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中日關係由於以上原因,出現了少有的緊張。我堅持原則,進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鬥爭,打擊了日右翼勢力的氣焰。同時又注意保持冷靜、克製,正確運用鬥爭策略,使中日關係保持了穩定。橋本重新當選首相後即發表講話,表示要改善兩國關係。日本外務省決定恢複對華無償資金援助,推進日元貸款落實。江主席去年11月下旬會見橋本首相時,橋本強調日中關係同日美關係一樣重要,表示日新內閣願正確對待曆史,承認侵略史實,並對此深刻反省和誠懇道歉,絕不允許日軍國主義複活,承諾日政府將盡最大努力,防止在釣魚島問題上再次發生有損兩國關係的事態。橋本還主動表示日本將慎重處理涉台關係,不搞“兩個中國”,不支持“台獨”。我們應堅持既定的對日方針政策,堅持睦鄰友好,爭取中日關係逐步回到正常發展道路;同時,要繼續利用曆史問題,遏製日本軍國主義勢力發展,繼續推動日本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三是中俄關係。俄羅斯是我最大的鄰國。發展兩國睦鄰友好關係,不僅是我穩定周邊的重要一環,同時對推動多極化趨勢發展、牽製美國具有重要意義。俄科技、經濟發展潛力大,與我國在經濟上有互補性,發展兩國平等互利的經貿合作關係,有利於我現代化建設。1996年葉利欽訪華,兩國宣布建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把中俄關係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葉利欽連任總統後,在對華關係上持積極態度。1996年年末,李鵬訪俄,正式啟動兩國總理定期(每年兩次)會晤製度。江澤民應葉利欽邀請,今年4月將去俄訪問;年中,俄總理將來我國舉行兩國總理第二次會晤。中俄重視對方在世界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在主張多極化、反對單極世界和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等方麵,共識與相互借重意識明顯增多,兩國友好關係將呈現多層次、多領域全麵發展的強勁勢頭。
四是中歐關係。1996年中歐關係持續發展,在政治、經貿、軍事等方麵都明顯好於中美、中日關係。李鵬去年訪法,簽署了數量巨大的經濟合同,利用經濟杠杆調動法國和其他西歐國家的積極性,對美是個很大的打擊。中英關係也有所改善,在香港等問題上的合作有所加強。目前,英在華投資總額已居西歐國家之首。中德關係在經曆了一些波動之後,也重修於好。歐洲其他國家發展對華關係的積極性都很高。西歐國家調整對華政策,目的是通過與中國合作,進入龐大的中國市場,擴大歐洲產品的出口,以提高同美日的競爭力,並擴大歐洲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打破美國一統天下的局麵。但也要看到,西歐國家對華政策的兩麵性將長期存在,他們既希望借重中國壯大自己,牽製美、日,又不願中國發展太快,力圖對我加以牽製。歐洲國家在經濟上撈實惠、政治上借重中國的同時,其議會、新聞媒體中的反華勢力還會繼續在人權、西藏、台灣等問題上伺機對中國施壓,幹擾雙方關係。對此,我們要倍加警惕。
五是中國與其他周邊國家關係。近年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有了進一步改善。去年東盟召開外長、地區論壇和對話三個會議,我國第一次作為正式對話國與會,東盟與中國的磋商夥伴關係升格為正式“對話夥伴國”,表明我國同東盟政治關係的深化。李鵬出席越共“八大”並發表談話,對推動中越關係發展和改善周邊環境具有深遠意義。菲律賓對華態度漸趨好轉,雙方就南沙問題達成擱置爭議的共識,南沙形勢基本平穩。中印雙方簽署了在邊境實際控製地區軍事領域建立信任措施的重要協議,中印關係得到了穩定與發展。中國與巴基斯坦、尼泊爾加強了友好合作的睦鄰夥伴關係,與俄羅斯建立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中、俄及中亞三國在上海簽署了《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是亞太地區第一個多邊政治、軍事文件,在國際上引起強烈反響。我國與鄰國的關係進一步改善,保持著對我有利的和平局麵。但周邊一些不穩定因素,仍對我安全利益構成潛在威脅。
還應該指出的是,台灣問題是影響我國對外關係的一個重要問題。近年來,台灣當局大肆推行“彈性務實外交”,以金錢為誘餌,加強對各國親台官員、議員的工作,同時大搞軍事外交,以數百億台幣向美國等西方國家采購武器裝備,作為其“彈性務實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在國際社會顯示所謂“中華民國”的存在。台灣當局還促使幾個與其有所謂“邦交”的中美洲國家向聯大提出議案,一而再、再而三地企圖擠進聯合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積極開展了遏製台灣“彈性務實外交”的鬥爭。去年,我不畏美國出動航母的威脅,在台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向全世界顯示了我國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反對外來幹涉的決心和能力,沉重打擊了台獨分裂祖國的圖謀,並再次挫敗了台灣擠進聯合國的圖謀。去年11月27日,南非總統曼德拉宣布將在12個月後與我建交,與台灣“斷交”,使台灣朝野十分震驚,惟恐在“邦交國”中產生連鎖反應。今年1月,我國在聯合國安理會成功地使用否決權,使危地馬拉政府承諾不挑頭搞台灣進入聯合國的提案。但是,涉台鬥爭仍十分複雜,李登輝得到西方國家反華勢力的支持,還會千方百計施展其“彈性務實外交”,我們要繼續加大鬥爭力度,堅決予以遏製,反對任何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圖謀和行動,進一步挫敗台灣當局分裂祖國的圖謀。
三、全國宣傳部長會議的主要精神
1月14日至18日,中宣部在北京召開了全國宣傳部長會議。這次會議是在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之後,宣傳思想戰線的第一個重要會議。主要的任務是:以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方針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六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中央今年工作總的要求,遵循宣傳工作的基本思路,進一步落實“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四項任務,總結1996年的工作,部署1997年的工作,努力為黨的十五大的召開和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創造良好的氛圍,使宣傳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在新的一年取得新進展,出現新氣象。
會議期間,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以及有關部門負責同誌分別就理論武裝工作、對外宣傳工作、文化藝術工作、精神文明建設、新聞宣傳工作、廣播電視工作、新聞出版工作以及文化經濟政策等問題作了發言。
1月17日上午,江澤民在人民大會堂接見了全體代表,並作了重要講話,主要觀點是:(1)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是好的,宣傳思想工作形勢也是很好的。去年宣傳思想戰線在黨的十四大以來三年工作登上新台階的基礎上,圍繞兩個文明建設,團結奮鬥,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精神文明建設出現了新的局麵,很好地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任務,中央是滿意的;(2)今年是我們黨和國家曆史發展上的重要一年,宣傳思想戰線要高舉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旗幟,緊緊圍繞恢複對香港行使主權和黨的十五大召開這兩件關係全局的大事,紮紮實實地做好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設搞上去;(3)要下決心把經濟搞上去,隻有經濟上去了,國力才能強盛,“財大氣才粗”;(4)要下決心把科學技術搞上去,否則我們就會“落後挨打”。江澤民的講話語重心長,充滿強烈的憂患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