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活動率低於60%者稱為死精症。通常死精子超過40%可影響生育。引起死精的原因有多種,如生精功能缺陷,尤其附睾、前列腺等部位的炎症改變,對精漿成分及精子的獲能均有幹擾,同時由於精漿中果糖減少,導致精子營養缺乏,從而影響精子的活動,甚至死亡。
【臨床治驗】
方藥一生地、赤芍、萆、肉蓯蓉、菟絲子各15g,黃柏、丹皮各10g,車前子、仙靈脾各20g,枸杞子12g。
上方水煎服,日1劑或煉蜜為丸,每次10g,日3次,30天為1療程。
臨床治療死精或精子活率低下不育症28例,結果22例治愈,4例顯效,2例無效。
(福建中醫藥1990;21(3)∶48)
方藥二菟絲子、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枸杞子、女貞子、當歸各30g,紫河車、首烏、黃精、鹿角霜、鹿角膠、肉蓯蓉、桑螵蛸各60g。
將藥研末,製成80丸,每次空腹1丸,日2次,40天為1療程。
共觀察336例死精或精子發育不良不育症,治愈265例,女方已孕237例,有效31例,無效40例。
(遼寧中醫雜誌1987;(11)∶39)
方藥三仙靈脾、鹿角膠、熟地、女貞子、炙龜版、肉蓯蓉、紅花、丹參、當歸各15g,巴戟12g,鎖陽、山萸肉、白芍各10g,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連服3劑後改為丸劑(上方加紫河車1具、黃狗腎3具、蜈蚣20g研末蜜丸),每丸重10g,每次1丸,日2次,30天為1療程。
治療死精不育症31例,經服藥1~4個療程,治愈27例(87.1%),進步3例,無效1例。
(河北中醫1987∶6)
方藥四仙靈脾、仙茅、菟絲子、石楠葉、枸杞子、丹參各10g,黃精20g。
上藥以白酒浸泡後服用。每晚睡前服30ml,或每次15ml,早晚各1次,30天為1療程。
本方對精子成活率低或精子畸形所致不育及性功能障礙均有較好療效。經治男性不育114例,有效106例,無效8例;陽痿359例,有效323例,無效36例。
(中醫藥研究1989;(6)∶34)
方藥五韭子、車前子、仙靈脾、蒸首烏、桑寄生、黃精、阿膠、龜版膠、鹿角膠各15g,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女貞子各18g,山羊睾丸1具。
此方隨證加減。水煎服,日1劑,療程為30天。
經治死精或精子活率低下不育症360例,服藥1~6個療程後295例治愈,43例好轉,22例無效。
(上海中醫藥雜誌1989;(9)∶17)
方藥六巴戟、枸杞、覆盆子、菟絲子、熟地、車前子、仙靈脾各60g,山藥、棗皮、炙龜版、五味子各40g。
上藥研粉,每次10g,日3次。
治療精量少,死精(達80%)所致不育4例,連續服藥2~3個月,女方均已懷孕。
(四川中醫1987∶12)
方藥七山藥、熟地各15g,山萸肉12g,茯苓、丹皮、澤瀉、肉桂各10g,附子6g(先煎)。
房事腰酸腿軟乏力加巴戟、仙茅、仙靈脾、黨參;精子數少合五子衍宗丸方;早泄加蓮須、鎖陽;精子活率低下加蘆巴子,補骨脂。水煎服,每日1劑。
此方用治3例,均獲愈,並育子。
(河北中醫1988∶1)
方藥八生熟地、枸杞各20~30g,山藥、丹參各25g,山萸肉、鹿角膠(烊化)、龜版膠(烊化)、澤蘭各15~20g,菟絲子20~25g,金銀花25~30g,白花蛇舌草30~40g。
本方水煎,早晚飯後各1小時服,日1劑,24天為1療程。配合針灸,取腎俞、關元,氣海、三陰交等穴位,隔日1次,12次為1療程。
以左歸丸加減治療死精子過多不育症95例,治愈88例(92.5%),服藥1療程18例,2療程49例,3療程21例,好轉5例,無效2例。
(《中西醫結合不育與不孕研究新進展》)
方藥九黃花60g,熟地、菟絲子各30g,當歸、赤芍、川芎各6g,地龍、桃仁、紅花各3g,牛膝9g。
血精加丹皮、知母各12g;精液不液化加黃柏、澤瀉、穀芽、麥芽各9g;少精無精加鹿角膠12g(或鹿茸1g),紫河車粉3g,枸杞15g;活動力差或死精加肉蓯蓉、巴戟、仙靈脾各15g;不射精加土元,威靈仙、蜂房各9g,續斷15g;精索靜脈曲張加王不留行、路路通各9g;泌尿係感染加銀花15g,木通6g;陽痿加製馬錢子粉1g。水煎服,日1劑。
服藥後女方懷孕14例,無效3例。
(《中西醫結合不育與不孕研究新進展》)
方藥十核桃仁。
本品個大者每日服2~3個,個小者每日服5~6個,嚼服,每2.5~3kg為1療程。
用核桃仁為主治療精液稀薄和精子活動率差者16例,精量少及精子數少10例,全部死精子者5例,共計31例,結果治愈27例,經1療程而孕者5例,2~4療程懷孕19例,5療程懷孕3例,無效4例,治愈率87%。
(臨床經驗方)
(十三)無精子症
經多次檢查,精液中完全沒有精子稱為無精症,分為真性和假性無精症兩種。真性無精症為睾丸發育不良或睾丸萎縮不能產生精子;假性無精症則是睾丸能產生精子,但因輸精管阻塞或精囊炎症等使精子不能排出。本病確診應以睾丸活檢為依據。對睾丸仍具生精能力者有治療價值。假性無精子症臨床常獲滿意療效。
【臨床治驗】
方藥一當歸、生熟地各20g,川斷、丹參、銀花各15g,赤白芍、王不留行、路路通、香附、菟絲子、山萸肉各9g,丹皮、甘草各6g,山藥、仙靈脾、川楝子各12g,橘核10g。
本藥水煎,早晚各服1次,日1劑,30天為1療程,每療程間隔5天。4個療程以上精子無回升者加服維生素C100mg,潑尼鬆2.5mg,日3次。後期配服金匱腎氣丸。
5例無精子症,服藥後症狀皆消除,精子數均恢複至正常或接近正常值。其中3例已生育,1例女方已受孕,1例精子數上升為500萬/ml,活率60%,畸形20%。
(山東中醫雜誌1988∶2)
方藥二五味子、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車前子、白芍、柴胡、枳殼、桃仁、紅花、甘草各適量。
陽虛加河車粉,狗腎、仙茅、仙靈脾、巴戟、鎖陽;陰虛加熟地、淮山、山茱萸、天冬、麥冬、女貞子、旱蓮草;瘀阻加穿山甲、王不留行、路路通、川牛膝、地龍、劉寄奴、當歸、桂枝。水煎服,3~4日服1劑,每月服7~10劑。
觀察14例無精子症,用藥時間最短2個月,最長2年零4個月,女方均受孕育子,其中生男孩9人,女孩5人。
(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4∶4)
方藥三五味子、覆盆子、菟絲子、枸杞子各15g,當歸、巴戟、仙茅、黃柏、知母各9g。
本方水煎,分2次服,日1劑,20天為1療程。
本方用治49例無精子或精子減少不育症,27例治愈,11例顯效,7例有效,4例無效。
(上海中醫藥雜誌1990;(3)∶26)
方藥四紅參40g,鹿茸10g,鹿角膠、山萸肉各60g,枸杞子、熟地、黃芪、五味子各80g,海狗腎、蛤蚧各1對。
上藥共研細末,煉蜜為丸,每次10g,日2次。
臨床共治5例無精子不育症,治療後精子數目均上升至每毫升1億以上。
【按語】
男性不育(包括無精、少精、死精症等)與腎有密切關係。腎藏精,為生殖發育之源,精子的生成有賴於腎陰的滋養與腎陽的溫煦,腎陰腎陽的盛衰,對人的生育能力均會產生明顯影響。故前人有“論求子之法,女莫重於調經,男莫重於養精”之說。本病的發生,多認為與腎陰腎陽不足,氣血虧損有關。臨證以虛證居多。腎陰虛可使精液量及精子數減少,腎陽虛可引起精子活力和存活率下降,腎陰陽兩虛往往導致精子數和存活率同時低下。除腎虛所致外,尚有實證及虛實夾雜證等。按中醫辨證可分為腎虛、氣血虛,陰虛火旺、濕熱下注,痰濕,血瘀等類型。臨證以腎虛,濕熱、氣滯血瘀較為常見。其治療可根據不同證型,分別采用補腎填精,補氣養血、滋陰降火、清利濕熱、疏肝健脾、祛痰化瘀等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