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徵撚須微笑道:“君侯不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其謠曰:五、六年間始欲衰,至九年無孑遺。到頭天命有所歸,泥中蟠龍向天飛。此謠始於初平初:劉景升喪卻前妻,便生家亂,此所謂‘始欲衰’也;‘無孑遺’者,不久後則劉景升必將逝去,文武零落劉氏無孑遺矣;‘天命有歸’,‘龍向天飛’,蓋應在君侯也!”
尹銘聞言驚喜交加,拱手謝禮,說道:“不才安敢當此!”
這時龐德公又道:“當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君侯當往求之。”
尹銘心下大急,果然還有大才未出,難道是曆史出了偏差?不過這時他已顧不了這麼多了,急忙問三老道:“奇才安在?果係何人?還請三老賜教!”
司馬徵含笑說道:“伏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也!”
“伏龍、鳳雛?”尹銘聞言心頭不覺一涼,暗道他們不是還小嗎,你們此時說來不是好笑。
“怎麼?君侯不以為然?”黃承彥望了望龐德公及司馬徵,身子前探,雙手撫膝道。
尹銘怕自己搞錯了,三位名士應該不會把兩個小孩介紹給自己的,或許還有他人了!
當即問道:“敢問三老,這伏龍、鳳雛何人也?”
“諸葛孔明、龐士元也,二人皆有驚天緯地之才,此二人若出,君侯天下可得!”司馬徵長身而起道。
“啊!”尹銘卻愣在當場,他實在不敢相信,眼前三位名士竟然真的給介紹兩個小孩?
“嗬嗬,君侯似乎不信老朽三人之言!”黃承彥嗬嗬一笑道。
尹銘苦笑一聲,說道:“敢問伏龍、鳳雛幾年多大了?”
據尹銘所知,這時候二人不過十四五歲而已,怎麼就得到三老如此大力的吹捧,真是令人費解!
“哈哈哈,看來君侯亦是難脫世俗啊!”龐德公大笑道。
黃承彥含笑說道:“君侯不聞遠有甘羅九歲為相,近有君侯八歲出征,時隔多年,君侯倒落入世間俗套之中去了!”
“這……”尹銘不由一愣。
對啊!自己怎麼盡想著伏龍、鳳雛二人長大了,自己又何嚐不是自小便混跡天下的!
“區區愚昧,多謝黃公點撥!”尹銘上前對著黃承彥鞠躬道司馬徵此時見事情一了,撫掌大笑道:“好!好!好!”
尹銘還想再問時,龐德公說道:“天色已晚,君侯可於此方便一餐,飯後再回。”當下也不管尹銘答應與否,即命書童具飲饌相待,將尹銘、魏續二人駿馬牽入後院席間尹銘很少說話,都是靜靜的聽著三老的高談闊論,其後又想到諸葛亮與龐統身上了。後世之人有言,鳳雛、伏龍如果二人中隻有一人輔佐劉備,劉備有奪取天下的可能,隻因“鳳雛”龐統與“伏龍”諸葛亮日月爭輝,直接導致龐統在明知危險來臨之際,卻為了與諸葛亮爭功而冒死前行,最終命喪落鳳坡。以至諸葛亮不得不入川協助,使荊州防備實力大損。
而關羽更因為輕敵,不僅丟失了荊州,也喪失了生命。劉備為了兄弟之情,全力伐吳致使夷陵一戰,十餘萬蜀軍葬身火海,至此五虎上將已去其三,蜀國已再無奪取天下的實力。
從全局來看,原本劉備在攻取漢中時最有機會問鼎天下,如依諸葛亮的計謀,將荊州還給東吳,使東吳出兵合肥,關羽傾荊州全軍揮師宛洛,劉備親率王師直取長安,當年隆中之對可成現實。然終因一著失算,滿盤皆輸,以至諸葛亮鞠躬盡瘁仍不能挽回敗局。
不過,尹銘卻自有一套看法,龐統命喪西蜀,尹銘心中唏噓不已,但若說他之亡乃是因為與諸葛亮爭功自薦而去爭西蜀,爾後又疑諸葛亮欲搶其功不聽勸之故,尹銘卻是無論如何也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