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權衡得失(2 / 3)

“葉董,又什麼事,你盡管問。”

“聽說,你和老李,剛剛在慶豐路8號,香巴拉的劉董和太和證劵的許總,還有項大師都在。”

顧一雯心想,自己離開任家大院,也就不到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葉榮貴不但知情,還知道有誰在。這銘德和鴻達光電的信息戰打的,還真是如火如荼,分秒必爭。

“是有這麼回事,主要……”

“主要討論鴻達光電入資香巴拉,推動其上市一事對吧。”

“葉董,這個……”

“顧主任,我不是想讓你為難。你可能有所不知,今天上午,你們去慶豐路8號之前,任鴻達就已經在我們照明行業的吹風會上,爆出過這條消息。隻是,依我對他的了解,短時間內,恐怕很難和劉董談攏。”

“葉董,願聞高見?”

“我,還有我大哥,和任鴻達打交道有幾十年的時間了,彼此可以說是知根知底。他這個人,胃口太大,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胃口太大,顧一雯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任鴻達和劉誌芮,有關股份上的爭議。看來,競爭對手就是你的一麵鏡子這句話,頗有道理。

“葉董,我隻知道,任主席把這個項目,交給了任家的大小姐任嬋嫻來負責。”

“任嬋嫻,這麼說,接下來,我要和她過過招了。”

“葉董,聽你的意思,銘德已經確定,要在幕後推香巴拉一把了。”

“那是當然,上一次在天閣,我就說過,香巴拉在各方麵,都具備了上市的條件。”

“但是葉董,我記得再上一次在天閣聚會時,你對香巴拉的興趣。可沒這麼大的啊。”

“顧主任,此一時彼一時嘛。”葉榮貴並沒有做正麵反應,“好啦,我這裏還有個會,有空再聊。”

其實,所謂的開會,隻是搪塞之詞。而葉榮貴之所以提到香巴拉上市一事,是葉榮添的意思。

昨天晚上,葉榮貴正在皇家會所接待一個廣州來的大客戶,突然接到葉榮添從省城打來的電話,說是要放棄香巴拉上市這個項目。葉榮貴頗為不解,待葉榮添說明緣由,才明白大哥的另有一番盤算。

原來,大哥把賭注押在了香巴拉的同城勁敵,雪漫服裝上。關於雪漫服裝衝擊資本市場,葉榮貴在一場飯局上聽過。這場飯局,還要追溯到一年前,雪漫的總部大樓竣工,特在濱城飯店,開席三十桌,招待濱陽民企界的大佬們,葉榮添也在受邀之列。不巧的是,當時,葉榮添正在墨西哥度假。因此,葉榮貴代他參加。

在致歡迎辭時,雪漫的創始人皇甫雪,委婉到提到了公司上市的規劃。之後,也不見什麼動作。沒想到,居然在這個節骨眼上殺出,大有和香巴拉一較高低的氣勢。隻是,皇甫雪的行事比較低調。而劉誌芮,尤其是汪博謙,早就把它變成了公開的秘密。

在電話裏,大哥還對香巴拉和雪漫服裝的優劣勢,做了詳細的分析。並說明,省城的幾位資本大亨,都把心中的票,投給雪漫服裝,而非香巴拉。

至於為何告訴顧一雯,是有意而為之。顧一雯知情,就等於把消息傳達給了李曙光。

這麼多年,李曙光一直周旋於葉家和任家之間,從不捧高另一方,也從不貶低另一方。往好了說,是深諳為人出事之道。往壞了說,不折不扣的偽君子,說是牆頭草,也不為過。想必,他一定會這條消息,向任鴻達暗示。

任鴻達一向視葉家為眼中釘,肉中刺,一定會把香巴拉爭奪戰,視為擊敗葉家的大好良機。

衝動是魔鬼!

生意場的爭奪,理性是底牌,感性是出牌方式。成與敗,需把握好其中的藝術。一旦付諸過多的感情色彩,被所謂的愛恨情仇蒙蔽了眼睛。結果,往往會流於失敗。

而大哥的這一招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著實高明。

想罷,葉榮貴踩下油門,往汽車南站的方向駛去。下午三點,葉榮添將乘坐大客從省城回濱陽。

自從決定半隱退之後,葉榮添順帶著連原來的司機,也炒掉了。平日裏,大部分的時間,都以自行車代步。此次去省城,葉榮貴本想讓司機吳立峰送大哥過去,卻遭到他的拒絕。說是帶著司機,行事不方便。

因高速發生事故,接上葉榮添已是四點半。

“大哥,我已經把消息透露給顧一雯了。”

“那就好!”

“可是大哥……”葉榮貴遲疑了片刻,“的確,香巴拉和雪漫服裝相比,劣勢要大於優勢。不過,你也知道,接下來香巴拉所有的門店,都將采用LED裝修風格。就這麼放棄了,把機會送給鴻達光電,是不是太可惜了。”

“榮貴,有得必有失。一樁生意,大部分的人,關注的是得到了什麼。我卻不這麼認為,其實失去比得到更重要。誠然,如果能在LED領域,和香巴拉建立長期戰略合作,自然是好事。但是,這裏麵有個問題,香巴拉擴張規模的目的,是為了上市。上市不成功,就代表前功盡棄。一旦選擇了香巴拉,到時候,別說是合作,我們入資香巴拉的巨額資金,也會被套牢。”

“大哥,就算上市不成功,不是還有對賭協議做保障嘛?”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所謂的對賭協議,隻是一張廢紙而已。即便是簽了,執行起來也很難。一旦資金注入,主動權就掌握在劉誌芮手上。因為,她的手上有一張底牌。倘若崩盤,她完全可以甩無賴,放棄香巴拉,繼而帶走公司的原有骨幹,另起爐灶,留下一個空殼子。這種事,我見的多了。”

葉榮貴邊聽著邊咀嚼著,又問:“大哥,那雪漫服裝方麵,除了我們,還有誰會出手?”

“暫時保密,時機成熟了,我自然會告訴你。”葉榮添有意賣了個關子。

之所以賣關子,其一,的確時機不成熟,張宏遠的玲瓏係和陳必群的卓越係,尚未明確表態。其二,葉榮添要的一碗水端平,盡管外界一直在傳言,葉榮貴將是銘德的未來接班人。但事情未板上釘釘之前,葉榮添不希望看到三兄弟鬧不和的場麵。

“大哥,還有件事,據說,老李去北京了,好像是開什麼會!”

“我知道,開會未必是他此次赴京的真正意圖。”

“真正意圖,不是開會,那是什麼?”

“眾所周知,老李在北京城,也有著一定的人脈資源。自從上次歐中爆出林賽賽懷孕一事後,無形中,知名度擴大了不少。如果能讓京城的富豪名流,也加盟歐中。那麼,歐中就有了和頂尖商學院抗衡的實力。畢竟,對老李而言,歐中才是他的主業。再者,如果北京那邊有人對濱陽新城開發這盤大棋局感興趣的話,老李手上的籌碼也就更多了。”葉榮添推敲一番,又囑咐道,“榮貴,歐中不是馬上要招新學員了嘛,最好是能弄到一份名單,看看都有那些人脈資源,值得我們去經營。”

人脈的積累過程,實則,也是個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過程。麵對一個圈子,你的心中,要有一杆秤,哪些人可深交,哪些人隻可淺交,哪些人不可交。當然,所謂的一團和氣,隻是表麵上的功夫。

見葉榮貴點了點頭,葉榮添又說:“昨天下午,我在省城,接到了龐老爺子的電話。”

“蒼平的龐老爺子!”葉榮貴略顯狐疑地問。

說起龐老爺子龐啟堂,在全省,都算得上是風雲人物。

二十多年以前,龐啟堂是蒼平市政府招待所的負責人。當時,正值招待改製之期,龐啟堂聯合幾位朋友,承包下瀕臨破產的招待所,更名為源開賓館。如今,源開旅業已成為一家以酒店業為主導,商業地產為支柱的大型集團企業,旗下擁有六十餘家下屬企業,連鎖酒店,遍布全國各地,躋身中國飯店集團五十強。

三年前,龐啟堂正式退位,具有哈佛商學院背景的次子龐泰川接班,順利地完成了權力交接。

說起來,龐啟堂和葉榮添也頗有淵源。

六年前,龐啟堂當選為省工商主席,葉榮添任副主席。雖從未有過生意上的合作,彼此私下來往卻頗多。在省城遇見時,也總會抽出時間,推心置腹的攀談一番。三年前,龐啟堂卸任,葉榮添接過他手中的接力棒,去掉前麵的“副”字。

正副隻差,卻有著天壤之別。這一點,和官場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副職可以有好幾個,甚至十幾個。但正職,卻隻有一個。官場上,某些人處心積慮大半生,就是為了往上挪一挪,哪怕是半步,都要鬥個你死我活。歸根到底,是掌握盡可能多的資源和權力。

這些年,龐啟堂在省內,編織了一張錯綜複雜的人脈網。但不得不否認,也為省內的民企界,做了不少的貢獻。大企業上市,他在背後推動。中小企業貸款難,他多次奔走呼告。

“沒錯,龐老爺子的次子,也就是現在源開旅業的掌門人龐泰川,也打算來歐中學習。龐老爺子希望我,能多多關照關照。”

“龐泰川,不是哈佛商學院的高材生嘛,跑到歐中幹嘛!”葉榮貴幾乎是脫口而出。

轉念一想,又覺得這個問題,有失水準。

蒼平的經濟結構,以國有企業為主。雖有源開旅業這樣的民企大鱷,但民營企業的活躍程度,遠不如濱陽。因此,龐泰川想借助歐中,結交些生意場的朋友,擴大圈子,也是情理中的事情。

轉而,葉榮貴又問:“大哥,我一直想不通,當初,龐老爺子為什麼會讓次子龐泰川接班,而非長子龐泰高呢?”

“榮貴,這個問題,我可回答不了。在選擇接班人上,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這就好比投資一家企業一樣,留下來的,不一定是最優質的,但往往卻是最保險的。”

“大哥,莫非龐老爺子,也看中了濱陽新城開發這塊大蛋糕。”

“這也正常,依龐老爺子在省內的威望,想掀起風浪,易如反掌。下周一,龐泰川會來趟濱陽。到時候,我帶你去見見他。”

十分鍾後,古思特停靠在了市中心的一個老小區,中大家園門口。

中大家園,有著十五六年的曆史。當時,是濱陽城規模最大,設施最健全的高檔小區。如今,早已被淹沒在高樓林立之下。

葉榮添在濱陽城,擁有十幾套房子。但真正的家,隻有一個,就在中大家園。中大家園的這套三居室,是多年前,葉榮添送給丁旭敏的生日禮物。當時,因和任鴻達分道揚鑣,銘德遭受了重挫。在丁旭敏的支持下,才漸漸地步入了正軌,扭虧為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