到手的機會,殊不知狠命抓住的同時也正在失去或是陷入更大的危險。

愛情的失敗給人帶來的痛苦是必然的,我們要學會排遣心中的不快,不要壓抑自己。越是這樣,越難走出痛苦,讓自己備受折磨。隻有堅定地放下,釋放自己,才能減輕痛苦。如果你不懂得放下,那你很可能就會成為情感的奴隸,時時刻刻被折磨著,無法過上新的快樂生活,隻能在痛苦中虛度人生。

很多時候,其實失戀也是一種幸運,其次才是不幸。世界上著名的文學家羅曼·羅蘭,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詳,可是正是失戀,才成就了他偉大的文學成就。

羅曼·羅蘭在青年時期,對一個名叫索菲亞的聰穎秀麗的姑娘非常鍾情。他們常常在一起討論文學,探討人生,有很多共同語言。

有一天,他們並肩漫步在林間小道上。羅曼·羅蘭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感情,將心底的話一股腦兒傾吐了出來,表達了對索菲亞的濃濃愛戀之情。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遭到了她的回絕。

這個打擊猶如五雷轟頂,轟得羅曼·羅蘭昏頭轉向,他陷入了失戀的巨大痛苦之中。一連幾天,他食不甘味,徹夜難眠。失戀了,怎麼辦?他在極大的精神苦痛中一遍遍地問自己。難道就這樣從此沉淪下去嗎?

不!他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在痛苦而漫長的思考後,他悟出了一個道理:擺脫失戀的最好方法就是學習和創作。其轟動世界的巨著《約翰·克裏斯朵夫》就是在此背景下創作出來的。

在對待索菲亞上,雖然她拒絕了他的愛情,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仇恨索菲亞,相反,他更加珍視同索菲亞的純真友誼。他認為,索菲亞有選擇愛情的自由,而自己卻沒有責難、非議他的權利。強扭的瓜不甜,愛情是不能一相情願的。

之後,他繼續與索菲亞通信,像原來一樣繼續探討關於人生和藝術的問題。他們之間的愛情之花雖然枯萎了,但友誼之花卻越開越豔。

他的愛情小說《羅馬的春天》,寫出了自己早年對索菲亞的熾熱的愛情。後來,他把與索菲亞互通的信件編成一本“兩地書”,題名為《親愛的索菲亞》出版。

所以說,凡是在遭到重大的情感挫折的背後,不一定是壞事,有失必有得。有句話說得好,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的同時,也會給你打開一扇窗。所以,麵對失戀,我們沒有必要太過在意。人生中,最重要的是過程,是經曆,而對於一個曾經愛過的人來說,經曆過,所以沒有什麼可遺憾的。

很多人的意識觀念裏,愛情沒了,人生就沒有了意義,與其很痛苦地活著,不如痛快地結束自己的生命,好減輕一些痛苦。殊不知,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生命的道路上還有很多亮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