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內科(三)(2 / 2)

[療效]治療12例,均達止血效果。

[案例]周某,男,45歲。有胃潰瘍病史6年。1992年4月21日因上腹部不適又感頭暈,並出現惡心嘔吐,吐出棕黑色胃內容物約500毫升,解柏油樣大便2次約600克,大便隱血試驗(++++)。即予靜脈輸液共3500毫升,用止血敏、止血芳酸、西咪替丁及能量合劑等,並行絕對禁食。2天後再次嘔血250毫升左右,複給上述藥物處理無效。遂單用木花(曬幹)50克,煎汁濃縮至300毫升,冷卻後分2次服,每天1劑。連用3天,嘔血止,大便隱血(++),第6天起大便隱血轉陰性,痊愈出院。

[來源]胡雲龍.浙江中醫雜誌,1993(10)∶477

[按語]木花為金縷梅科植物木的花,味微甘澀,性平。歸肺、脾、胃、大腸經。本品有清熱止血之功,故能止上消化道出血。

大黃止血湯

[功能]攻積瀉火,清熱解毒,活血化瘀。

[主治]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

[用法]生大黃每次24~30克,水煎服,每天2次。煎沸後時間不超過10分鍾,且煎量宜少。

[療效]治療14例,治愈(腹痛腹脹消失,血樣或血水樣便消失,大便隱血試驗轉陰,中毒症狀緩解,血壓穩定)11例,有效(腹痛腹脹稍緩解,血樣或血水樣便消失,中毒症狀緩解不明顯)2例,無效(症狀、體征、實驗室等表現進行性惡化)1例。總有效率92.9%。全部治愈病例服藥2~6次時臨床表現明顯改善。

[案例]李某,男,16歲,住院號:134201。主訴全腹持續性隱痛,陣發性加劇1天。體檢:體溫38℃,脈搏96次/分,呼吸22次/分,血壓13.3/8.0千帕。麵色白,舌質偏淡,苔微黃。心肺(-),臍周腹肌輕度緊張,壓痛明顯,無反跳痛。全腹未捫及明顯包塊。白細胞11×109/升,中性粒細胞0.78,淋巴細胞0.22。腹部透視:局限性小腸擴張充氣。給予常規治療。腹痛無緩解,第2天排出2次中等量血水樣便。大便隱血試驗強陽性。當天下午患者開始煩躁,出冷汗,血壓9.33/6.67千帕。擬診出血性腸炎。除予補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藥物等抗休克治療外,即給生大黃30克煎服。同時給予生脈散煎液。當晚再排糊狀血便2次,腹痛漸緩解,血壓上升,中毒症狀改善。繼服生大黃煎劑,每次20克,每天2次,連續3天,痊愈出院。

[來源]周建宣.中西醫結合雜誌,1985(8)∶501

[按語]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腸炎是由能產生B毒素的C型產氣莢膜杆菌引起的一種出血壞死性小腸急性炎症,起病急驟,全身中毒症狀明顯,每易並發腸穿孔、急性腹膜炎、敗血症及中毒性腦病。中醫辨證多屬胃腸積熱、熱毒熾盛所致。大黃功能蕩滌腸積,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抗菌、中和毒素、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水腫的消散和吸收等多種藥理作用,對促進腸管壞死物及炎症滲出物的排出,改善腸壁微循環及腸腔內環境,加快腸上皮、粘膜下層等組織的再生與修複是有益的。故用於治療該病能收佳效。董聖群(《浙江中醫學院學報》1991年第2期19頁)用生大黃30克/天,沸水泡後取汁300毫升,分次少量頻服,治療該病14例,同樣取得較滿意療效,可供互參。惟上方隻能應用於住院觀察病例,不能供家庭自療應用,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