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2 / 3)

聽到這些淨安師太未免心裏有些發酸,知道那人還好就好,多的她也不想在聽,於是又問了一些瑣事,溫簡一一答了。

分隔五六年,自有說不完的體己話,一晃眼的功夫,已經從日中到了日落,到了快用晚膳的時候了。

淨安師太自然吩咐小僧尼將晚膳擺在房裏,她們母子倆好一道用膳,而溫簡想起了阮紅嬌,便對母親道:“母親,兒子帶來的那女子,母親……可還中意?”

中意……怎麼可能會中意!誰家養出個武功出眾兼之玉樹臨風的兒子,願意配個失婚寡婦的?

不要說玉樹臨風這個詞牙酸,在當娘的眼裏,什麼玉樹臨風芝蘭玉樹這種詞都是給自家兒子量身造的。

雖然隻是匆匆一眼,淨安師太未必發現阮紅嬌身有殘疾,可是寡婦之相是看在眼裏了的,這麼好的兒子不說配個公主郡主,不說配個大家閨秀,不說配個武林世家的小姐,可好歹配個身家清白的小碧玉呀?尤其是第一次見麵第一句話,對方就騙了她,這叫淨安師太怎麼中意得起來。

所謂自古婆婆看媳婦,就是一千一百個不滿意,盡管淨安師太已經出了家,仍是免不了俗。

淨安師太沒有說話,溫簡也知道恐怕母親是看不上的,於是又道:“嬌娘雖然未必能入母親法眼,然而隻有一件,她對兒子是極好的,性命攸關之時,想的也不是自己而是兒子,為了兒子還斷送了一隻手。”

聽到這裏淨安師太一驚,這人不止是寡婦,還有殘疾?

溫簡便將當初劉白鳳為了脅迫自己私鬥而綁架了阮紅嬌,然後自己怎麼去救她,她怎麼不顧自己性命的叫自己離開,又怎麼斷送了一隻手的事細細的道來,當然言語都是維護她的,末了他又道:“……所以,母親,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兒子也喜歡她,雖然有些女子生在高門大戶,但她們願意嫁的是溫家這個門楣而不是兒子,兒子如今已經看淡了,一不求富貴,二不求名利,隻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棄罷了。”

聽到他這樣說,淨安師太知道他是認定了,又因“白首不相棄”這幾個字想到自己和丈夫之間的種種,不免連連興歎起來,若是這女子真如兒子所說,將他看得比自己更重,大約不會如她這樣硬脾氣,夫妻相處多些容忍,不會到老教丈夫形單影隻吧。

她心裏這才鬆動了一些,回首往事,思及自己出家了這幾年,未曾在兒子身邊盡到做母親的責任,這會兒他難得有了真心喜歡的,卻又跳出來挑三揀四,未免糊塗了。

淨安師太是個清楚明白不過的人,加上江湖出身不拘小節,對阮紅嬌的身份雖有遺憾卻也不是完全不能接納,再者仔細一想就通了其中關鍵,她問兒子道:“你說你不回京城了,到底是不是為了她?”

當初溫母嫁給溫父之時溫家還未發跡起來,但就因她出身江湖,後來溫家發跡了,在官場同僚的夫人之間免不了一些格格不入。如今連她都對阮紅嬌的身份不好接受,何況丈夫叔伯和嬸嬸妯娌這些人?所以思及此事,她不免懷疑兒子不肯回京的初衷,故而有此一問。

“可說是也可說不是。“溫簡坦然道:”母親最知道孩子的脾性不過,若是覺得孩子能在官場上遊刃有餘,當初也就不會執意勸阻了,這幾年兒子也想明白了,富貴榮辱都是過眼雲煙,人這一世與其拘著性子艱難險阻的過著,不如對自己放鬆一點,至於壯大門楣,自然有比我更合適的人去肩負,兒子固然是這樣想的,可是若不是遇到了嬌娘,隻怕也難以下定決心。”

淨安師太成活的三個兒子裏麵就屬溫簡性格最像她,外剛內柔,好俠衝動,這樣的性格實在不適合在官場上混,這也是她最不放心他的緣故之一,聽到這個女子對兒子好,又令他甘願徹底脫離官場,淨安師太心裏這才轉了幾分,最後不甘不願的道:“我看那女子也有幾分狡詐。”原來還是為剛剛一見麵的事情計較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