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九章 紫羅蘭的盛開(1 / 3)

“羅蘭天生是紫色的嗎?為什麼成熟和高貴的紫色會附在羅蘭的本色——綠色上呢?因為是紫色和綠色的暈融合成她的色彩-紫羅蘭,一個平和,成熟和高貴的象征。”

成熟的果實

羅蘭是紫色的

紫色是成熟和高貴的象征

所以名為紫羅蘭

薔薇是白色的

白色是純潔和幹淨的代表

所以名叫白薔薇

百合是粉色的

粉色是溫暖和祥和的音符

所以名叫粉百合

滿天星是綠色的

綠色是寧靜和平和的寫照

優選的組合

紫羅蘭,白薔薇,粉百合,還有滿天星

一幅內涵豐富,絢麗多彩的人生圖案

枯燥單調的工作偶爾會讓於筱茹回想起她在大學校園裏的夢。實際的生活為什麼和伊甸園中的夢想相差那麼遠呢。平日裏生活除了一日三餐,上班兩點一線之外就沒有別的內容了。看起來生活真的太單調了。於筱茹不太滿足於現狀,她開始逐步地思考能否加入一些改變,能不能從各方麵充實自己缺欠太多內容的生活。

“到目前為止,自己是否太不完美,太偏離當初設計的人生軌跡了。”於筱茹開始思考自己從畢業到現在所走的路,她不無遺憾地想。

2002年,於筱茹開始了自身的一係列轉變。那時候剛好出現一個較長的空擋,她想借此首先完整一下自己的生活。她開始想要帶一個小孩。因為一個小孩可以讓女人更成熟,使家庭更完整,讓生活的內容更加真實,豐富。當時,於筱茹的公公婆婆來到了上海,他們是農村來的,思想很傳統,剛來到這裏,就開始嘴裏整天念叨家有小孩的好處。看他們那著急的樣,仿佛就如同一棵快要倒的樹在尋找固根的方法。

因為是先生的家人,於筱茹也不得不理解老人的苦心和急於抱孫來續後的心情。所以,在麵試失敗,進取無門的時候,她懷孕了。孕期時候的她深受丈夫和公婆的照顧,每天享受著老人無微不至的關懷,自然而然地過著大熊貓般的生活—定時的,定量的飲食,還有定期的檢查。

內心唯一的遺憾是丈夫的逐漸冷淡,故意疏遠。剛開始的時候,於筱茹覺得這是因為自己懷孕,身材臃腫,外貌難看的原因。後來才隱約聽說丈夫喜歡上了外地來的表妹。表妹是一名大專畢業生,從一個很不起眼的學校畢業後,是於筱茹托的關係把她介紹給一家很不錯的公司麵試。那天,於筱茹親自帶著表妹去的。那個公司年輕的負責人是陳經理。也就是他們原來相處很不錯的項目搭檔。當於筱茹給他推薦自己的表妹時,他沒有推辭地接受了。

表妹雖說是大專生,但人較靈性好學。在公司裏的進步還是很快的。因為感謝表姐的推薦,她經常會到於筱茹的家裏來拜訪,沒想到一來二往地趁了一個空和於筱茹的丈夫暗地裏好上了。不過看上去也隻是表麵的關係,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發展。人說,孕婦是多疑的,此時,於筱茹大腹便便的,因為猜疑鬱鬱不安,被醫生診斷患上了輕度的憂鬱症。丈夫也許因為擔心她肚子裏胎兒的安危稍微收斂了些。於筱茹卻就著這個經曆對男人的本性有了更深的體會。雖然爭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這件事這麼過去了,但總歸成了她心裏的疙瘩—一個永遠都解不開的結。

“兔子都不吃鍋邊草呢,怎麼受過高等教育的丈夫也會這樣壓抑不住他的本性呢?難道就這麼耐不住嗎。猴急了什麼都抓,難道這就是雄性的本能嗎?”

好在表妹是體貼表姐的,她主動減少了來拜訪的回數,即使來了也帶上了新交的男朋友,一名同公司的男生。兩人的攜手來訪使得她已經有些凍僵的家庭關係開始緩和了些。

表妹沒有和丈夫發生什麼。於筱茹放了心,加上公公,婆婆對兒子明裏暗裏的叮囑,於筱茹也忍住了脾氣,沒有更多地指責丈夫。日子一天一天地流走了,於筱茹的肚子越來越大了,從最初的悄無聲息的小生命,直到現在能感覺到他越來越明顯的心跳運動,她的心胸開始隨著他那未成型的小生命的成長也越來越寬廣。每天都感受到那個小生命的真實存在,所以,懷幾許好奇,幾許期盼,她在忍耐和幸福的煎熬中完成了十月孕期的裏程碑。

這真是一場聲勢浩蕩,曆經艱險的生命運動。從一個微小得通過顯微鏡才能看清楚的受精體,到四個月後的肚腹微脹,因為生理不適,於筱茹嘔得天翻地覆,好幾次都進了醫院掛鹽水,補充體能才得以緩和了過來。到八個月的時候,因為身體內血液出現變異,液體裏明顯少掉一種很重要的生長元素,出現早產症狀;於筱茹再次被緊急送入救護室(ICU)監控,輸液,補氧,插導管,緊著被折騰了整個星期,才平安保了胎,當被推出ICU那個讓人不寒而栗的無色透明玻璃緊閉門,於筱茹才終於放心地透過氣來。

“啊,終於可以再次擁抱大地了。”她躺在醫院的移動擔架上,挺著大肚子,上麵鋪著厚厚的雙人棉被,甭提多龐大臃腫了。

當擔架移動過長長的走廊時,從透明的厚玻璃窗口斜斜地射入一米陽光,喚醒了昏昏沉沉的於筱茹十月臨盆的時候,她的各項指標都在醫生規定的標準值範圍。

“你的兒子將會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嬰兒。”

醫生在手術前最後的例檢中毫不遲疑地這樣告訴於筱茹。

聽到她的坦誠直告,於筱茹內心感覺無比地自豪和驕傲,為了這個即將來到世界的小生命,她幾乎付出了全部的身心和體力。

現在,懷孕例檢終於宣告了一個圓滿的結果。下周就到了她的預產臨盆期了。

兒子誕生

手術的前幾天,日子過得很寧靜,於筱茹按照醫生的吩咐在小區的花園裏散步,慢慢地行走,安胎,為最後的衝刺做好準備。

一切都幽靜而閑適,午後的小區靜靜地,幾乎看不到人,連平日裏掃地的阿姨都不見了人影。

“啊……”於筱茹隻感覺腳下一滑,她就仰麵倒了下去。

醒來的時候,她已經躺在了病床上,四周都是潔白的。這個世界讓她感覺特別熟悉,幾乎不需要睜開眼,她就能嗅出它的味道了。

“好險哪,幸好小區的王阿姨看見你倒在地上,是她上來通知我和你爸爸的。”婆婆見她醒過來後,心有餘悸地告訴她。

王阿姨是三樓的鄰居,家裏就一個小女兒,前年去了美國攻讀學位,現在家裏就剩下她和老伴。兩人前兩天已經計劃著要去美國看快要拿到碩士學位的女兒,王阿姨還在樓梯遇見於筱茹樂滋滋地告訴她。

想起她的笑,於筱茹的內心瞬間暖暖的。鄰裏上下平日裏麵雖然不太串門,但平時遇見了也會點點頭,打聲招呼。先生和她都是做高信息業的,大部分時間都很忙,四樓的住戶男主是INTEL公司的,女主是交大的老師,然後三樓的就是王阿姨,隔壁的那家是銀行裏的,平時樓梯口來往都是他家的客人。

住在一起好幾年了。都相互熟悉了,也幾乎將小家變成了大家。哪個家裏麵出了點事情,即使是芝麻丁點兒大,也會被四個家庭的每個成員嚼上一番,不過是各出各的味。

比如王阿姨家女兒到美國攻讀學位,四樓的南竹就打趣地對她說:“王阿姨,你可千萬要小心看好女兒了,說不定她會遇見綁匪的,您難道沒有看美國那些影片嗎?那可都是很真實的……”雖說僅僅是一句笑話,也著實讓王阿姨提心吊膽了,她馬上就回了家,給女兒掛了個國際長途電話。

直到聽見女兒甜甜地聲音從大洋彼岸飄過來,她才終於放了心,來回地這麼折騰下來,王阿姨當月的電話費數就呈現出幾何級上升的趨勢。

自此以後,每次見到南竹,王阿姨都會開心地罵他是一個最不省心的“鬧錢鬼”。想起鄰裏鄰外那幾長熟悉的麵龐,於筱茹有些漂浮,有些慌亂的心終於平靜了下來。

兒子是在晚上四點左右降臨人間的。

一生清脆的,稚嫩的啼 哭聲宣告了他的到來。他的來到為全家四口人一年的辛苦劃上了圓滿的句號,也同時帶給了全家新的希望。也表明於筱茹享受時代的結束。孕斑及憂鬱症都悄悄地溜走了。她終於可以舒心地卸下重擔了。全家人的重心從她的身上轉移到了兒子的身上。

他的出世意味著於筱茹責任的遷移,她重新獲得了獨立地位。能生兒子的女人,天生有福氣,有支撐感。四平八穩的樣,拿得起,放得下。祖上添光,鄰裏道喜。整個居住樓都在為了於筱茹兒子的出生添金加銀,放炮竹,忙得不亦樂乎。單單是為了前來道喜的街坊鄰居,於筱茹的公公婆婆就準備了四百隻糖水荷包蛋,另外還有兩百隻貼上紅紙的白雞蛋,準備著給她和先生單位裏的同事送去。

因為生兒子的原因,家人和同事改稱她為筱筱。自從有了兒子,筱筱多了份責任。作為母親的她,開始逐漸適應少女時代的結束,少婦時代的開始這個不得不經曆的轉變。首先是她的體型逐漸變胖,接著是語音越來越響,然後是性格逐漸穩定,不像少女時代那麼善變了。筱筱按國家規定享 受了四個月的產假後,回到公司後的第一天,她就到人事部去彙報情況。人事部的肥大媽—楊小明和財務夏様都很熱心地向她道賀。大媽熱情地招呼和問候她兒子的情況和她自己的身體恢複情況。同時還誇她身段產後變化不是很大。

筱筱笑著應了過去。並從隨身包裏又給了她兩隻紅蛋。沒有太多言語,隻是將假期的手續正式地續辦了一下。

不過,就在她閃身的時候,筱筱的心裏曾浮現過一個奇怪的念頭:肥媽那肥胖如桶的身材是否是孕後開始的呢?但似乎也太早了些。約四十來歲的樣子,她的兒子也隻有十來歲。肥媽紮著長長的馬尾,在尾巴中若隱若現的是飄霜如白的媚態。她翹著馬尾轉來轉去的樣子猶如一隻肥肥的母雞,隻是多了些香港明星“肥肥”的可愛與誌偉大哥的“卷卷花”。

接著就去見到部門的主管,原來的女主管說是生病休息了,所以就見了主管的上司。也就是本部的部長了。他曾在筱筱由外企轉過來的時候,晚上七點鍾和她單獨見過麵。他們當時的談話不是很長,給她留下唯一印象的是出門時一個齊耳黑頭發的女人緊緊地盯著她,那雙眼睛浮滿猜疑,當時盯得筱筱內心之發毛,連脊梁骨都直直了。那個女人的臉型其實還算瓜子臉。據說她是老板當年從東京帶回的一個紅人。她顯得很有霸氣,如一朵辣玫瑰的樣子。

“天,難道她懷疑自己和男主管在會議間做了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嗎?”

看著“辣玫瑰”似乎要吃人的樣子,筱筱當時想的是:就她這麼個母老虎的樣子,老板是怎麼看上她的?她能吸引老板的內涵在哪裏?據說她的語言能力很強,可能是因為國外就學的原因,難道因為她和老板同時在國外呆過很長時間嗎?難道他們是暗地戀人嗎?於筱茹思量著這些問題,可是沒有證據,也找不到答案,就不了了之。好在他們都在另外一個樓層,此後也不經常見麵,所以上麵的念頭僅僅在她腦子裏停留了幾分鍾後,就閃了過去。

因為有兩次會麵的經驗,於筱茹已經不能忘記那個女人的名字叫倪靜。

那次,於筱茹和部長的會見還是很愉快的。不過好像除了工作外就沒有談太多的事。她有了兒子,榮升為母親,心地也似乎開闊了很多。從那次的會談裏,於筱茹無意中了解到:部長也有一個兒子,已經快入學了。同樣的經曆仿佛使得他們之間的話題又增加了些。其實之前她也曾經和部長談過一個ERP的竟標項目,還給了他一份完整的實際係統資料作參考,雖說沒有問他使用的效果,但是和他的態度反而比一般的同事顯得近了些。

剛出生的兒子象一個粉團,渾身軟綿綿的,抱著和拎著的感覺都是同樣的,看著他這麼個沒有形狀的麵團,於筱茹沒有多少經驗,真的不知該怎麼辦好。後來,是老人們教了她一種方法:用一種結實的棉布將肉團緊緊地包好,使得“兒子”從小裏麵的骨頭就能長得成形,據說這是所謂的“繈褓時代”。

“繈褓時代”的小人的確和任何剛出生的動物—小貓小狗沒有什麼大的區別。除了進食,“呀呀”不成形的哭聲,感覺不舒服時的叫喊,整個階段都可以被稱為“寵物時期”。

“小寵物”慢慢地成長著,小手開始長出了勁頭,小腳也慢慢開始踢動出力氣,緊閉的小眼睛慢慢地張開來,能夠開始長時間地接受光亮,看見手勢也可以做些有意義的反應。

筱筱來到街道給剛出生的兒子申報戶口,驗證身份的時候為他取名叫“姚子欣”,小名子欣,寵名“豬豬”。因為根據隔壁銀行家的母親錢阿姨說法:剛出生的小孩是一定需要取一個和動物一樣的小名才可以長得健壯,將來也能夠飛黃騰達的。筱筱自是不太信她的,隻是婆婆特迷信她的話,筱筱也隻好順了老人的心願。

四個月產假休完了的時候,因為要趕回單位上班,筱筱隻好托公公婆婆將“豬豬”帶回鄉下老家,臨行的時候,“豬豬”似乎預感到什麼,剛成型的小臉蛋哭成了扁扁的球。筱筱不忍目睹,隻是轉身出了門,狠心地離開了“豬豬”。

聽著“豬豬”的哭聲越來越大,筱筱一邊下樓梯,一邊禁不住抹眼淚。

兩個星期過去了,筱筱實在忍不住,和先生一起趕回鄉下老家看去看“豬豬”。當他們乘火車,轉公交,一路顛簸地到了老家。進門的一刹那間,就看見了“豬豬”,他也看見了筱筱,小眼睛裏流露無限的思念和委屈,“哇……”從他的小嘴蹦出了一聲響亮的哭喊,喚回了於筱茹夢寐以求那隱含心底的牽掛。她不禁上前緊緊地抱住了“豬豬”。

六個月的時候,“豬豬”開始喜歡動作類玩具,“鴿子”,那是一隻白色的膠形動物,它的眼睛能閃動,長長的睫毛也如一種電動刷子,輕輕地挑動其中一根,就能將鴿子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閃動起來,如天空中的星星。

鴿子的翅膀是電充的,開關打開後,就能夠一上一下地舞動起來,還能圍著房子上空來回地旋轉飛翔,“豬豬”每次看見這樣的情形時,就會樂得開心大笑,手舞足蹈,樂不可支。

這個鴿子電玩是“豬豬”的爸爸特意托同事從日本帶回來的,是適合於“豬豬”目前情況的最先進玩具領袖。他最喜歡的就是“鴿子”的這兩個部位了。

“鴿子”讓“豬豬”變得喜歡運動了,每天早上,當他睜開眼睛,就開始尋找“鴿子”了,它們成了彼此無聲世界的最好朋友。

筱筱在“豬豬”的成長日記本上記錄了這條很重要的信息。

八個月的時候,“豬豬”開始呀呀學語了。他開始從大人的嘴裏,從電視裏傳出來的音樂聲中,從幼兒學習語言的教學帶上,他逐漸接受了語言。

筱筱剛開始將這些聲音傳給“豬豬”的時候,觀察他蹙眉,瞪眼,瞥嘴,顯出很不舒服的樣子。她感覺“豬豬”很不喜歡,就換成了另外一張片子,是動物園製作的鳥鳴蟲啾聲。當這張片子響起來時,“豬豬”明顯地平靜了下來,神情也逐漸地集中了起來。筱筱開始喜歡上媽媽,奶奶,爺爺和爸爸之外的聲音了。

換句話來說,“豬豬”脫離家庭了,他開始和陌生的聲音交流了,除了動物的聲音外,又逐漸加入音樂,電視劇,舞蹈劇和話劇等。

“豬豬”的精神世界越來越豐富了。

兒子十月了。

一天,筱筱正抱著“豬豬”在屋子裏逗電玩小狗玩得起勁的時候,他突然張開小嘴呀呀地喊了聲“媽媽……”聲音稚嫩而清晰。“天……”這可是“豬豬”第一次發出來的話音,好多次,當她抱著“豬豬”,對他輕聲訴說的時候,他偶爾茫然不懂,偶爾又仿佛知道了什麼,想要表達的時候,卻掙紅了脖子,什麼也說不出來。看在眼裏,筱筱急在心裏。“豬豬,叫媽媽,叫媽媽呀……”她教著兒子,希望能得到“豬豬”的回應,可是,他每次的反映都是努力,卻顯得茫然不知所措。

這次,他終於開口了。

突然的感動使得於筱茹禁不住掉下了眼淚。她急忙拿出來照相將“豬豬”說話時的樣子拍了下來,本來很想再次錄下“豬豬”的叫聲時,他卻倔強地將頭扭向了另外一邊,再也不出聲了。

“兒子終於可以被視為人了,這可是邁出了萬裏長征的第一步。”於筱茹為“豬豬”的這個巨大進步,內心欣喜。同時,也開始將他的養育和教育正式地考慮起來。

“豬豬”長到了一周歲,已經開始獨立走動,簡單對話了。他還能明確地表達自己的喜好和厭惡。“豬豬” 周歲生日那天,全家人來到美林閣酒店,為“豬豬”慶祝成長。

筱筱撥拉著蛋糕頂上的一顆紅色櫻桃,送入了“豬豬”嘴巴,他扒啦著小嘴,顯出興奮的樣子,顯然他認同了這個紅色櫻桃,而對於奶奶撥給他的白色奶油,卻堅決將頭扭向一旁,拒絕入嘴。

“豬豬”已不願意忍受糊糊,奶粉等粉狀食物,還對甜味和酸味產生抵觸情緒。他偏好米飯和肉類,獨處時喜歡咬手指頭旁邊長出來的“小刺刺”。

為了防止他過早的破壞手指,所以采用了指頭上抹“艾草”的方法,來禁止他這個惡劣行徑。“艾草”微微散發出一種苦味,這是“豬豬”始終都沒辦法喜歡的一種味道。花了三個月左右的時間,總算讓“豬豬”忘記了手指頭對他的迷惑。

接著是花費很多時間來調配適合“豬豬”口味的食物。

“豬豬”長到了兩周歲的時候,不巧患上了流行感冒,是一次很重的小兒傳染菌病毒。那時剛好全國發生SARS病毒感染事件,所以全家人都為“豬豬”的健康擔憂。給他服用了很多抗菌類感冒藥。可能是因為“物極必反”的不良效應。“豬豬”的流行感冒一個月之後痊愈,可是過上一個月就又犯上了同樣的病。於是,全家又帶著“豬豬”急忙地去醫院。可是這種情況翻來覆去,又是一段時間的忙碌,然後又增加了擔心。就這樣眉頭緊鎖的日子延續了近兩年,才使得“豬豬”擺脫了這種傳染菌病毒,全家人在這次和病毒的鬥爭中都付出了心血,總算最終取得了徹底的勝利,為以後的繼續戰鬥樹立了堅強的信念。

“豬豬”四歲了。良好的喂養製已經將他養成一副圓頭圓腦的可愛樣。看到他鄰裏近舍都誇獎“豬豬”的機靈樣。小家夥的嘴也特甜,“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地叫個不停,賺進了不少好吃的“白食”。“豬豬”的身體開始長得很快,前後兩年的衣服幾乎都是不一樣的尺碼。

這段時間的忙碌事就是到各大商場幫“豬豬”淘衣服。一般注重的是麵料和品牌,是否是當年的款式其實並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商場裏三折-五折的商品成了於筱茹經常光顧的地方。接近一年的愛好持續了下來,皮包裏麵的錢包被淘去了不少鈔票,時間和精力也費掉不少。

第二年,就吸取教訓,筱筱開始在網上商店淘物了。

“豬豬”五歲的時候,開始進入街道的幼兒園上學。剛入學的時候很不習慣,常常吵鬧著要回家。這個“斷奶期”花費了約半月。由於幼兒園顧老師和爺爺的不懈努力,他逐漸喜歡上了學校,幼兒園有很多同齡的小朋友可以一起遊玩,啟蒙教育就是從玩各種遊戲開始:“豬豬”從剛開始的和各種動物模型的簡單動作發展到智力遊戲的階段經曆了將近三年的時間,其間的變化升級真是太有意思的。

“豬豬”四歲時,開始接觸的遊戲僅僅是一些動物模型:雞,鴨,兔,豬和牛等各種材料的動物,都想到要用自己的身體去嚐試接觸一下,還喜歡“滑滑梯”,“動物之城”等初級階段的遊戲。五歲的時候, “豬豬”逐漸開始玩積木,數字類等智力型遊戲。六歲的時候, “豬豬”就開始玩更加刺激性的遊戲,如開汽車,玩槍,坦克,大炮,飛機還有新幹線,磁懸浮列車等交通類遊戲模型。七歲開始了,“豬豬”開始玩電腦遊戲,這是他的小哥哥教給他的,這方麵的潛質仿佛是天生的,看了不到兩天,“豬豬”自如地上手了。另外,現在最流行的複雜類遊戲如爆丸小子,太空人等具有豐富想象力的類型也激發了“豬豬”無窮的興趣。

“豬豬”玩遊戲的勁頭的確讓於筱茹佩服。有的遊戲還是他教會於筱茹的,而且戰鬥的成績常常是他取勝於筱筱,這個讓筱筱的高學曆顯得是那麼蒼白無力。隻好寬慰筱筱“遊戲和學曆應該沒有太大關係的,而且玩遊戲的高手往往學習成績會下降。”這也是以前教育界的統計結果。

筱筱隻是懷著一個普通母親的心理,期望他能夠將遊戲和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這可能是筱筱將要麵臨的一個較困難的課題。

“豬豬”上完小學後表現出一種特別好勝的性格。“想得第一,想取勝……”這是他在遊戲中勇士精神的繼續,是他爺爺傳統中國農民式教育的影響,也是和二為一的結晶。這點是筱筱自身還不太清楚的。對於“豬豬”,她現在已經改口叫他的名字—子欣或是小欣。

筱筱希望給與小欣的教育是開放的,獨立的培養方式。並不想給小欣太早的教條來束縛他的發展。畢竟,生活是小欣將要自己麵對和選擇的,而筱筱隻給了他生命。

逐漸長大的小欣 和他的老爺爺成了最好的朋友。

爺爺已經六十多歲。雖然身子骨硬朗,可是奶奶成天的嘮叨煩得爺爺漸漸失去了耐性,轉而喜歡和天真可愛的孫子一起度過充滿童趣的生活。小孫子越來越可愛。喜歡以“BYE,BYE,再見”。類語言和奶奶的老女人脾氣作周旋。所以,漸漸成了爺爺和奶奶的開心果。所幸還不算是累贅,小包袱。

雖然僅僅八歲,他逐漸顯示出自身在這個家庭裏難以忽視的力量。

小欣一天天地長大。筱筱的家庭生活卻觸礁了。原因在於筱筱和某個男人陷入一個怪圈。這個奇怪的類似於漩渦的怪圈使得筱筱得不到正常的生活,她想掙紮著逃脫。漩渦起源於那個最初的夢想。

那個原始的夢是筱筱畢業後遇到的第一個老板和她共同建立的一個夢想。這個男人和她的第一個老板很相似的地方,是他們的經曆和位置,以及考慮的問題,角度都很接近,所以,男人在某些方麵很欣賞於筱茹。不過,因為於筱茹在這家公司的呆得並沒有之前那些地方感覺優越,所以她原計劃幹到第三年的時候離開的。因為這個打算,男人曾經給過她一些機會,可是,於筱茹都主動放棄了。當於筱茹正式提出離開的時候,男人並不是很在意的,使得於筱茹有些失落,也有些放心,所以按他交代的把最後一點未做完的事情移交給新來的人,所以從這時候開始,就開始了這個男人找她的故事。

到了一家新的公司,於筱茹本來打算好好地做下去,可是她發現那個男人跟了來,為什麼?她當即感覺有些慌張,曾多次打電話去詢問他,可是,並沒有得到他任何解釋。於筱茹惴惴不安的時候,這男人和她的新公司雷老板幹上了,結果就是她丟了新飯碗,而男人卻裝作什麼都不知道。

過了一段時間,男人曾經捎信讓於筱茹回公司,可是當時於筱茹感覺被欺騙了所以不願意再回去。從此之後,男人就跟蹤了她。於筱茹感覺很難逃出這個男人的魔掌,於是又再次打過電話,也試圖到公司和男人交流獲得諒解,但是都沒有出現好現象。於筱茹感覺心灰意冷,回了老家,忘掉了這段令人不愉快的回憶。

等她再次回到這個城市的時候,經朋友介紹她去了一家不錯的大公司。幾乎在同樣的時間,她的丈夫被派出國了。

在這家大公司裏,她做到了一個不錯的職位。可是這家公司的老板卻對她產生了一種超出工作範圍的感情,並且在每年一度的全公司演講會議上,作為重要發言人的時候流露出這份原本不該存在的感情。他說錯了話,連於筱茹都明顯體會到他的話給全場氣氛增加了不和諧的色彩。

這個忘乎所以的男人雖然事後作了彌補,但是仍然沒有抹掉上層對他的不佳印象。所以,兩個月後,他受到了上層解聘他的通知。作為無辜而可憐的替罪羊,於筱茹比老板早一個月離開了這個是非之地。

自此,於筱茹視職場上的感情為毒藥之花。雖然看起來很美麗,結局卻往往是悲慘的,她是絕對不能輕易嚐試的。女人行走職場,如果有點美,就冷點;如果不美,就熱點。這樣就是好女人的職場平衡方程式。

也算是她經驗的法寶了。

事過半年,聽說老板另外開了一家新公司。他通過還和於筱茹保持聯係的同事找到了於筱茹,希望她能回心轉意和他共同創造新事業,但是,這時候,於筱茹剛好已經答應了進入那家國際大公司,她感到已經沒有辦法回頭了。他們友好地見了次麵,地點是南京路新世界的三島咖啡。

那天,秋風蕭瑟,於筱茹特意穿了新買的旗袍,挽上發結去見他。意氣風發的老板似乎顯得憔悴了不少,令人感覺些心碎。

“千言萬語無聲處,此時無情勝有情”。

於筱茹在職場上見識過很多優秀的男人,她對自己的丈夫偶爾感覺不滿,所以就設法挑剔丈夫的毛病。丈夫剛開始還能接受,可是當他聽到了一些同學傳來的流言蜚語後,對於筱茹在職場上的行為作風產生了懷疑,漸漸地開始疏遠了她。

內心備受委屈的於筱茹,為了孩子和日漸蒼老的父母,她都忍耐了。隻是,丈夫的脾氣卻越來越粗暴了,他會莫名其妙和她發生爭吵。也許他被一種奇怪的情緒支配著,總找她吵架。夫婦發生了幾次爭吵之後,丈夫和於筱茹之間的交談愈來愈少了。他們彼此感覺越來越陌生,即使睡在一張床,都沒有想要親近對方的念頭。他們相互之間身體上的需求愈來愈少。冷淡和疏遠使得她的家庭變成了一隻無形的鐵牢籠。於筱茹切地希望要掙脫它的枷袢。

如果可以的話,真心希望能夠順利地渡過這段婚姻的暗礁,祈禱著在今後的婚姻和事業中獲得一個新的豐收。



2009年的春季,於筱茹再次去了日本。不過,這次是和同事的女友一起去的。同事的女友姓江,名珊,是一名大連人。在大連的成人教育學院授課,身材高挑,氣質出眾。於筱茹的同事出身大連農村,大學畢業,姓張,名聞,英俊瀟灑。當於筱茹在機場遇見江珊的時候,簡直視這對情侶為才子佳人,郎才女貌的天作之合。

這時,於筱茹已經成熟了許多,在異國它鄉,她通過自己上麵的努力和領悟,已經逐漸地融入了日本這樣一個先進的社會。

日本看起來真美,尤其是日本的女人,無論是在什麼地方,她看到的女人都妝扮得很得體大方,上裝和下服都搭配得很協調,即使外表並不完美的女人,都擁有一顆非常向往美麗的溫柔之心,因而看起來非常地特別,與眾不同。難怪以前國內的朋友們都曾經推選和民族是個很“理想”的民族,是一個越來越趨於完美的群體。

來到日本不久,於筱茹發現了江珊的變化,她似乎很快就希望變得越來越美,也許是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太深,江珊一直覺得自己過去在國內活得很壓抑,整個人生如一株暗淡的秋菊。她私自希冀在日本的她能變成一朵盛開的海棠,粉中帶嫩,嬌豔欲滴。

雖說她身體的胚子是十分,但如果想要一下子變成日本的美女還是存在些距離的,不過,她屬於那種一旦認定了就絕不放棄的“異類”,有一點北方人骨子裏的“牛勁”。

女為悅己者容。古人說得好,隻是看著江珊這麼快就希望脫胎換骨,於筱茹也不由蠢蠢欲動了,好在她當時並不是很忙,就抽了個周末,兩人一起來到SPA店。

於筱茹的體形是先天性梯型,上小下大。也許是讀書太多,從小缺乏鍛煉,脂肪都堆積在下部,現在要改變似乎有點為時已晚,特別是她的兩隻肥臀,雖然還算緊湊,但是都仿佛垂得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