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5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從原涪陵地區10縣中將酉秀黔彭石五個自治縣劃出單設)成立四川省黔江地區,同年11月掛牌辦公,轄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黔城土家苗族自治縣、酉陽土家苗族自治縣、秀山土家苗族自治縣。
東漢丹興縣巴東屬國楠木坪三國蜀漢丹興縣涪陵郡楠木坪晉“沒於蠻僚”
宋、齊“沒於蠻僚”
梁“沒於蠻僚”
魏、周“沒於蠻僚”奉州、黔州隋石城縣庸州巴東郡縣壩鄉縣壩村唐、五代黔江縣黔州聯合鎮宋黔城黔州、紹慶府聯合鎮元黔城紹慶府聯合鎮明黔城重慶府聯合鎮清黔彭萬、黔城重慶府、酉陽州三屯鄉民國黔城四川省第八行政督察區三多鎮中華人民共和國黔城酉陽專區聯合鎮中華人民共和國黔城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涪陵專區聯合鎮中華人民共和國黔城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黔城地區聯合鎮中華人民共和國四川省黔城地區四川省聯合鎮西山北路中華人民共和國黔城開發區重慶市聯合鎮西山北路中華人民
黔城地處四川盆地盆周山地區域,地質構造複雜,屬新華夏構造體係,北東方向展布褶皺斷裂明顯。主要構造有陽洞背斜、濯河壩背斜、筲箕灘背斜、八麵山背斜和鬱山背斜,出露岩層以震旦係變質岩係為基底,到白堊係為止,接受了厚達數千米的巨厚沉積岩係的澱積,出露地層及岩性由老到新為:下古生代發育完全,寒武、奧陶係以碳酸鹽沉積為主,下中老留統以砂頁岩為主,厚500米,上泥盆係以石英砂岩為標誌,缺失石炭係;二迭係起伏於中老留統或上泥盆統之上,以石灰岩為主,上下二迭統底部均夾頁岩,共厚1000米左右;三迭係連續沉積於二迭係之上,下統為灰岩、白雲岩,中統為紫色砂頁岩與灰岩、泥灰岩,共厚1300米;侏羅係假整合於三迭係之上,以砂頁岩為主,夾少許生物碎屑灰岩;上白堊統零星分布於正陽山間盆地內,為紫紅色砂礫岩;第四係地層分布於現代河床附近,構成河流的一、二級階地,除河流衝積層外,普遍隻有冰磧物共黔江區地形地貌受地質拚迭的控製,山脈走向多與構造線方向一致,為北東—西南走向。從東至西,灰千梁子、五福嶺、麒麟蓋、八麵山、山塘蓋和賈角山等山脈近於平行,形成嶺穀相間地貌。境內大部分地區以低中山為主,山地麵積約占土地總麵積的85%,丘陵麵積約占10%,其中5%的麵積為河穀平壩與山間盆地。境內山巒起伏,溪河縱橫,嶺穀相間,地勢東北高,西南部低,最高峰灰千梁子主峰海拔1938.5米,最低點為黑溪河穀馬斯口,海拔320米,相對高差達1618.5米,一般為500—1000米,層淺—中切割中、低山地形。沿北東—南西向穀地發育主幹河流,沿西北—南東向穀地分布其支流。主支流在平麵上呈棱格狀展布。全區海拔1400米以上地區占幅員麵積4.04%,1000—1400m地區占17.18%,500—1000m地區占59.29%,500—700m地區占14.45%,500米以下地區占5.04%。
這就是黔城,楊辰從小長大的地方,也是他最為之眷念的地方,京華是比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