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1 / 2)

朝廷欲派使團出使南掌國,大妹有幸,亦在名單之內,少不得又要向謝侍郎請教南掌國語言,到達禮部衙門的時候,被告知謝侍郎去國子監授學去了,大妹隻好返回。

回來的路上,竟然碰到了熟人——文秀才,正在小攤前買虎頭鞋。文秀才背對著大街站立,注意力全在各式各樣的小鞋上,因此並為注意到大妹。

當年不懂事,看見他隻覺得害怕,現在想想挺可笑。大妹走上前,笑說道:“文先生,別來無恙。”

文秀才轉身,看見是大妹,又驚又喜道:“溫姑……哦,不,鄭少奶奶。”大妹嫁給鄭恒的時候,盡管他已不在東淩縣,但是那場婚禮極其隆重,況且貧家女嫁給豪門公子,這一故事本身就有不少傳奇色彩,坊間有好多的版本的傳言,文秀才被迫聽了許多,不過大妹離開鄭家的時候,他已經考上了進士,做了庶吉士。

大妹見他穿戴得體,唇上的兩撇胡子也被剃得幹幹淨淨,整個人看起來清秀不少,遂問道:“不知文先生何處高就。”

文秀才謙虛道:“乃國子監太學助教一員,糊口罷了。”因見大妹孤身一人,遂問道:“少奶奶要在上京住多長時間?可否讓小可略盡地主之誼?”

大妹不善交淺言深,推說有人在等自己,與文秀才告別回去。

因在皮貨上繡花,且用的是從未見過的波斯圖樣,於安的皮貨店又日漸興隆起來,隻是因為皮革質地不好,並不能賣個好價錢,雖然利潤分成小妹占大頭,拿到的手並不能如她的願。盡管小妹三番兩次要求於安買上好的皮料,但是他仍舊我行我素,小妹氣他榆木腦袋不開竅,自己偷偷從牧場主那裏買來料子,拿給其他皮貨師傅那裏去做,又在小繡莊那裏添了花,擺在鋪子裏賣,被於安發覺。無奈貨已經上架,也便由著小妹了,但是算賬的時候分得清清楚楚,小妹的那批貨所得的利潤,他一文錢不要。

小妹巴不得這樣,於是高高興興將所有收入放入自己囊中。

年前,小妹打算天氣回暖就走,可是現在與大妹之間嫌隙已消,而且皮貨店生意不錯,再加上去了別地不一定能碰到像於安這樣又好又傻的東家,因此,盡管已過陽春,小妹並無要走的打算。

皮貨上的圖樣很快就被其他店鋪學去,鋪裏的生意又開始不景氣,小妹隻能再去向大妹討些新花樣。小妹到了金銀繡莊的時候,沒在繡樓上找到大妹,其他繡娘告訴她大妹在自己屋裏。

進了小院門口,隱隱聽見蘇慕亭房裏傳來爭執聲,小妹喜熱鬧,遂悄聲挨近,透過未關嚴的窗戶縫隙往裏看,看見蘇慕亭坐在座椅上,蘇甜則躲在她背後,膽怯地看著蘇慕亭對麵位置上的一對男女。

那對男女,小妹認得正是蘇慕亭的兄嫂。

孫大嫂說道:“姑娘,你在外頭這許久,從未托過一句口信回家,太婆婆和公公婆婆不知你去安危和去向,都快急出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