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2000:工作任務——“1234”(下)(1 / 3)

回顧全年工作,我們深深地感到,1999年確實是不平凡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大事喜事那麼集中,熱點難點如此交織,政治鬥爭那麼複雜,這都是近些年來從來沒有過的。然而,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勝利地走過來了。一年來,大家工作很努力,很辛苦,黨和人民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充分的肯定。總結一年來既充滿艱辛努力又充滿勝利喜悅的曆程,我們感慨良多,體會頗深。其中感受最深切的有以下幾點。

一是必須始終高舉旗幟,把握正確方向。一年來的工作特別是三場政治鬥爭的實踐深刻警示我們,當今世界並不太平,思想領域的鬥爭非常激烈,在這種複雜的形勢下,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的旗幟一刻也不能丟,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陣地一寸也不能讓。一年來,正是因為我們沒有丟掉而是高舉了旗幟,沒有出讓而是堅守了陣地,我們在回顧總結曆史時,才能夠做到方向明確,把握真諦;我們在麵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國內形勢時,才能夠做到頭腦冷靜,從容應對;我們在與國內外各種邪惡勢力作鬥爭時,才能夠做到堅定不移,不屈不撓;我們在處理改革和發展過程中的各種矛盾時,才能夠做到統籌兼顧,充滿自信。

二是必須始終突出主題,把握工作基調。去年的工作使我們深深感到,在任何時候,做任何工作,都必須有一個貫穿始終,滲透各方的主題。在任務繁重,形勢複雜的情況下,突出工作主題顯得尤為重要。沒有主題,我們的工作就沒有特色,沒有靈魂,也就沒有生命力。在去年的工作中,由於我們始終突出了愛國主義這一主題,堅持唱響了愛國主義頌、社會主義頌、改革開放頌,這樣就使全年工作有了統領全盤的總舵手,有了提神鼓勁的主旋律。如果說去年兩件大事、喜事的歡慶活動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點題之作的話,那麼四個宣傳戰役的實施進一步烘托了這個主題,抗議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野蠻行徑的宣傳、批駁李登輝“兩國論”的宣傳又強化了這個主題。由於主題明確,各方麵工作就能在一個平穩的基調上展開,形散而神聚,全年的工作也就做到了高潮不斷,餘音不絕。

三是必須始終保持一致,把握工作大局。保持一致,服務大局,是我們工作的一貫方針。去年我們麵臨的任務格外繁重,麵臨的形勢格外複雜,因而我們對這一方針的體會也格外深刻。大家深深感到,隻要我們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能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在大局上全局上、在方針上原則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們的宣傳思想工作就會越做越主動,越做越深入,就會贏得群眾的歡迎與黨和政府的肯定。當然,強調保持一致並不等於工作運作的一律化,在大局下創造性的工作才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一致”。正是基於這種認識,一年來,我們在工作中始終堅持與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一致,堅持從大局出發,對各項工作特別是突發性事情的宣傳嚴格按政策把握口徑,做到了大事辦得大氣磅礴,喜事辦得喜慶熱烈,熱點引導熱而適度,難點疏導合情得法;做到了各項工作既熱得起來,又穩得住,既放得開,又收得攏,從而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思想輿論保證。

四是必須始終遵循規律,把握工作主動權。盡管這一年任務十分繁重,而且有不少敏感、棘手的工作,但我們感到,隻要遵循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注意未雨綢繆,注意隨機應變,注意正麵宣傳,注意反麵文章正麵做,注意調動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工作就能爭取主動,運作就會比較順利。比如在組織三場政治鬥爭的宣傳時,我們堅持以超常手段適應超常之變,迅速地形成並保持了輿論強勢,在鬥爭中很快變被動為主動,為鬥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五是必須始終服務基層,把握工作重心。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強調要把工作的觸角伸向基層,把工作做到群眾中去,值得高興的是,這一要求在去年的工作中得到了較好的貫徹,我們工作的重心在逐漸下移,在越來越深入群眾。在去年的工作中,無論是文明素質教育年活動、五四運動80周年紀念活動,還是國慶、澳門回歸慶祝活動,我們都注意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基層,把運作的支點定在基層,力求上下聯動,防止頭重腳輕,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基層部分群眾思想拋荒、活動稀缺、文化生活單調的窘迫局麵,也使我們的許多工作去掉了以往那種中聽不中看、中看不中用的虛華,取得了許多實實在在的難能可貴的效果。

在過去一年的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主要是:基層的精神文明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依然薄弱,少數農村、企業、社區和社會團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還停留在似有還無的狀態;宣傳報道中違反宣傳紀律的情況時有發生,某些小報小台和少數新聞出版從業人員政治意識不強,片麵追求轟動效應和經濟效益;文化市場管理雖然權屬明確,但作為管理專職隊伍的文化稽查隊工作經費沒有著落,管理工作仍不到位;革命紀念地的建設和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嚴重違規現象;文化經濟政策在各地的落實情況不太平衡,有的地方認識還很模糊,行動比較猶豫,效果還不理想。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引起重視,認真解決。

三、關於今年全省宣傳思想工作的幾點要求

2000年是世紀之交的一年,也是曆史性、標誌性的一年。這不僅因為“2000”與“1999”相比,四個數字都變了,是具有象征意義的轉折年,更重要的是,中華民族經過100年的艱難曲折,50年的艱苦奮鬥,20年的艱辛改革,將要在2000年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邁進小康社會;將以嶄新風貌跨入21世紀,開始走向第三步戰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因此,做好2000年的宣傳思想工作,意義十分重大。2000年全省宣傳思想工作,要遵循中央關於“認清形勢,明確任務,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堅定信心,團結奮鬥”的總的工作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以貫徹落實江澤民重要批示精神為動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把握輿論導向為著力點,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為重點,以建設經濟文化為突破口,堅持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工作方針,堅持鞏固、提高、深入、創新的工作原則,堅持抓導向、抓基層、抓陣地、抓調研、抓改革的工作基點,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全黨全國工作大局服務的工作方向,全麵落實宣傳思想工作“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的主要任務,努力把一個富有活力的宣傳思想工作基礎帶入21世紀。這就是我們在全年工作中必須始終把握的指導思想。

根據以上指導思想,我們考慮,今年全省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思路是:突出“一重”,即始終把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思想政治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抓緊抓實抓好;堅持“二主”,即始終堅持“唱響主旋律,打好主動仗”的工作方針;做到“三多”,即始終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全局,以大局為重,正麵為主,穩定為上,多做解疑釋惑、提高認識的工作,多做宣傳引導、耐心說服的工作,多做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工作;增強“四信”,即始終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幫助幹部群眾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的信念,增強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要把這個“1234”的工作思路貫穿到全省宣傳思想戰線深入開展“創高水平工作、創高質量載體、創高素質隊伍,爭當優秀宣傳思想工作者”的競賽活動中去,在新的一年,力爭全省宣傳思想工作有一些新的進步。

關於今年工作的主要任務,我們根據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精神和省委的部署,製定了一個工作要點,提出了30項重點工作。這些工作重點,加上全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基本思路,就從質和量兩個方麵構成了今年工作的基本格局和“規定動作”。希望大家根據這個基本格局和這些“規定動作”,結合各自的實際,確定好今年工作的總“盤子”,創造性地做好今年的工作。應該說,基本格局和“規定動作”主要是明確了今年要“抓什麼”,那麼還有一個“怎麼抓”的問題。這裏,我想著重就今年工作“怎麼抓”,也就是如何更好地完成今年工作任務的問題,再提幾點要求。

(一)高舉旗幟,堅持以理論促理性

高舉旗幟,就是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以科學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這是我黨對宣傳思想工作的一貫要求,也是我們的首要任務。如何堅持高舉旗幟,把鄧小平理論的學習進一步引向深入,這裏麵有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解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要研究和解決如何堅持以理論促理性的問題。

我們知道,理論與理性是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範疇。理論是一種概念、原理的體係,是係統化了的理性認識;而理性是指一種在正確理論指導下的符合規律的思維形式和思維活動。學習理論是增強理性的基礎和前提;而增強理性則是學習理論的目的和結果。研究和解決好以理論促理性的問題,實質上就是要研究和解決在今後的工作中如何進一步發揚馬克思主義的學風,增強理論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把鄧小平理論的學習進一步提高到一個新水平的問題。大家知道,理性作為一種較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是一個民族趨於成熟的重要標誌,是一個國家前進和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的覺醒有賴於理性的覺醒,一個民族的發展有賴於理性的不斷完善。中華民族是崇尚理性的民族,也有著追求理性的深厚傳統。但是,一段時間以來,由於實用主義和市儈氣息的彌漫,致使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某種程度的理性的迷失和理性的缺席。這些年來,一些人之所以出現理想信念失落、價值觀錯位、心理扭曲、情感迷茫、精神狂熱等不正常現象,其深層的原因,都與理性的迷失有關。而這些現象的存在,已經和正在給我們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帶來消極影響。這種嚴峻的現實給我們的理論工作提出了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這就是如何通過卓有成效的工作來促進全社會理性的自覺、理性的深化和理性的完善,從而促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一個既繼承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又具有鮮明時代精神的理性文明的社會氛圍。黨的十五大提出,學習鄧小平理論,要堅持“一個中心”、“三個著眼於”。我想,這一要求的根本點,也就在於強調要把我們理論工作與增強人們的理性認識結合起來,著力於提高全黨對現代化建設中重大實踐問題的理性認識。換句話說,就在於強調要從理性的高度來認識和解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的重大問題,從而推進這一事業的健康、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