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之一
韓國位於朝鮮半島南部,東、南、西三麵環海,地域狹小,人口密集。20世紀70年代,韓國在落後貧窮的基礎上實現了經濟的騰飛,被譽為“漢江奇跡”。以籌備1988年漢城(即現在的首爾)奧運會為契機,韓國對江南地區進行了大規模開發,興建了完善的基礎設施,使江南地區從農田一躍成為韓國最繁華的商業區和最昂貴的住宅區。而奧運會帶來的“奧林匹克效應”,更促使韓國經濟在“漢江奇跡”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飛躍,拉開了韓國經濟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升級轉化的序幕,使韓國經濟出現了連續10年的高速增長,其經濟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近年來,隨著韓國影視和流行音樂的興起,“韓流”在世界各地產生了巨大影響。韓國首都首爾市政府將文化產業作為城市未來發展的重點,大力培養影視、娛樂、觀光、時裝等產業,力圖將首爾打造成“亞洲魅力之都”。如今,朝氣蓬勃的人群、繁華喧鬧的城市、迷人的自然景觀、悠久的曆史文化,一起構建了散發迷人魅力的韓國。
首爾風光
韓國首都首爾地處朝鮮半島中部,是朝鮮半島上最大的城市。因位於漢江之北,古稱“漢陽”,後改名為“漢城”,現在稱為首爾。首爾地勢北高南低,北漢山、道峰山等山脈為首爾構築了一道天然屏障,也為首爾提供了天然的綠地和公園。韓國的第一大河--漢江自東向西穿城而過,把首爾分為江南和江北兩部分。
作為首都,首爾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教育的中心。登上位於首爾市中心南山上的首爾塔塔頂,人們可以俯瞰整個首爾的美麗風光。在位於江北的老城區,至今還保留著朝鮮王朝的王宮--景福宮、昌德宮等名勝古跡。古老的宮殿、傳統的民居等與現代化的政府大廈、企業大樓交相輝映,展現出首爾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獨特風貌。
美麗的韓服
韓服是韓國、朝鮮以及中國朝鮮族的傳統服裝,起源於中國明朝服裝。如今,大部分國民已習慣穿著現代服裝,但是在春節、秋夕(中秋節)等節慶日,或舉行婚禮時,仍有許多人喜愛穿傳統的民族服裝。女性的韓服是短上衣搭配優雅的長裙;男性則是馬褂子或者“褙子”搭配長褲,以細帶縛住寬大的褲腳。一般來說,上衣用亮色、下衣用暗色最為古典,但白色為基本色,根據季節和身份,所選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
在韓國,韓服通常被認為擁有三大美,即袖的曲線、白色的半襟以及裙子的形狀。韓服還可掩飾體形上的不足,使體形較矮的人看上去較高,較瘦的人看上去則較豐滿,增添女性柔美。
文化藝術
韓國人素以喜愛音樂和舞蹈而著稱。韓國現代音樂大致可分為“民族音樂”和“西洋音樂”兩種。民族音樂又可分為“雅樂”和“民俗樂”兩種。雅樂是韓國曆代封建王朝在宮廷舉行祭祀、宴會等各種儀式時由專業樂隊演奏的音樂,通稱“正樂”或“宮廷樂”。民俗樂中有雜歌、民謠、農樂等。韓國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宮廷舞為中心,舞蹈非常重視舞者肩膀、胳膊的韻律,道具有扇、花冠、鼓。
韓國的戲劇起源於史前時期的宗教儀式,主要包括假麵具、木偶劇、曲藝、唱劇、話劇等五類。其中假麵具又稱“假麵舞”,為韓國文化象征,在韓國傳統戲劇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