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勸說(1 / 2)

柔然使者到達之前,南宮淺溫就已經提前知會了海藍會有這樣的情形出現,他已經將如今的形勢料的半分不差,朝堂上各股勢力定會借由這個機會為自己做出最好的打算,所以必然會絲毫不讓的爭執下去,而以他對自己父皇的了解,也不會做出什麼決斷來,這個皇上昏庸好享樂,也沒有什麼治國的大才,所以大成才會淪落到如今這番田地,連烏桓這般小小的屬國也造次,不斷騷擾著邊關的安寧,所以他早就有心要出兵給大成周邊的小國一些教訓,讓他們認清楚局麵才不敢再妄動,但憑他一擊之力和朝中主戰之人的說法不足以讓昌佑帝下定決心,各執己見的情況下這個決策便顯得尤為關鍵,稍有不慎便是千古的罪人!

成者王侯敗者寇,這是古往今來不變的道理,誰都清楚明白,而背負這個壓力的往往便是權力的頂端——皇帝,昌佑帝心中也知道,所以他再次猶豫不決了如同每一次大成處於危難關頭的時候一樣,縱觀這幾十年的大成,他並不暴戾殘忍,也不修仙煉道,隻是追求享樂卻也沒有太過沉溺其中,若他是一個平常百姓,可能到是個好人,但他卻不是一個好皇帝,優柔寡斷,婦人之仁讓他一次次幾乎斷送了大成好好的前景,沒有足夠的魄力,也沒有用人的眼光,還不喜歡朝政這些事情,年複一年的讓整個朝廷內外烏煙瘴氣,邊關百姓流離失所,這一切也隻能歸咎於這個皇帝,海藍在宮中接觸短短幾日就看明白他的脾氣,他的高興太明顯,他的怒火也太明顯,所以很容易就讓下麵的朝臣甚至他的兒子摸清楚如何才能取得他的信任!也就能反過來利用這種信任去達到自己的目的。

有時候海藍很懷疑這樣的皇帝是如何做了龍椅那麼多年還安然無恙的,而他又是如何才能等到那個寶座的?在海藍看來,如南宮淺溫、南宮淺浠幾個兄弟之間的爭鬥,他們那種城府和手腕,野心和狠心才是作為帝王的首要條件,這樣的皇帝,隻能讓她看做一個垂暮之年的老人,就像現在南宮淺溫深知皇帝的心理,便讓她找準機會進言,也許一個朝堂之外的人的意見會讓皇帝瞬間下定決心!比他們在爭執上十天都管用。

“父皇,海藍不懂朝廷大事,也不懂得那些大臣的言辭,隻是在之前的十八年裏,海藍走過很多地方,見過很多人,其中也不乏那些邊關之地,蠻夷之族,羌狄部落,海藍也都見識過,更見過的是那些手無寸鐵的無辜百姓,因為常年的戰亂和外族不斷的入侵而飽受流離之苦,而那些苦守邊關苦寒之地的將士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外族入侵中喪失了本來的戰鬥激情,海藍一直在想,如果能將他們趕出我大成的領土,如果能還邊關百姓一個安寧日子,想必定會對父皇感恩戴德,必會稱頌父皇的雄才大略!”

海藍回憶起之前為了執行任務到過的一些邊鎮,那些她曾在書中讀過的詩句並不是詩人想象出來的場景,像那“水自潺湲日自斜,盡無雞犬有鳴鴉。千村萬落如寒食,不見人煙空見花。”①她也真實的見到,感受到那種荒涼和入侵給人們帶來的苦楚,所以即便沒有南宮淺溫讓她這麼做,她可能還是會說,如今柔然來使要兩國共同出兵打敗烏桓,不管從哪方便看來都是利大於弊的事情,海藍這番話確實出自本心,她見過太多的殺戮和苦難,能夠以一己之力挽回的事情她願意去做,她心中的熱血和俠義與紫晶她們一樣,她們都不是隻會麻木殺人的儈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