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從想明白到做到位:落地版1(1 / 3)

第一章如何定位商業模式—搞定戰略

任何領域的成功或者失敗,都跟定位有莫大的關係。同樣,企業也有黃金定位法則,能使企業更加成功。其中,好的商業模式能夠自我強化戰略定位,與企業的目標和資源一致,能提升企業競爭力,為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商業模式如何產生

每一種商業模式都是伴隨著問題、伴隨著需求而產生的。

問題引發需求

沒有問題,就沒有需求。

為什麼現在高鐵比較受歡迎,國家要興建高鐵?因為普通的火車速度比較慢。很多人又說,為什麼不選擇飛機,乘坐飛機速度就快了。但是,乘坐飛機有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就是經常會晚點。

我全國各地跑,每年乘坐飛機100次以上,很多時候航班都會晚點,且延誤時間比較長。我曾經遇到過5個小時的晚點,在浙江杭州,我在客艙裏坐了5個小時。飛行的晚點情況,讓人深惡痛絕。

高鐵剛推出的時候,也曾受到很多人質疑。有人說,高鐵這麼貴肯定不上座,普通大眾買不起。但我們發現,每到節假日仍然一票難求,高鐵上各種層次的人都有。這說明人們對於快速和準點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了。

飛機經常延誤,普通的交通工具又比較慢,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有準點和快速的需求產生,而高鐵恰恰針對這兩點應運而生,成為一種新的交通工具。

不冷,就不需要加衣服,就不需要開暖氣;不熱,就不需要吹風扇,就不需要開空調;不餓,全世界的餐廳都會倒閉。現在培訓行業為什麼如此火爆,因為很多企業家有需求,他們的企業產生了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不懂財務的學財務,不懂管理的學管理,不懂分配的學分配,執行不到位的學執行。

問題等於需求。寒冷時需要溫暖,炎熱時需要涼爽,慢時需要快,複雜時需要簡單,枯燥時需要趣味。問題引發需求,沒有問題就不會有需求。

需求產生商業模式

我們先來看看電話是如何發展的。我們最早用的電話是搖式電話。假如有賊到你家打劫,你打電話報警搖一圈是一個1,搖一圈是一個1,再搖一圈是一個0,等電話接通時,你家可能已被打劫一空,賊早就跑了。搖式電話又慢又複雜,這就是它的問題。

這時候的需求是什麼?快速和簡單方便的電話。於是推出了數字電話,一按號碼,110馬上就撥出去了。

那麼數字電話出現以後,有沒有問題產生?有,數字電話的缺陷是要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接電話。我今天要出去旅遊,或要出去談業務,不能在家裏等,也不能在辦公室等,可是又有重要的電話會打給我,怎麼辦?

這時候的需求就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能接的電話。也就是說,需要從固定電話發展為移動電話。所以移動電話產生了,並在一段時間內滿足了人們的需求。

但是問題接著又來了,移動電話功能比較單一,想上網看郵件看不了,想處理簡單的辦公業務處理不了,想聊天不太方便,想視頻也沒有辦法。人的需求開始從單一的發短信、打電話,變為多元化。

這時候,以蘋果公司為代表的手機生產企業生產的智能手機開始在全世界推廣。可見,每一款新產品的誕生,都是因為舊產品在大範圍中產生了問題,然後問題轉化成了需求,而需求導致商業模式的產生。

我們過去上網的時候,經常會跟別人互動,最早一般是在BBS發帖、灌水,然後轉戰到百度貼吧、貓撲、天涯這些網站,後來又變成到新浪微博去發表自己的心情、見解,一些人生哲理,或者簡單的工作通告。現在,很多人又喜歡上微信了。

為什麼人們會從BBS轉戰到微博呢?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微博有移動終端;第二, 一條微博可以有幾十萬人、幾百萬人、幾千萬人,甚至上億人轉發,它的傳播速度更快、影響力更大。

陝西安監局局長在車禍救災現場“傻笑”的照片,在微博中流傳後激發了很多網友的不滿,紛紛轉發。一組關於該官員每個場合換一款疑似世界品牌手表的圖片也被曬到了網上,貪官“表哥”就這麼落馬了。

微博的力量很強大,因為更多的人更容易參與進來,參與方式比較簡單快捷,傳播速度快,波及麵又廣。但是微博也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它是開放式的。在微博中,任何個人都可以加你。誰加你,你主宰不了,你也不知道誰看了你的信息、誰會轉發你的信息。

舉個例子。假如你是一個名人,你到北京後發了一條微博,說你在北京什麼地方,可能競爭對手就過來給你使壞了,小偷、強盜可能就盯上你了。但是,你發一條微信就不一樣了,因為微信是封閉式的,是針對朋友圈的,朋友圈裏的人才能看到。你所加的人都是經過審核的,都是你的朋友、同學、同事、親人等,所以比較安全。

我們再來舉個24小時便利店的例子。24小時便利店遍布很多一線城市,有些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也有了。東莞本土零售巨鱷、中國規模最大的便利店企業美宜佳,現在約有5000家店。如果一個店一年賺10萬元,那總共就是5億元;如果一個店一年賺1萬元,那總共就是5000萬元。這個數目是很可觀的。

很多人覺得奇怪,說便利店的價位比普通店的要貴,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不去普通的雜貨店,而要去美宜佳便利店買東西?這是因為美宜佳更方便、便利。方便在哪裏?在很多大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中,有些上班族工作很忙,有時候晚上十一二點才下班,回家的時候想買包方便麵買不著,想買一瓶水買不著,想買一些生活用品買不著,因為普通的雜貨店通常20點左右就關門了,第二天要很晚才開門。

這時候問題產生了,很多人在有些時段買不到他們需要的東西,包括日常生活用品。有問題了,就會有需求,需求又可以變成機會。既然很多人在某些時間段買不到自己需要的東西,那他們的需求是什麼呢?就是一天24小時,任何時段都能買到需要的東西。於是就產生了24小時便利店這種模式。

日本的7-Eleven開到了全世界,為什麼它能成功?因為它抓住了問題,抓住了需求,並把需求轉變成機會,新的商業模式應運而生。

尋求有效的商業模式

我們通過一些案例,對商業模式來進行一下分析。

微信成功在哪裏

1.微信有市場需求

為什麼會產生微信這種商業模式?主要是有市場需求。

第一,時間碎片處理需求。

比如等公交車時有時間碎片,上洗手間時有時間碎片,等電梯時有時間碎片……我們每天會有很多的時間碎片,在這些碎片時間往往很無聊。微信的出現能把這些無聊的時間變得有趣、變得有意義、變得有價值,充分地利用起來。這就是時間碎片的處理需求。

第二,移動終端需求。

現在很多人每天工作都很忙碌,他們全國各地跑,待在辦公室裏守著電腦的時間越來越少。這就意味著一些基本辦公與很多溝通需要通過手機來完成。這就是移動終端的需求。

第三,多元化溝通需求。

在微信中,我們既可以視頻聊天,又可以發語音,還可以發文字、圖片,滿足了多元化溝通的需求。

第四,信息分享需求。

我們去登山,回到家寫日記描述登山的感受,或者將寫的文章投稿。再如,我們去一趟美國回來,召集一幫朋友一起喝酒,聊一聊在美國的趣事。這是傳統的信息分享方式。每個人都有信息分享需求,可以是分享工作,可以是分享生活,可以是分享有趣味的事情,可以是分享生命哲學觀念等,現在通過微信就可以很快速便捷地實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