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大結局(1 / 2)

這天,沈珂下朝回家,將沈瑋宣蘇玉妍母子三人進宮的事說了,蘇玉妍自是一好番打扮,將三個孩子打扮得粉雕玉琢的一般,次日一早,便乘了華蓋馬車進宮。

沈瑋如今已經貴為皇太後了,因了許太夫人的方子,她的身體養得更加康健,近四十歲的年紀,看起來竟隻有三十出頭。在見到三個侄兒侄女時,禁不住喜出望外,將他們一個個攬進懷裏,親了這個又抱那個,顯得十分欣喜。

作為一國之母的皇後娘娘梁惠君,因為這幾年的後宮生活,已變成一個堅韌的女性,再不是當初那個會為皇宮爭鬥而軟弱流淚的弱女子了。不過,因為太大的壓力,讓隻比蘇玉妍大了兩歲的她看起來要成熟了許多,再加上她端莊威嚴的儀容,更是顯出幾分滄桑之感來,讓蘇玉妍看了,不禁感概萬千。

趙容此時也應召入宮,遠嫁的趙寧也在這天歸寧,幾位故舊重聚一堂,自是格外親近,彼此將這幾年分別後的事情一一道來,說到動情處,個個都是泫然欲泣,說到暢快高興處,個個也都開懷大笑,全無一般貴婦的矜持與拘謹。

這一次重聚,卻是梁惠君刻意而為之。

故此,幾位故舊在宮中相聚,便都留下過夜。外命婦在宮中過夜,倒不是常有的事,但以沈家、許家與趙宥的關係,自是不同尋常。

梁惠君將她們留在宮裏過了一夜,次日又留了晚飯,這才送她們出宮。

蘇玉妍知道,下一次再見,還不知會在什麼時候,故此,她也十分珍惜此次重聚的機會,暢所欲言,說心中所想,毫無拘束,並不為這數年的隔閡而顯出半點生分來。

她這麼坦誠的態度,自是感染了趙容、趙寧與梁惠君她們。她們原是十分熟悉與了解的,但在分別幾年後,仍能保持當年那種情分,也實在是難得。這幾個人,蘇玉妍、趙容、梁惠君三個都是穿越而去的,唯有趙寧,是本朝本土人士,能與她們脾性相股,也算是一種特殊的緣分。況且趙寧又嫁得遠,此次奉詔回京,也不知下次回京會在哪天。趙容梁惠君也清楚這些情形,因而這一番重聚,更顯隆重。

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久別必有重逢,重逢又須遠離,短短的數日之後,趙寧依舊回了夫家,趙容也回了許府,蘇玉妍自不必說,也自回家不提。

半月之後,趙容派人送來請柬,約蘇玉妍明日一見。

次日,蘇玉妍拖兒帶女,母子四個坐了華蓋馬車前往許府。

許梓川已經七歲,因遺傳了許恒的優良基因,已經有半人高了,看起來就像個翩翩少年,十分惹人眼目。她的妹妹許梓萌,也是個十分可愛活潑的小姑娘,雖然才剛四歲,卻像極了趙容的樣子,那副天真可愛的樣子,人人都十分喜愛。

許梓川到底年長兩歲,倒顯出主人的樣子,領著夢姐兒與幾個弟弟妹妹一行去參觀他房間裏的“收藏”,一副煞有其事的樣子,頗有長兄的架式。

趙容則與蘇玉妍在房裏說話。

趙容素來是個直性子,不慣拐彎抹角,因心裏有事,就更是兩句寒喧之後便步入正題,“……你說,趙宥他,是不是生了打壓之心?”

昨夜沈珂回家,提及許恒即將調任濱江之事,雖沒有流露出什麼特別的意味,蘇玉妍卻憑著女人的直覺隱隱生出幾分擔憂之心——但凡帝王,哪有不疑心身邊把握重兵的權臣的?後來問了沈珂,沈珂倒也不瞞她,便把朝中近日發生的事情都細細說了一遍,這才讓蘇玉妍知曉了內情。

許恒如今貴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上將軍,又是皇額附,再無職位可升,可謂是昌寧炙手可熱的人物,已經成了昌寧貴人們爭相巴結的對象。雖然許恒本人是儲蓄而內斂的,但難免有勢利的家人會背主欺人,因此便偶有不利於許家的流言傳出,等到許家覺察時,卻是已經遲了。盡管處置了那些刁奴,但許家仗勢欺人的名聲卻已經傳揚出去,自然也傳到了皇帝耳中。皇帝素來仁厚,雖然不信許恒會是那等仗勢欺人之人,但總歸還是信奉了“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原則,所以才會了此次濱江的調令。雖然調令是同級平調,但深諳內情的人都知道,濱江是偏遠之地,那裏兵少糧缺,堂堂一個上將軍被調到那等荒涼之地,又有幾人會相信僅僅隻是同級平調?

所以,作為趙宥的特殊親信之人沈珂,就會從趙宥偶爾流露的不滿中了解到些許內情,進而將整件事情琢磨一二。對於許恒被調任濱江之事,沈珂未置可否,但卻對蘇玉妍道,“你不是想去西湖玩一玩嗎?等送了許恒,咱們就去西湖吧!”

因此,蘇玉妍便揣測,沈珂實際上,已經對趙宥生出不滿,隻不過,作為趙宥的親舅父,又是一直以來最為親近與依賴的人,他不便將這種不滿發泄於眾,隻能以這種隱晦的暗示略略表現出來而已。當然,沈珂的話,卻與蘇玉妍早就生出的歸隱之心完全吻合,因而,在為許恒和趙容擔心的同時,蘇玉妍也暗自為即將迎來的自由而感到歡欣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