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是關於全黨要始終保持堅韌不拔、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狀態的宣傳。
要認真貫徹江澤民在十五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著重宣傳講話中有關幹部隊伍建設的重要思想。突出宣傳在全黨始終保持堅韌不拔、奮發有為的良好精神狀態是事關黨的凝聚力、戰鬥力,事關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事關我們事業成功的大問題。強調在新的曆史時期,領導幹部要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前途充滿信心,要有善於抓住機遇和敢於開拓進取的旺盛的革命鬥誌,要樹立長期艱苦奮鬥、勤儉辦一切事業的思想,要堅持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要誠心誠意為人民謀利益。
要組織評論文章,大力提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進取,勤奮學習,廉潔奉公,恪盡職守,求真務實,紮實工作的優良作風。引導各級領導幹部把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減少應酬,多幹實事。積極報道發揚優良傳統,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努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受到群眾好評的領導幹部的模範事跡。
六是關於黨的建設、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製建設的宣傳。
宣傳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十五大報告中關於加強黨的建設的精神,在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方麵采取的有力措施和取得的成效。要充分認識當前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宣傳各級黨政部門、群眾組織、社會團體從實際出發,圍繞幹部群眾的思想問題,大力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為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宣傳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中紀委二次全會精神,加大反腐敗鬥爭力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落實黨政機關厲行節約、製止奢侈浪費行為出現的新氣象。
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宣傳,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和艱苦創業精神,倡導禮貌待人、助人為樂、關心集體、熱心公益的良好風氣。要從群眾關心的問題入手,深入報道“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和創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活動取得的實效。做好創建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單位的宣傳。對行業規範化服務試點工作、“百城萬店無假貨”、“青年文明號”助萬家、百萬農村青年科技傳播等活動要跟蹤報道。做好優秀國產影片的宣傳推介工作。
堅持和改進典型宣傳。五一前後,要集中宣傳一批為實現跨世紀宏偉目標艱苦奮鬥、開拓前進的工人典型。我省重點宣傳好愛崗敬業的好工人、湘潭鋼鐵公司艾愛國的先進事跡。五四、六一期間,聯係青少年思想實際,采取生動有效的形式,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宣傳。6月下旬,介紹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迎接黨的生日。
重視民主法製建設的宣傳。選擇典型事例,宣傳各級黨組織和政府部門發揚社會主義民主,人民群眾的民主權利得到充分的保障。報道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
(二)處理好四個關係
一是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尤其要把穩定的問題放在首位。
根據十五大精神和兩會所確定的目標,今年改革力度大,經濟建設任務繁重,新聞輿論工作要兼顧改革、穩定、發展這三個方麵,以穩定為上。由於改革力度加大,各方麵的矛盾突出,深層次的問題暴露充分,尤其是機構改革、國有企業改革以及其他改革,涉及到社會方方麵麵,和幹部群眾的利益密切相關,處理不好,影響社會的穩定。企業改革,麵臨一部分工人下崗;行政機構改革,麵臨一部分幹部要帶職分流;另外還要實施50萬軍隊的裁減,今年又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等待就業最多的一年。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貧困山區的人民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等等。這些人員麵臨下崗、就業,麵臨解決生活問題,社會不安定因素不少。針對這一情況,新聞宣傳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維護大局的穩定,促進改革發展,一切從穩定和大局出發,從改革和發展出發,要守土有責,各負其責,幫忙不添亂,鼓勁不泄氣,為順利實現十五大和兩會所確定的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是要處理好職工下崗宣傳和再就業宣傳的關係。
充分認識職工下崗是我們長期重複、負債建設以及企業經營機製深層矛盾長期積累的結果,是計劃經濟條件下就業結構和就業政策在轉軌過程中的各種反映。
宣傳十五大報告中提出的“鼓勵兼並、規範破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的方針政策,既反映企業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又充分考慮工人階級長遠利益和當前利益的關係,這是解決工人下崗和企業改革的正確途徑。
解決職工下崗和再就業的指導思想是積極穩妥,量力而行,突出重點,加強調控。必須從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出發,統一思想,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圍繞中央提出的目標任務,提出切實可行的計劃,使再就業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各地、各部門必須掌握減員增效、分流安置與社會承受力相適應的原則;要把握好企業兼並、破產、減員增效、下崗分流的力度和節奏;要加強宏觀調控,防止盲目性和隨意性;建立再就業服務中心,切實保證下崗職工的生活條件,各級政府要采取優惠政策,在稅收、信貸等方麵廣開就業門路,保障再就業工作順利進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製度,進行再就業的培訓工作,可緩衝再就業的壓力。同時要體現黨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工作,使大家理解黨和政府的暫時困難,自覺維護社會穩定。全社會都要關心、支持下崗職工再就業的問題,政府要管,企業要管,社會要管,大家伸出友好之手,為下崗職工辦好事、獻愛心、送溫暖,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新聞報道要嚴格按照這一精神,其他如電影、電視劇、文藝作品的宣傳也要遵循這一精神,做到有效、積極、正確地宣傳,給黨和政府幫忙,給群眾解難,為大局服務。
三是要處理好增強報紙的可讀性,電台、電視台的收視率和堅持正確導向的關係。
首先,新聞宣傳的導向性和新聞宣傳的可讀性、可視性,從本質上來說是一致的,就是說導向正確的新聞,受眾才會願看、願聽。如果我們人為地把二者割裂開來、對立起來,那是不對的,不能因為刻意追求可讀性和收視率而丟掉導向性,也不能因為要導向性而忽視可讀性和收視率。其次,要注意新聞的真實性,隻有真實的東西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那些假冒偽劣的東西無法吸引讀者、聽眾和觀眾,這是新聞生命力之所在。第三,要講究新聞藝術,每個版麵,每個標題,每一個畫麵,每一個鏡頭等等,都要是一幅藝術品,使人看後、聽後,得到美的享受,感到耐看耐聽,想看想聽,這就要求我們的新聞要立意高遠,安排合理,製作精良。第四,還要加強修養,錘煉自己的意誌、人格和品德。因為,現在作者、作品和讀者、聽眾之間的聯係越來越近,作品即人品。要提高作品的號召力,有一個從自身做起的問題,如果作者的人品好,給人的形象好、印象好,那麼自然會增加可讀性和收視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培養名編輯、名記者、名播音員、名主持人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