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臣以為不可與柔然合力出擊烏桓,柔然乃小國,豈有與我大成並駕齊驅的地位,況且烏桓原也是大成屬國,未有大錯,我大成又以何理由出兵攻擊呢!出師無因,不符合我大成一貫與人為善的道理!”
“皇上,臣以為當答應與柔然合作,烏桓近幾年來不斷攻擊周邊小國,擴充實力,不可不防啊,未免其日後危機我朝,還是盡早除去為好!”
“皇上,臣有異議,烏桓和柔然隻是地處西北不毛之地,不過是為了些食物奴隸和衣物等搶奪來去,互相的矛盾也是由來已久的,不能因為柔然此次前來我大成求援,便與它合力攻擊烏桓!”
“臣有不同意見,西北之邊,除了柔然已經盡數被烏桓占領,時刻危機我邊關百姓安危,一日不除烏桓,邊關一日不寧!我大成邊關戰士日夜枕戈待旦,就盼著和烏桓一決高低,將他們永遠的趕回屬於他們的西北邊角之地!”
“臣複議!”“臣複議!”
“皇上,近年來南方大旱,東方大水,皆是顆粒無收的災年,如今若再動兵戈,恐怕朝內無糧少錢啊,而且西南方戰況剛歇,百姓安居樂業,實在無謂因此而再起兵端!”
“臣複議!”“臣複議!”“臣複議!”。。。。。。
自從柔然使者來朝,這種場麵實在不少見,而昌佑帝也打破了之前一直不上早朝的慣例,每日上朝便是傾聽這些大臣的口水戰,六部的官員輪番發言,為了自身的利益再絞盡腦汁的冠上冠冕堂皇的理由,而身後便有另外一部分的支持,柔然使者來訪如同一個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麵之中,激起無數波瀾,隻是其中卻不知有多少是真心為國為民,又有多少是為了邊關的烽火連天,民不聊生!
就連各位皇子也參與其中,朝堂上的每一個人都不能置身於外,不過如果說真的有一個人置身於外的話,應該便是龍座之上的昌佑帝了,他這幾日連續上朝導致臉色比之前更添了幾分蒼白,而眼神也更加倦怠,不住的咳嗽夾雜在下麵無數辯論的聲音之中,但已經三天了,他隻是這樣聽著,沒有任何的表示,不說同意與柔然一同出兵,也不說拒絕之言,好像在他心中並沒有一個答案,猶豫不決,隻看下麵的主戰和主和的哪方勢力更強罷了。
“朕,”隻是一個字,便成功的讓下麵吵鬧不休的眾位大臣沉默了下來,醒悟過來互相看看,紛紛整理著衣裳的下擺走回自己本來的位置,然後才弓著身子等待皇帝後麵要說的話,此時能夠打斷他們,想必這位天子確實要做什麼決定了。“朕,今日也乏了,不如明日再議,散了吧。”
眾人等待良久沒有等來預想中的決定,卻還是如同前兩日一般的下朝之語,不由得心中憋悶,皆知這昌佑帝昏庸無能,卻還有這般的舉棋不定的婦人之仁,但卻也無計可施,大成本就已經如此,難道還指望著有什麼奇跡出現不成,隻要保住他們自己的官爵和地位就好,邊關百姓和將士如何與他們自身還沒有太大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