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康走進了才發現,源寺渾身上下全是敵人的血,他看到維康的時候,趕緊策馬夠來保護維康。源寺說道:“太好了,大王萬福啊!齊伯希叛國投了佛律,他打開安京的北門,先頭部隊已經進城了,後援大軍即將抵達安京,我們快逃。”維康聽罷,策馬跟著源寺穿過混亂的戰場撤到了威亞護衛軍的大營。當他們到達大營門口的時候,維康看見宋教文已經令大軍整裝待發了。宋教文將維康和天子扶下馬,命人將天子扶到威亞的往車之中;天子進車之後,維康換了身鎧甲,騎上戰馬。維康問宋教文道:“現在什麼情況?你們怎麼和南門守衛軍打起來了?”宋教文說:“啟稟大王,昭襄皇帝宴會之前便已經謀劃劫持諸侯,目的是奪取諸侯在各地的兵權和財權。梁王齊伯希事先知道,他不願意交出財權和兵權,於是他叛國投敵,引了佛律的軍隊入侵帝邑。大王入城之後,魏國派來使者密告了臣,臣認為形勢危急,故派源寺一千斬馬騎兵與魏國、趙國合兵叫南門,可是南門守軍拒絕開門。於是,大王就在南門見到我們源將軍了。”維康:“哦,保護好天子。一會兒我去管天子討一個信物,讓趙軍隨我們一同撤退如何?”宋教文瞅了瞅坐在車裏驚魂未定的天子,小聲說了句:“大王何不代之?”維原沉默不語,下馬走到不遠處的天子跟前行臣子之禮對天子說:“國家遭遇如此大難,實乃不幸。天子的在南門的軍隊為天子安危戰,此乃忠義也。臣請天子下詔,讓趙國忠義之士護送天子南撤,不置可否?”天子哀歎道:“此劫難都是我兒用人失察之禍啊!也罷,也罷,將我的金牌拿去,把軍隊調過來,隨我歸趙吧!”大軍等待了約一個小時,兩千趙軍在將軍喬都安的帶領下抵達天子車前。兩軍合在一起,約七千人一路急行,大概連續走了兩天一夜抵達了昂城。維康在昂城下令威亞北境全境戒備以抵抗可能的外敵。聯軍經曆了五天休整,又用了四天急行到了威亞城。天子在威亞城發布詔書,宣布自己暫時恢複皇帝稱號,以大周皇帝和楚柔天子的名義號召天下抵抗佛律的入侵。天子發布詔書十天後,天子移駕趙國都城章都,下旨宣布章都為帝國的南京,號召天下之兵對抗佛律。天下諸侯在接到天子的兩道詔書之後,紛紛興兵對抗侵入帝邑的佛律軍隊。
這一次佛律的入侵是大周帝國曆史上第一次外國入侵,因此這一次戰爭在當時被稱為第一次衛國戰爭。第一次衛國戰爭曆經兩年,諸侯各國都投入了大量的兵力,然而大多數諸侯國隻能自顧卻不能夠光複領土。唯一成功光複領土的諸侯是與天子同宗的魏王蘇恩絝紗,魏國成功光複了包括安京在內的帝邑東北的周河河套地區,隨後以此為前站與秦國軍隊會師西衛一下子圍困了佛律十萬軍隊於帝邑西南的滄孟平原。佛律感覺戰爭繼續下去可能於國不利,於是派遣使者到安京與魏國和秦國議和。魏王與秦王在這兩年的戰爭中已經筋疲力盡,於是請示天子可否停戰?天子給出的回複是“不許”,於是魏王與秦王便從昭襄帝的兒子中選擇了聽話的蘇恩穆善擁立為帝,史稱周賢文帝。賢文帝批準了佛律的議和,大周放被圍困的佛律軍回國,佛律完全撤出帝邑。
第一次護國戰爭之後,大周帝國失去了地理位置及其重要的西北要地梁國。賢文帝時期的帝邑事實上由秦國與魏國瓜分,周皇帝隻有一座安京和周圍的四衛這一小塊地區實際控製。在南京章都的天子對秦魏撇開他私自立皇帝的行為十分不滿,他下詔宣布賢文帝為非法的偽皇帝。秦魏兩國見天子憤怒,於是上書稱自己承認天子的元首地位,但是天子早已退皇帝位,因此不適合長期擔任皇帝,故此立了賢文帝。天子對此十分憤怒,然而自己的實力有不足,故他為了表明自己的抗議,他在章都選擇了另一個昭襄帝的兒子嫡皇孫子蘇恩卜為皇帝,史稱周天順帝。天順帝上書宣布以大正為年號,以周斌帝稱天子那年為元年,在大周實行大正紀元。同年十二月,賢文帝宣布他的政府從次年同用大正紀元。
這時候大周帝國陷入了一個天子兩個皇帝的政治混亂局麵,然而趙國掌握實權的是天子,故實際上大周進入了二元政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