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優化結構,創造新的名牌
現在各台自辦的兩類節目有幾十種,加上一些台引進港台的綜藝節目,簡直有點“亂花漸欲迷人眼”。我在想,我們一個省到底需不需要這麼多台綜藝、談話節目?俗話說,物以稀為貴,什麼事物一多了,人們也就習以為常,不以為貴了,何況這些節目許多都大同小異,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以前常講經濟建設上不搞重複建設,我看這個提法也要用在辦節目上。這不僅是個廣播電視係統內部優化結構的問題,也是個儲備節目發展後勁的問題。現在全國的電視競爭這麼激烈,作為“電視湘軍”的主體構成,各台何必吊死在一棵樹上,應該盡量避免用那些主題、手法雷同的節目來搶受眾,拚內耗。如果把開發、利用品牌效應看作是外延的話,這個優化結構就是節目向縱深層次的發展。砍掉那些可有可無、毫無新意的節目之後,各台可騰出時間、精力來鞏固既有品牌,或者在兩類節目中深挖下去,尋找新的切入點和受眾關注點,創立一個新的綜藝類、談話類節目的名牌。像湖南衛視的《新青年》,作為一個新辦的談話節目,它緊緊抓住“人才與擇業”這一熱門話題作文章,口子開得小,內容仍包羅萬象,很快就有了一批固定的青年受眾,辦出了知名度。我認為這是綜藝類、談話類節目向縱深層次發展的很好例子。
(三)嚴格三審製,提高節目質量
節目的審稿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各台都不能草率了事甚至省略這道程序,一定要堅持欄目製片人、負責人一審,部、中心主任二審,主管台領導三審的審稿製度。綜藝節目要注意主持人台詞的文明與高雅,也要防止請來的嘉賓信口開河,談吐庸俗,絕不能讓一些不健康的語言垃圾腐蝕我們的聲屏;談話類節目尤其要注重政治性導向,不得討論涉及黨和國家既定方針政策以及民族、宗教、外交、重大突發事件等敏感的問題,不得討論涉及國家規定保密範圍和保密期限內的問題;同時各欄目要自覺遵守新聞報道紀律,堅決杜絕隨意性。如今很多事情本不大,但隻要一重視、一炒作就可能成為熱點,小事變大事,教訓可謂多而深刻。前陣子有個6名未成年學生狀告學校侵犯名譽權的案子,我們一些媒體大肆炒作,其中有個別談話類節目也參與了進來,並且違反新聞報道有關紀律,將未成年學生的姓名與圖像公開播放,造成了不良影響。希望大家對這個問題引起重視,三審每個環節的負責人腦子裏要時刻有導向,要吃透各項法規、政策,爭取每期節目都辦出高水平。至於提高節目質量,這是一個辦節目過程中的具體操作問題,在座各位都是專家,我也就談幾個籠統的看法。一是選準話題,明確定位;二是注重策劃,力創精品;三是雅俗兼融,表明觀點;四是立足本土,突出特色;五是貼近生活,憂樂百姓。這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四)及時總結經驗,不斷采取新的對策
今天開這個會,主旨還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視野,放開手腳,開拓創新,繼續前進,把綜藝類、談話類節目辦得更活更好,而不是要收,不是要退,不是指責大家或為難大家。但是事過一段以後,總結經驗教訓是非常重要的。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身。”我看這句話很有道理,我們確實應該時常反思。平時我們常說總結提高,有總結,才能及時發現不足,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現在我省的有些台在這方麵是做得較好的,但我的整體感覺是理論分析的氛圍還不夠熱烈。對於綜藝類、談話類節目目前存在的問題,大家究竟有沒有一個量化的研究,理性的分析?節目辦了這麼長時間,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對此,我們心中有沒有一本賬,有沒有一些好的對策?從主管領導到欄目製片人、負責人都要有個思考。各台可以考慮成立專門的“智囊團”,總結經驗,發現問題,研究對策。欄目製片人、主持人也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講唯物論,講辯證法,講抽象思維,不斷提高自己的水準。湖南電視“火”了之後,經常有一些兄弟省市的電視台來取經挖寶,我們不要因為已有的名氣和別人的恭維而沾沾自喜,也要睜大睜睛看到別人的長處,也要走出去多吸收他們的優點,揚長避短。
以上是一些我個人的看法,目的和大家一樣,希望通過一些有益的交流、探討,推進綜藝類、談話類節目健康有序地發展,從而為我省廣播電視事業創造更加輝煌的成績。我不僅期望新千年的第一年湖南廣播影視不要敗下陣來,更希望在21世紀湖南的廣播影視在全國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要記住“古往今來,驕兵必敗”;“逆水行舟,不進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