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代醫學理論,下丘腦-垂體功能不足,睾丸疾病、隱睾、先天睾丸畸形、藥物、放射線以及慢性疾病均可損害生精功能(如曲細精管上皮退化萎縮、睾丸發育障礙等),是引起精子減少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麵,因生精功能缺陷或生殖器炎症(附睾、前列腺、精囊等)等原因,導致精漿成分發生改變,果糖含量下降,營養缺乏以及細菌、病毒及其代謝物的毒害,直接影響精子的存活,造成死精。臨床少精、死精與精液不液化常同時並存。
據研究,精子的生成受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調節,並主要受促卵泡成熟素(FSH)的支配。而腎陽虛所致的不育,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存在著以下丘腦功能減退為主的多環節功能損害。動物實驗證實,補腎藥可促進DNA合成和生物功能蛋白質(包括酶)的合成,促進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促進精液分泌,並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或性激素樣作用,使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功能紊亂得以調整。
另一方麵,精漿果糖、維生素E、微量元素鋅、錳都是精子生成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其中鋅與人體內分泌的關係尤為密切,對垂體分泌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睾丸發育及曲細精管功能均有重要作用。臨床以補鋅治療男性不育,可見血漿睾酮和精子數均增加。鋅元素還可減輕細菌毒素的損害。此外,臨床發現魚鰾膠可使精漿果糖增加,川斷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牡蠣則含較高的微量元素鋅,菟絲子、巴戟天、仙茅、沙苑子、仙靈脾、枸杞子等藥鋅、錳含量都很高,同時也是調整下丘腦-垂體-性腺軸功能紊亂,促進生精的常用中藥。大量的研究表明,活血化瘀藥如丹參、紅花、桃仁、土元、虎杖等能增強氣血運行,改善局部血循環,加強局部營養及清除有害物質等。因此,在辨證方劑中可配伍使用。
(十四)精液不液化
精液剛射出體外時呈膠凍狀,約15~30分鍾完全液化。排出體外60分鍾後仍未完全液化者稱為精液不液化。由於精液不液化,影響精子的活動能力,可引起不育。
【臨床治驗】
方藥一知母、黃柏、白芷、山甲、車前子、野菊花各10g,生地、赤芍、丹參、澤瀉、雲苓、敗醬草、仙靈脾各15g,丹皮12g,木通6g,甘草3g。
本方水煎,分2次服,日1劑,3周為1療程。
本方適於腎陰虧虛、肝經濕熱、精道瘀阻者,共治60例,獲愈50例(83%),1療程治愈31例,2療程痊愈19例,無效10例。
(北京中醫1989;(5)∶24)
方藥二熟地30g,棗皮、山藥、麥冬、茯苓各18g,丹皮、玄參、澤瀉各12g,知母、黃柏各10g,五味子9g,顛茄片200mg。
本方研粉為蜜丸,每丸9g。每次1丸,日3次,療程為30天。
用治40例證屬腎陰不足,相火偏亢,或濕熱蘊結下焦,熱灼精液者,結果36例痊愈。服藥最短半個月,最長2個月。
(浙江中醫雜誌1987;(5)∶204)
方藥三粉丹皮、地骨皮、赤芍、白芍、棗皮、連翹、夏枯草、柴胡、竹葉、茯苓各9g,生地、仙靈脾、浙貝、枸杞、玄參各12g,生牡蠣30g,金銀花18g。
本方水煎,分2次服,每天1劑。
此方用治30例精液不液化,均獲滿意效果。
(山東中醫學院學報1984;(2)∶29)
方藥四知母6g,黃柏3g,生熟地、花粉、赤白芍、麥冬、竹葉各9g,元參、枸杞、仙靈脾、車前草各12g,丹參30g。
本方水煎,日服1劑。或製成流浸膏,每毫升含生藥3g。每次20ml,日3次。30天為1療程。
隨訪觀察97例,有效88例,無效9例。
(中醫雜誌1988∶5)
方藥五生地、地骨皮各30g,玄參、麥冬、白芍、白薇、女貞子、旱蓮草各15g,阿膠10g(烊化),小金釵12g。
本方水煎2次,日1劑,24日為1療程。
上方治療33例,均在1療程內獲愈。
(《第二屆全國中醫男科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方藥六小茴香、元胡、川芎、靈脂各6g,幹薑、官桂各3g,沒藥5g,赤芍、蒲黃各10g,當歸12g,黃精30g。
精液有膿球加萆15g,石菖蒲10g,石韋、車前子各20g;精子活力低下加黃芪,仙靈脾各30g;精子少加服五子補腎丸。水煎,取汁400ml,每次服200ml,日2次,20天為1療程。
所治20例,精液恢複正常17例(85%),用藥20天而愈者13例,40天痊愈4例。
(河南中醫1985∶3)
【按語】
在精囊內所分泌的纖維蛋白原的作用下,剛射出的精液呈凝固狀態,隨後由前列腺分泌的纖維蛋白溶酶使其液化。因此,精液液化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當前列腺感染等疾病時,纖維蛋白溶酶分泌減少或缺乏,可引起精液液化時間延長,使精子進入宮腔受阻,以致發生受精障礙。
中醫將此症分為濕滯型(腎虛)、精寒型(寒濕鬱滯陰器)、痰瘀型(濕阻陽道)以及濕熱型(肝腎陰虛)等四型。並認為本症有偏寒、偏熱、偏痰之不同。因此,治療上既要注重溫陽補腎通絡祛濕,又要依不同症候,對化痰、清熱、散寒、利濕有所側重。常用治法有滋陰降火、清熱生津、清熱利濕、暖精室、散寒凝、通絡化痰、活血化瘀等。方藥四對辨證屬腎陰虛者,取用知母、黃柏、生地滋陰清熱;麥冬、花粉、白芍增液生津;車前草、元參益陰生液;枸杞、熟地益血養陰,且能滋補腎精;丹參、赤芍活血化瘀;仙靈脾助陽溫化,兼製知柏寒涼之弊;竹葉清上導下,清熱利濕。全方既能滋陰降火、清熱生津,又可填精益血,故能獲良效。
(十五)精子抗體不育
男性因生殖器炎症等產生自身免疫抗體,使精子發生凝集,以致不能活動。在女方,精子可誘發組織抗體,使精子失去受精能力。
【臨床治驗】
方藥一①生麥芽50g,柴胡、牛膝、杞果、香附各10g,赤芍、首烏、月季花各15g,玉竹20g,烏藥7.5g。適於肝鬱氣結,精瘀型;②生山藥50g,楮實子30g,茯苓、黃柏、丹皮、杞果、麥冬、牛膝、王不留行、路路通、玉竹各10g,熟地、首烏、當歸各15g。適於肝腎陰虛精虧型;③黑附子、破故紙、茯苓、王不留行、菟絲子、酒炒牛膝、蘇木、巴戟各10g,仙茅、焦術、蓮子、芡實各15g,黨參20g,生山藥30~50g。適於脾腎陽虛、精寒型;④雞骨草、生苡米、土茯苓各30g,虎杖、生山藥、生地各20g,膽草、杞果、生甘草、牛膝、澤瀉,柴胡各10g,黃柏7.5g,首烏、月季花各15g。適於肝經濕熱,精熱型。以上各方,均水煎服,日1劑。
方藥二瓜蔞30g,鬱金、丹參、赤白芍、當歸、三棱、文術、土元各10g。濕熱下注加龍膽草、野菊花、梔子、木通等;食滯中焦加陳皮、枳實、厚樸、萊菔子;陰液虧虛加生地、元參、麥冬、知母;陽氣虛弱加附子、肉桂、仙靈脾、肉蓯蓉。
曹化章觀察1例免疫性不育症,服藥5月餘獲愈。複查血清抗精子抗體兩次均為陰性。
(《中西醫結合不育與不孕研究新進展》)
【按語】
因生殖道梗阻,炎症、外傷等因素致使精子、精漿外溢,作為抗原物質刺激機體產生抗精子抗體(AsAb)。已證實AsAb陽性可導致免疫性不育症。一般認為,約半數男性不育是由睾丸炎、附睾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精索靜脈曲張,或腹股溝疝與陰囊術後以及睾丸腫瘤等生殖、泌尿係統疾病所引起的。而這些致病因素都可能發生自身免疫性不育。
臨床對血清AsAb陽性的患者,可根據中醫分型,給予辨證用藥,療效較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