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致寶寶患腸套疊的原因至今尚不明了。一般認為是嬰兒時期生長發育迅速,需要添加輔食來保證營養攝入,而消化道發育尚不成熟,功能較差,各種消化酶分泌較少,使消化係統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而年輕的父母不了解這個特點,胡亂給寶寶吃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更增加了胃腸道負擔,從而誘發腸蠕動紊亂,導致腸套疊的發生。
處理方法:對陣發性哭鬧的寶寶懷疑是腸套疊時,就應爭取時間,迅速到醫院就診。凡病程在48小時內的原發性腸套疊,無脫水症,腹不脹,可以用氣灌腸療法使腸管複位,複位率在95%以上。晚期病情嚴重者,需手術治療。
特異性皮炎
特異性皮炎是過敏體質引起的一種過敏反應。可能是由於食物、動物毛發、蟎蟲、灰塵等引起。嬰兒時期由食物引起的例子比較多。
此病症典型特點是伴隨強烈的瘙癢,出水泡,而且痊愈後反複複發,不同年齡段的症狀及部位也不盡相同。
去兒科或者皮膚科就診,使用醫生開具的對症塗抹用的藥膏,注意皮膚的清潔。洗澡時要使用低刺激性的香皂,用手掌仔細地清洗。衣服選用純棉的材質,皮膚接觸時會感到很柔軟。為了避免蟎蟲、灰塵、黴菌的再生,應該仔細打掃房間、經常通風換氣、擦拭家具等。並且一定遵照醫生的建議執行。
嬰兒肥胖
如果寶寶體重比同年齡、同性別、同身高小朋友的正常數值超過20%,就應該屬於肥胖了。導致寶寶肥胖的原因,主要是家長片麵追求營養,導致營養過剩。寶寶進食量過多,尤其是甜食、零食過多,主食超量,再加上運動量少,飲食中所含熱量長期超過身體的正常需要,多餘的熱量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脂肪堆積過多,體重就會增加。所以,這種情況也稱之為單純性肥胖症或營養性肥胖症。
處理方法:首先要尋找原因。如果為單純性肥胖,護理的出發點基本上要從兩個方麵入手:飲食和運動。即控製飲食、增加運動量。每天盡可能讓寶寶運動,運動的量和時間沒固定的數值,每個寶寶的性格體質都有所不同,以寶寶不累為適宜。飲食方麵不要像填鴨那樣不停地讓寶寶吃,3個月以前每千克體重需120~150毫升的奶量;4~6個月除維持原來的奶量外,可為寶寶增加米糊、麥糊或果汁等副食品,每天的量大約為半碗。這個數據隻能作為參考,具體到每一個寶寶,需要的量肯定不同,家長應該多觀察,感覺寶寶吃飽了,就沒必要硬塞。
除單純性肥胖外,有些寶寶肥胖可能是由於內分泌疾病引起的肥胖症。這時,就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極易傳染的疾病。一旦被傳染上這種病毒後,在傳染的15天左右就會在腹部或者背部出現紅色疹子,並迅速增多,擴展到胳膊、腿等部位,其中一部分會變為水皰。出診24小時後,會出現結痂。
如果撥開嬰兒的頭發看到水皰,檢查嬰兒的嘴時看到上齶部位有紅疹,就可斷定是水痘無疑。一般嬰兒會出現1~2天的發熱,溫度在37℃~38℃之間,但一般會自然痊愈。隻是需要注意的是水痘很癢,注意不要搔抓。
這個月齡的孩子,如果患水痘的話一般病情都比較輕,所以可以不用帶寶寶去醫院治療,在家精心的調養,過一段時間寶寶就會自然康複,但是如果病情較重的話就要及時去醫院診治。預防的最好辦法是接種水痘疫苗,水痘疫苗很安全,可放心按時接種。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成年後出水痘一般會很嚴重,應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寶寶的早教
關於寶寶的智能教育問題,是急不來的,聰明的爸爸媽媽應悄悄地在日常生活為寶寶展開教育的課程。爸爸媽媽在對寶寶的日常照顧與玩要中,可展開教育練習。
多嘮嗑可使寶寶早懂事
每當寶寶醒來,爸爸媽媽要嚐試用輕柔的語言或可愛的玩具引逗寶寶開口“說話”;當寶寶下意識地喃喃自語時,爸爸媽媽要及時地回應,促使寶寶“回答”來進行“交談”。對過於多動、吵鬧的寶寶,在醫生明確診斷為沒有健康問題後,要適當地減少互動,切忌過多地愛撫,以免養成其任性的不良習氣。寶寶睡眠過長,或雖然醒來卻仍是迷迷糊糊的,要適時地弄醒寶寶,設法刺激他的注意力。為加深寶寶對媽媽爸爸的“認知”印象,在與他對視、對“談”一會兒後,突然用手把自己的臉遮住,再把手拿開,對著孩子笑,或同時用手指輕輕地點揉他的肚臍部位,逗寶寶“咯咯”嬉笑。
寶寶的觸覺訓練
寶寶從誕生開始,到出生後的半年內是感覺能力發展的最快時期,比如當寶寶餓了時就要吃奶,他會利用哭聲將饑餓的感覺傳遞給媽媽。媽媽來了,寶寶首先是用耳朵在捕捉媽媽來的聲音的,媽媽來了他會停止哭泣,或者哭得稍微小聲了些。最初,當爸爸媽媽將衣服掀起準備給新生的寶寶喂奶時,寶寶憑著自己的嗅覺就能聞到媽媽的奶香,然後他就開始尋找,當他的小嘴或小臉碰觸到了乳頭的時候就張嘴吸住,“啪嗒啪嗒”地吮吸了起來。因此,此時寶寶的感覺能力是最強的。
平時,應多讓寶寶學抓或摸各種各樣的東西,以培養手的抓握能力與感觸能力,讓他抓一抓、摸一摸不同的物品,體驗它們的不同之處,學習如何區分,比如絲編、羊毛、棉花、緞子、海綿、餐巾紙等等,都可以讓寶寶去觸摸去感受它們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掌握寶寶的語言敏感期
從新生兒開始注視大人的嘴形,發出咿呀學語聲的時候,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到寶寶5個月的時候,對音樂和大人的嘴型變化較感興趣,對著鏡子看媽媽的嘴型變化能看上好幾分鍾,並特別高興,對於一些簡單的嘴型,能簡單的模仿,寶寶還能主動地發出表達自己意願的聲音,且聲音的頻率和幅度明顯提高。
在這個時期,寶寶是在無目的地感知語言,大多數寶寶都是通過模仿口型、感覺語言的音韻來提高語言能力的。父母要重視這個語言的敏感期,因為在這個時期對寶寶進行有目的的語言準備訓練,可以為寶寶今後語言的順利發展奠定重要基礎。父母可從自己的母語中,找出疊音語,正確地念給寶寶聽。但不要把一種東西的名稱或動作都以疊字形式呈現給寶寶聽,如“穿鞋鞋、吃飯飯、戴帽帽”等,父母應對寶寶使用準確的語言。
寶寶益智遊戲
猜猜我是誰
1.媽媽或爸爸把手帕蓋在自己頭上,讓寶寶扯下手帕,爸爸媽媽露出臉後對寶寶說:“哈哈,是爸爸(媽媽)!”
2.接著把手帕放在寶寶頭上,讓寶寶自己扯下,爸爸媽媽見到寶寶後說:“這是誰呀? ”寶寶的手帕最好有點圖案或半透明,這樣寶寶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光線變化,玩起來更舒服一些。
媽媽或爸爸可以做一些有趣的表情來激發寶寶掀手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