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遲暮歲月(14)(2 / 3)

周恩來對黑格的講話沒有做正式的回答,而是讓熊向暉起草了一個《對美方口信的答複》,準備親自修改後,送毛澤東審閱。6日晚上,周恩來向毛澤東彙報了與黑格見麵時的談話要點。當彙報到印巴問題時,毛澤東評論說:“國家愈大,膽子愈小。”當彙報到美國的政策是贏得時間,增強巴基斯坦的自衛力量時,毛澤東說:“這倒也好。印巴問題就說明全世界都在動亂。”當彙報到黑格說蘇聯要改變戰略,利用次大陸“包圍”中國時,毛澤東說:“它替我們擔心啊,是貓哭耗子!在次大陸對中國包圍,印度支那也是蘇聯包圍中國,你葛羅米柯跟人家去日本,是不是日本也要包圍中國啦?這就不得了啦,替我們擔心啊!還有台灣呢,菲律賓呢,韓國呢,那就不算包圍?統統要它保護,中國的獨立、生存能力都讓你保護,危險得很呀。”當彙報到尼克鬆要恢複“世界領袖”形象時,毛澤東更是不屑一顧,他說:“尼克鬆作為美國總統連美國領袖都做不成,他還要來做世界領袖啊!”當周恩來將口信答複稿交他審閱時,他又說:“好,我看可以給他講。講了以後,無非是吹。他22年都沒有來,再等100年嘛!這些美國人啊,睡了兩個晚上好覺,他又忘了。你不頂他一下,他就不舒服。……總而言之,無非是吹了。我看啊,過不了幾年他還是要來的。”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在當日晚些時候再次約見黑格,答複如下:

(1)中美會談臨近,敵對勢力加緊反對是預料之中的事。(2)蘇聯支持印度侵略巴基斯坦,是其擴張政策的繼續,說不上是“戰略轉變”,印巴形勢說明次大陸形勢的動蕩。(3)中美之間在越南問題上存在根本分歧。(4)半年前,尼克鬆曾將中國列入世界“五大力量”之中,現在美方突然對中國的“生存能力”表示懷疑,聲稱要“維護”中國的“獨立”,這是令人驚訝的。任何國家都決不能依靠外力維護獨立和生存,否則就隻能成為別人的“保護國”或“殖民地”。新中國具有強大的生存和發展能力,任何“孤立、包圍、遏製、顛覆”的企圖必定以失敗告終。(5)“世界領袖”不是自封的。(6)美方由於國內某些勢力反對中美關係正常化,要求中方考慮公報草案中有關台灣問題的措辭。當然,中方不反對進一步磋商。但是,中國人民對台灣問題懷有強烈情感,如果美國真有改善雙方關係的願望,就應該對這一關鍵問題持積極態度。如果屈從某些反對勢力的壓力從原來的立場上後退,這決不利於雙方關係的改善。

黑格從周恩來的答複中聽出來自中國方麵的諸多分歧和憤慨,他一再解釋說:“我是根據本人對口信總意圖的理解用自己的口氣轉達的。因此恐怕在許多地方,由於用了軍人的樸素的語言,收到了過分直率的效果,在一些問題上引起了誤解。”周恩來對他進行了安慰,並答應將台灣問題掛起,等尼克鬆和基辛格來華時再予討論。

1972年2月16日,基辛格約見台灣當局駐美“大使”沈劍虹,希望不要對尼克鬆訪華發表任何官方評論,華盛頓和台北之間不要惡言相向。他許諾台美關係不會因為尼克鬆訪華而有所變化。17日,尼克鬆一行離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開始了自稱為“是一次謀求和平的旅行”的中國之行。21日,尼克鬆總統乘專機從上海到達北京,周恩來、郭沫若、李先念、葉劍英等中國黨政軍領導人和各界人士約百人前往歡迎。此前,尼克鬆總統規定當他和周恩來見麵並握手時鏡頭中不許再有其他美國人,以示糾正在日內瓦會議期間杜勒斯下令不準同中國代表團握手的傲慢行為。因此,就連基辛格和羅傑斯這樣的要員都被反複告知,要等到總統和周恩來握完手後才準下飛機。尼克鬆以後在回憶錄中寫到:“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