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二章 新聞宣傳與新聞改革(上)(2 / 3)

第二,精心的策劃組織是重大宣傳報道戰役成功的關鍵環節。任何戰役都需要周密的謀劃與部署,《孫子兵法》說:“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道出了謀劃指揮對於戰爭勝負的重要性。重大宣傳報道戰役的策劃組織同樣關係到宣傳的成敗。如省委宣傳部策劃組織的“瀟湘一日”大型采訪報道,從宏觀的策劃組織,到各新聞單位組織實施的具體實施,再次印證了“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道理。

搞好策劃組織,一是要有充分的準備。包括思想上的準備、知識上的準備、力量上的準備等。知識上的準備往往是容易忽視的。新聞工作者常患的“職業病”,是經常在沒有多少認識、沒有深度鑽研的情況下,勉強麵對自己還沒有完全掌握的問題,正如恩格斯早就指出過的:“新聞事業使人浮光掠影,因為時間不足,就會習慣於匆忙地解決那些自己都知道還沒有完全掌握的問題。”因而,在進行策劃組織的時候,一定要用足夠的時間,對宣傳報道中所要涉及的方方麵麵進行分析研究,直至掌握。二是要有辯證性。要考慮到事物的個別與一般、特殊性與普遍性、現象與本質的辯證關係。列寧說:“一般隻能在個別中存在,隻能通過個別而存在,任何個別(不論怎樣)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個別的(一個方麵,或本質)。”我們在策劃組織和報道的過程中,要善於透過個別看到一般,透過紛繁的現象看到內在的本質,善於揭示出事物發展的必然趨勢。隻有這樣,我們的宣傳報道才會深刻,才會準確,才會避免膚淺和片麵。三是要有過硬的措施。要有強有力的領導,有明確的激勵機製、約束機製,才能保證策劃組織的順利實施。

第三,優秀的新聞隊伍是重大宣傳報道戰役成功的重要保證。任何宣傳報道都要由人來實施、來完成。記者編輯的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業務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宣傳報道質量的好壞。在重大宣傳報道戰役中,記者編輯應當是“政治家”,同時又是所報道的這一領域的“專家”,還是新聞宣傳的“藝術家”。隻有這樣,才能最終成為這場戰役的“贏家”。

關於記者編輯要成為“政治家”、“藝術家”的觀點,過去說得較多,這裏再著重說一說記者編輯要成為“專家”。“專家型”記者編輯是這個時代提出的客觀要求。當今世界可謂知識大爆炸、信息大碰撞,發展日新月異。中國也正處在改革開放的大變革、大轉型時代,各行各業的新生事物、熱點現象、難點問題不斷湧現,例如在經濟領域,就有股票、債券、期貨、房地產、拍賣、傾銷、通貨膨脹、通貨緊縮、投資需求、消費需求、債轉股、融資等形形色色的新概念、新事物走進人們的生活,記者編輯在報道時,需要對這些新的事物作出說明和解釋,這就需要根據瞬息萬變的實際,不斷汲取相關的專業知識,在學習中報道,在報道中學習。另外,“專家型”的記者編輯也是新聞宣傳本身提出的客觀要求。隨著大眾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新聞報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們不再滿足於那種淺層的、零碎的、大路貨式的新聞報道,而是需要揭示事物本質底蘊,揭示重大事件來龍去脈,分析矛盾產生、發展的根本動因和必然趨勢的深度報道。這就要求記者編輯不隻是客觀記述事實,而要融入自己的視點、感受、評論。從根本上說,記者編輯對某個行業、職業、領域了解得越多,鑽研得越透,其報道就越能獨辟蹊徑,鞭辟入裏,發人深省。重大宣傳報道尤其需要一批業務骨幹撐門麵、挑大梁,發揮好生力軍作用。

二、強化責任,切實解決新聞宣傳中存在的問題

前一段的新聞宣傳工作,可以說很不平凡,很有實效。但是,我們要按照江澤民要求的那樣:“形勢好的時候,要看到存在的問題,及時求得解決,不盲目樂觀;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要看到光明,堅定勝利的信心,知難而進,不悲觀失望;麵臨挑戰的時候,要冷靜思考,沉著應付,妥善處理,不頭腦發熱。”對前一段新聞宣傳中存在的問題,我們也要有清醒的認識,並且要舉一反三,在今後的工作中少出問題。歸納起來,我省前段新聞宣傳中的問題主要有:

(一)關於政治性錯誤問題

政治性錯誤是我們反複強調要杜絕的問題,但是由於新聞單位的一些同誌政治敏銳性不強,責任心不強,把關不嚴,致使這類錯誤時有出現。

例如,《三湘都市報》在一版搶眼位置刊登的一篇文章中,將中央領導同誌的職務寫錯,雖經發現後馬上采取了措施,但仍有少量報紙流向了社會,造成了不良政治影響。

《科學晚報》在報道解放軍渡海登陸演習時,竟引用台灣中央社的評述,並用黑體字標出“台灣中央社”。作為共產黨和人民喉舌的報紙,傳播台灣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的聲音,是十分錯誤的。

湖南電視台在《新聞聯播》後播出的由氣象中心製作的天氣預報中,其天氣形勢分析繪製的中國地圖存在嚴重錯誤,漏繪了我國南海諸島和釣魚島。南海諸島、釣魚島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由於一些國家近年來不斷在南海諸島和釣魚島製造事端,侵占這些島嶼,使其成為國際上十分敏感的地區。因此,在地圖上正確表示南海諸島和釣魚島,直接關係到我國維護南海諸島和釣魚島領土主權的問題。出版、播出中國地圖,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編製出版管理條例》的規定,送國土測繪管理部門審核。類似的問題不止一次出現,但就是沒有引起警覺。

《長沙廣播電視報》在青少年崇拜人物的調查中,將一位讀者“崇拜希特勒”的回答公然登在報上,給青少年極大的誤導。

有的報道在引述省委領導同誌的講話內容時,擅自加進了領導同誌沒有說過的話,造成較大的負麵影響。

有的報道違反宣傳紀律,把不能公開報道的關於“法輪功練習者不能參軍”的規定,作了公開報道。

湖南有線電視台違反規定,將中央辦公廳關於報刊治理的文件的內容公開報道,並且在圖像中出現了文件的文頭,在社會上造成了混亂。

湖南圖文信息台把國歌用作股票行情的背景音樂播放,這種隨意播放國歌的做法嚴重損害了國歌的莊嚴性和神聖性。

(二)關於新聞報道失實問題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如果我們的新聞失掉了真實,那麼新聞媒體的信譽和作為黨和人民喉舌的權威性就會受影響。可是我們有些新聞記者就無視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或者缺乏責任心,采訪不全麵深入;或者出於私心,偏袒一方;或者吃拿人家的,手短嘴軟,因而寫出失實報道。

例如,前段很多新聞媒體在大肆宣傳一種叫“腦白金”的東西,用很有誘惑力的語言,任意誇大“腦白金”的作用,說它可治百病,製造出所謂“腦白金”神話,而實際上,據專家分析,它隻不過是一種保健品。近些年來幾次保健品熱,都有我們媒體推波助瀾.這是值得深思的。

一些新聞媒體在搞批評報道或各種糾紛的報道時,經常出現失實的問題,希望各新聞單位對此引起重視,報道要做到準確客觀公正,批評人家既要批評得對,還要批評得準,這樣人家才會服氣。

此外,對重大活動的報道也不能失實,比如湖南經濟電視台就曾在報道長沙國慶遊園的時間安排時,將免票遊園1天,報成了免票遊園3天,結果給國慶活動的組織工作造成了被動。

(三)關於法製報道違規問題

法製宣傳報道是有規可循的,今年5月省委宣傳部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法製宣傳報道工作的意見》,不久又要出台《關於當前政法新聞宣傳的若幹規定》,中宣部在10月份發出了一個關於大案要案宣傳報道要注意的問題的通知,明確要求:所有大案、要案的報道,必須經過案件承辦部門和黨委宣傳部門的同意,未經批準一律不準報道。重大案件的報道,必須經過中央有關部門批準,由新華社統一發稿。各類案件的報道,各新聞單位不得轉載網絡上的信息,更不得擅自轉載國外和香港特區、澳門、台灣媒體的有關方麵的報道。之所以要製定這樣一些規定,是因為法製工作本身的政策性、程序性很強,法製報道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情,要求很高。可是規定製定出來了,我們有的新聞單位卻沒有好好學習,認真遵守。

《三湘都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犯人襲警集體脫逃》的文章,不僅內容有較多失實,文中提到的罪犯人數、脫逃方式、時間等均與事實有較大出入,而且違反了規定,將此類涉及政法機關形象和社會心理穩定的敏感問題公開報道了出來。

《湖南經濟報》刊登了大塊文章《十四歲,他不是最小的嫖娼者》,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公開報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而且文中著意展示該少年犯的嫖娼情節,以獵奇嘩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