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過年(1 / 1)

當普天下華人正歡度春節,而僑居紐國的我們也正沉浸在過年的迷思中時,此地Chelsea小學的師生們,在一群熱心華人家長的幫忙與讚助下,熱鬧滾滾地展開已籌備半年,引領期待的春節活動,並交出了前所未有、特殊而亮麗的成績單。

農曆大年初一中午,整個校園裏流瀉著“歡樂過新年”等象征過年的音樂,一派中國新年的氣氛。不多時,儼然市集般,大批學生、家長及附近洋人擁進了充滿著各式各樣節慶圖案、剪紙、民俗器物,門楣上還張貼著“詩書門第”及“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對聯,布置得美輪美奐的教室裏。

有人輕輕地撫摩著玉雕像、玉鐲、葫蘆、杯盤、茶具;有人小心翼翼地搖動古色古香的紙扇,瞧瞧紙燈籠,又望望精雕細琢的宮燈;尤其是懸掛牆上,蒼勁挺拔的中國字畫及柔媚婉約的花鳥、仕女圖,使得幾位長者嘖嘖稱奇,歎為觀止外,還駐足良久,不忍離去。

下午三點鍾左右,東區TinaLee民族舞群的彩球舞、扇子舞、獅舞,正式揭開了Chelsea小學慶賀春節活動的序幕。曼妙的舞姿、純熟的動作,帶來了無數掌聲,更添加了新年的喜樂。特別是平時即滿身舞蹈細胞的kiwi孩子,個個蠢蠢欲動,巴不得也上去秀兩下,過過癮。

緊接著躍動而來,由薛乃印師父表演的太極拳、太極劍,把觀眾的情緒一下子帶進了靜默。就連平時動如脫兔的孩子們,也都全數屏氣凝神,陶醉在緩步微移、舉手投足斯文輕巧的節奏中。甚至結束後,有些孩子還依樣畫葫蘆地比畫半天,看來這套“中國功夫”不怕後繼無人了!

華燈初上,薄暮時分,腦海裏正思索著還有什麼節目之際,象征著步步高升,熱騰騰、香噴噴的年糕、蘿卜糕赫然出現在展覽廳,令在場幾十對眼睛全亮了起來,不隻是孩子們食指大動,就連在旁觀賞的大人們也垂涎欲滴,真想撕下一塊解饞,也解解鄉愁。

忽然,鑼鼓聲喧天價響,轉移了大夥兒的注意力,跟著挪動腳步,衝往偌大的綠色操場。原來,三五成群的小朋友,正起勁地享受著變化無窮的打陀螺、踢毽子等童玩遊戲。還有幾個則忙活著放風箏,或搶救遠揚的紙鳶,個個樂在其中,使得原本就嬉笑不斷的校園,此刻更洋溢著過年的情趣。

為了與華人同歡,與孩子們同樂,金發碧眼的師長們, 有模有樣地客串了一段“曆代中國服飾秀”,為此次活動掀起高潮。當包裹著蒙藏服飾,搖著馬鞭,一派雄赳赳、氣昂昂架勢的洋老師出現時,現場一陣驚呼——帥呆了!而台灣山地酋長,扛著獵兔,排山倒海般蹦跳而來的壯碩模樣,也頗令人印象深刻。

高昂的氣勢未消,體態輕盈的“趙飛燕”,猶抱琵琶半遮麵的“王昭君”,教六宮粉黛無顏色的“楊貴妃”,娉婷纖弱的浣紗女“西施”,相繼在“漢武帝”、現代新娘新郎及媒婆等簇擁下,陸續出場。那種婀娜、嬌柔的姿態,令所有觀眾拍案叫絕,笑得前仰後翻,爭相合照留念。

就在此時,操場的另一頭一陣騷動。定睛一看,蜂擁而至的小朋友,正歡天喜地地從師長們手中接過象征喜氣的大紅包後,與家長們加入叮叮當當的山地舞行列,興高采烈地又跳又叫,把新春活動推到了最高點。

寓居新西蘭幾年,第一次與華、洋朋友們用這樣的方式共度春節,心情的悸動不可言喻,也感到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特別是有幸受邀參與該校董事會理事LisaChen,舞蹈老師TinaLee及家長們的工作小組,利用課餘時間指導kiwi孩子們跳舞、童玩、打算盤、做年糕、寫毛筆字、說華語,甚至如何使用筷子,使他們更了解中國文化,真是意義深長。希望這次的拋磚引玉,往後能提起更多來自不同地區朋友的興趣,與本地kiwi一起歡度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