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大結局(2 / 2)

現在,一向樂觀而直爽的趙容麵現不滿,一反當初對同父異母兄長趙宥的維護與尊重之情,反而讓蘇玉妍心裏的擔憂淡去不少——趙容這樣毫不掩飾的態度,倒說明許恒在這件事上並沒有遮遮掩掩,同時也說明許恒實際上光明磊落的,倘若趙宥是個英明之人,自不會因此小事而對許恒生出疑忌之心,但若許恒因此而生了退隱之心,倒也不見得是件壞事——雖沒了功名利祿,但卻換來半世自由自在,豈不是一件快事?!

所以,蘇玉妍還是以十分客觀的態度替趙容分析了目前的形式。當然,她不懂政治,很多事情都是聽沈珂說的,也因此而引用了沈珂的很多話,話中也多有勸退之意。

不管趙容是不是真的相信趙宥對許恒生了打壓之心,但她從小在宮中長大,雖然是位穿越人士,卻也看透了宮中的險惡,所以她也跟趙宥一樣信奉“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又聽出蘇玉妍話中的勸退之意,再想到許恒從容的態度,細細一忖,反倒平靜下來了。

兩人細細談了許久,晌午過後,蘇玉妍便帶著幾個孩子離開了許府。離開時,趙容送到府門,臉上帶笑,眼裏含淚,隱有不舍之意。

蘇玉妍回府時,恰值沈琳今日也回娘家,兩家的馬車在府門前相遇,便一同進門。

沈琳得知蘇玉妍是從許府回來,便問及許恒被調到濱江之事,得知事情屬實,便正色道,“……或許,許將軍調到濱江,還要好些。”

聽罷小小年紀的沈琳竟說出這句話,蘇玉妍意外的同時也感到十分高興。小姑娘長大了,再不是凡事都愛出風頭的嬌小姐了,這真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你大哥也是這麼說。”蘇玉妍微微一笑。

沈琳便道,“大哥他最近……是不是要去西湖?”

“你怎麼知道?”蘇玉妍略感意外。

“我們家張正,早與大哥約好了。”沈琳不禁笑道。“張正說了,等從西湖回來,他便辭了翰林院編修之職,承襲他的父業。”張正的祖輩做官,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卻隻做了個授課先生,不過久有盛名,若張正子承父業,雖然不如在翰林院風光,卻也平安喜樂,倒也不失為一件美事。

“子承父業……隻要他自己喜歡,倒也不錯。”蘇玉妍微笑點頭。“咱們進屋細說吧!”

二人相偕到了思定堂,正逢宋德書得知蘇玉妍的馬車回府迎出院門,眾人相見,自是十分歡喜。

宋德書自女兒出嫁後,倒比先前出來走動得多了,還時常到蘭亭居裏來逗弄夢姐兒與沈傑兄妹幾個,就像對待自己的親孫兒一樣。

看到宋德書這樣的變化,蘇玉妍也是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盡管她對這位姨母一直並沒有什麼好感,有時候想到宋德詩的死時,甚至還會覺得生出恨意,隻不過她兩世為人,對很多事情都看得淡了,因此才比尋常人更多了一份從容與淡定。但現在看到宋德書真真切切的表現她對夢姐兒和沈傑兄妹的喜愛之情,她也並沒有再生疑忌之心,隻一如平常地對待宋德書,甚至還比之前更多了幾分尊重。

因此,這婆媳、姑嫂相處,就更多了幾分真摯。

沈珂回府時,看到的就是這一副其樂融融的景象。看到這種情形,他也是十分欣慰。畢竟,這樣的情形,是他一直以來盼望已久看到的情形。

許恒被調任濱江的事已經確定下來,許恒即將擇日啟程,作為當初與許恒一起平定雲疆之亂的功臣,有好幾個都被委以虛職,唯有他一人被趙宥特殊對待。君心難測,趙宥對他比旁人更為信任與親厚,自然僅僅隻是因為他是他的舅父,若他與趙宥並無血緣,一切都將不同。

他並不是熱衷於名利的人,在經曆過這諸多波折之後,更是看透世情,因而早就生了退隱之心,加上妻子時常有意無意在他麵前流露出來的意思,他夜半夢回時,也總會細細思忖一番。現在,他才真切地體會到妻子的話裏所包含的真實意義。

今日,他已經向趙宥呈上辭呈,等送走許恒,他就帶著妻子兒女前往西湖,定居也好,旅行也好,先趁著九月這秋高氣爽的天氣好好遊玩一番,也算是沒有辜負這個比往年更為舒適恬人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