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Chapter4-1(2 / 2)

王顧瑀不住地點頭笑著應道:“承蒙納蘭兄貴言,請。”

“等等!”

牙齒碰觸茶盞之時,魅姬猛地打斷他們。

王顧瑀蹙眉暗自朝後退了數步。

納蘭祈側身看著魅姬,滿眼疑惑,溫聲問道:“怎麼了?”

魅姬雙眸緊鎖納蘭祈,眸中隱含了莫名的情愫,心底那抹孤泉洶湧澎湃不住翻騰著,而片刻之後,魅姬頓了頓,輕柔地說了句:“茶燙傷身,涼些再飲也不遲。”

納蘭祈抬手撫了魅姬的頭一下,笑道:“無礙的,茶已不那麼熱了。”

王顧瑀似輕快的笑聲從後麵傳來,“男子漢大丈夫,還拘泥這些個細節,看來,這魅姬還是真心心疼納蘭兄的,得妻若此,夫複何求啊!”言罷便仰頭飲下熱茶。

納蘭祈亦仰頭飲下。

魅姬忽地淺笑出來,那緊繃的心弦終於……斷了。

京畿近郊,煜王別院

煜王之於郊外祁山,北依紅葉香山,東臨江水,幽深山徑薄霧繚繞,翠綠覆蓋掩埋著這如夢似幻的仙境,霧氣環繞,山野鶴鳴,碧色連天,景色堪優心向往之。

山澗別院雅致非常,曲徑通幽處,視線所及,那紅葉滿目,堪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深秋華霜映紅葉,實為“秋桃林”。再走數步,耳畔仙樂輕奏,宛若高山流水,傾瀉而出,實為“翠樂亭”,翠竹林之翠與仙樂之悅,取其“瞻彼淇奧,綠竹青青”之意。而穿過竹林便到達這晚宴所設之地,“碩舞亭”,取自“碩人俁俁,宮廷萬舞”之大氣。

這“碩舞亭”四周依次為“芳華池”、“灼妖池”、“碧青”與“瑩玉”。一池植入泣血蓮花,盛開之時芳華絕代,灼人視線,故稱為“芳華池”;二池紫紅邪皇一池秋水皆映襯夕陽餘暉,妖嬈無比美其名曰“灼妖池”;三池翠色荷葉點點白蓮,取其“碧青”;素白木槿花開正茂,瑩白如玉嬌嫩潔淨,故稱之為“瑩玉”。

煜王景溟東向坐,墨父南向坐,墨父者,莫離也,實為煜王景溟之叔父。納蘭祈、王顧瑀北向坐,一寒南向侍。坐畢,煜王示意,聲樂起,舞姬現,白衣翩然,驚為仙人。宴樂罷,遂舞劍出,陰寒者,實刺客也。是為“陰寒舞劍,意在君子祈”。

——《野史?江湖草記》

“納蘭公子,這魅姬舞得如何?”煜王景溟舉起觥籌酒杯淺飲一口出聲問道。

納蘭祈嘴角含笑,放下白玉酒杯,溫雅答道:“回王爺,祈方才觀之宛若仙人,飄渺虛幻,堪為大者。”

煜王景溟劍眉一挑,目光調轉至王顧瑀,他心領神會,側身對納蘭祈說道:“‘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魅姬姑娘可還入得納蘭公子之心?古有英雄難過美人關,而這魅姬定然不似一般美人,她可真乃我煜景之仙娥。”

納蘭祈雙目明朗,麵上那抹淺笑愈發清晰了,他恭敬道:“祈亦多謝王爺做媒,得此姻緣。”

煜王雙目赤紅宛若怒火叢生卻又顧盼間調轉,他攥緊右手,一字一頓看似溫和道:“如此甚好,本王也為納蘭公子尋一處景色優美的別院,在京畿之地完婚也是悒城一大佳話。”

納蘭祈忙起身俯首作揖道:“祈多謝王爺款待,隻是祈離家多時,思鄉心切,故此番南下歸鄉祈心已定,請王爺海涵。”

煜王景溟眸中愈演愈烈的狠絕彰顯無疑,於是暗啞低沉地笑出來,道:“納蘭公子客氣了,可盡地主之誼已是本王之福。那本王就此酒為納蘭公子餞行。”

納蘭祈俯身拿起酒杯道:“祈再次多謝王爺款待。”仰頭飲了此杯酒。

此時,絲竹管弦之樂曲奏起,墨父莫離高聲說道:“老夫有一侄兒自小便苦學劍術,時常提起江南鄔城納蘭公子劍術精湛,實為敬仰已久,今兒特意央求老夫要與公子見上一麵,獻上一曲舞劍以表敬意。”

納蘭祈笑道:“納蘭祈不才幸得公子喜愛,恭敬不如從命,祈欣然觀之。”

“啪啪”兩聲,一段誌氣高亢地聲樂奏起,緊接著,一玄色衣裳男子一個飛身落至“碩舞亭”。

“奴才拜見煜王千歲。”一清洌宛若清泉的男音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