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瑤琴中突然發出鏘鏘之音,似有殺伐之意,過了一會,琴聲又轉溫雅婉轉,一會兒高亢,一會兒柔和,兩音忽高忽低,驀地裏琴聲陡變,便如有七八具瑤琴同時在奏樂一般。瑤琴之聲雖然極盡繁複變幻,每個聲音卻又抑揚頓挫,悅耳動心。
三老隻聽得血脈賁張,忍不住便要站起身來,又聽了一會,瑤琴之聲又是一變,那七弦琴聲卻愈來愈高亢飄逸。
龐德公心中莫名其妙的感到一陣激蕩,側頭看其他二老時,隻見此二人淚水正涔涔而下。突然間錚的一聲急響,琴音立止。霎時間四下裏一片寂靜,唯見後院眾人挺立,人影在地。
待尹銘起身,三老才恍然醒來,龐德公隨即搖頭晃腦,擊掌叫道:“好!好!好!琴藝好,曲子更好!早前有幸聞蔡大師一曲《廣陵散》真是三日不食肉味,餘音繞梁!讓老朽領會何為大師風範,便道天下再無人與之媲美,可曾想到,如今這天籟,又再耳聞,實難想像!多謝君侯!”
左首老者長歎一聲,說道:“昔日蔡大家撫琴一曲,歎息《廣陵散》從此絕響。嘿嘿,《廣陵散》縱情精妙,可又怎及得上君侯這一曲絕唱!”
右首老者撫須笑道:“黃公剛才還甚有微詞,如今就因為君侯這一曲絕唱發揮得淋漓盡致,而改變你的初衷?”
黃公卻不以為然,隻是大搖其頭,又或點頭,似依然沉寂於琴曲之,仍未從琴聲中走出。
“慚愧啊!老朽自以為以至琴藝之極盡,今日總算是明白了,若非眾位皆在,老朽恐怕欲摔琴藏拙了,司馬公、黃公二位以為如何!哈哈哈!”龐德公說的慚愧,卻是心情爽快。
“哈哈!德公可是嫉妒了!”司馬公大笑道。
“此曲繁複變幻,忽而高亢激昂,鏘鏘之音,似有殺伐之意;忽而溫雅婉轉,優雅柔和,極似情理之纏綿。通體節奏起起落落,當真是此曲隻因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隻是不知這曲名為何?何人所作?”黃公回味曲中餘韻,大為驚歎,望向尹銘急切的問道。
尹銘自曲終到現在,一直不曾開口說話,隻是靜靜的聽著三老感歎,聽到龐德公如此稱呼二老,尹銘已猜想到,號稱司馬公者,必是司馬徽無疑;而那黃公老者,不用說應該就是黃承彥,想到此尹銘不由想到他的女兒黃月英以及女婿諸葛亮,那個中國智慧的象征,隻是此時的諸葛亮還未及弱冠。
這時,尹銘聞聽黃公問話,神情恭敬有加,躬身施禮說道:“此曲名喚《笑傲江湖》,乃區區不才十年來由感而發。”尹銘現在說起謊來,可真是麵不改色心不跳。
“是了,此曲不乏征戰殺伐之意,《笑傲江湖》,好!也隻有君侯如此樣人,才能有此絕作!”龐德公感慨的大點其頭,想到自己撫弄了一輩子琴,今日卻被一少年後生給比了下去,不知道其他兩老心情如何?
“曲由心生,君侯的心恐是比天還高,其誌也不小吧!”司馬公雖被琴聲所醉,亦非凡人,由曲觀人,知道尹銘其誌不小。
“不才略有誌向,卻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尹銘說出此行的目的。
尹銘雖然說的含蓄,可三老都非普通人,自己一方諸侯,卻來此間拜訪,又是一曲《笑傲江湖》,若無目的,全是雅興所致,誰會相信?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好,說的好!果然其誌不小,然不知君侯意為周公、霍光?又或齊桓、晉文?再又或王莽?”司馬公也上了正題。
三老再無先前的沉醉迷茫,反倒是一派悠然,名家風範著實讓尹銘拜服,而今司馬徵言語更是犀利,尹銘隻覺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但尹銘又是何等人物,漢末風雨飄搖十年,何懼三老犀利的言語,當即淡然答道:“不才不做周公、霍光,為他人做嫁衣;也不做齊桓、晉文,井底稱雄;更不做王莽,亂臣賊子,遺臭千年!”很是針鋒相對的答案,但也說明他的別具一格,令人捉摸不透的為人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