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六章 國內職業足跡(2 / 3)

這次會談雖然僅僅隻有不到三十分鍾的時間,不想卻於筱茹那個陽關般的笑容和自信在黃總內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接下來仍然是一段平靜的日子。

每天轉兩次公交,在醫院門口買上兩菜包做早餐,走到二樓開發室填肚子。

打開電腦做開發,調試。

中午十二點到住院部職工食堂花費五塊錢就能吃飽。

下午一般是到現場用戶那裏進行需求調研,功能確定。

晚上一般不是按時下班的,到醫院夢口的王中王餐館吃上一頓自助餐,然後加班到八點左右,離開醫院,乘公家回到學校宿舍時幾乎是到十點左右。

因為新進的學生要到本年的九月份入校,即使於筱茹這批碩士生畢業在三月份,仍然可以占據著學校的這一遍空著的宿舍。

入職三個月之後,於筱茹順利地轉了正,接下來,王經理就開始了住院部係統的開發突擊行動。即使是在之前的言談之後已經比較明確了住院部的開發是安排在七月份,但是因為現場和公司的高層溝通的需要,住院部的開發時間又順延一個月。到八月份正式開始了係統需求定義。

紅房子醫院的住院部和門診部相隔一個兩裏長的小街。路上熙熙攘攘地人群使得每天中午從開發室出來的這批人感受到一些輕鬆生活的熱鬧氣息。當於筱茹走到這條小街的感覺總像是回到了故鄉的那個小鎮,她會想到自己的母親,父親和姐姐。

飛遠的思緒好不容易被收回之後,於筱茹又不得不麵對目前的境遇。

她的能力在門診係統實踐中得到了證明,王經理也隨之給了她住院部係統兩個比較重頭的模塊:入院係統和出院係統。開始將她作為項目組的重要人員來使用。

紅房子入院處是在一個比較嫻靜的地方,由兩間不到十八平方的小屋子構成,裏麵混凝土地麵和白色漆牆組成的空間顯得幹淨而空闊。

外麵的是用來做入院登記的,病人家屬通常會在這個地方來預約住院時間,然後等待通知住院時間。裏麵的是入院統計管理室。這裏的擔當姓陳,是一個四十來歲的,和藹的中年女人。她的工作通常是為了對入院處進行管理出數據報表用的依據。

出院處是在入院處的斜對角位置。因為是擔負兩個不同作用的,相對立而又相牽製的部門,所以,它們是同起同落的,一個忙的時候,另外一個也不會閑著。所以,醫院領導給他們配備了同樣的空間和設施。一個用於出院登記,另一個用於出院結賬。

負責出院處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瘦削精煉的本地人,滿口黃牙,可能是抽煙時間太長的原因。他帶領著兩個小姑娘和一個當家婆般的女人在這裏堅守著完成出院處的職能。

於筱茹的後麵三個月就是在這裏度過的。

因為有了門診係統的開發經驗,對於這一次住院部分的任務,她的內心希望是實現得更高效率一點。所以,她開始采用了一些自己在碩士課程中學到的一些技巧。比如對於需求報告書的合理使用,功能設計書冗餘度的減少,數據庫係統的簡單有效地實現,係統安全度地提高。

C++語言是一種對象性,兼容度很好的計算機語言。用它來實現係統功能的好處是能夠簡單有效,同時比VB語言更好的是語言的安全性要好一些。從掌握這個語言開始,到非常熟練的上手,僅僅使用了一個月左右。於筱茹就感覺到它的無窮魅力。

從繁瑣的業務需求的收集,提煉和修正開始,到規範的係統設計文檔的做成,然後到更加需要細致的係統開發階段。每個階段,於筱茹都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希望和她進行需求交流的人是感覺愉快的,願意配合她的工作的。

入院處的那個大媽薛醫生總是讓她幫助自己做本來就不是很繁忙的事兒,隻是為了留下她和自己多說說話,為了能夠聽到她給自己講更信息化的,更專業的業務知識。

大媽有一個兒子,也正是計算機信息專業的,她私底下存有一個比較天真的願望,就是從於筱茹這裏多免費學到一點信息方麵的知識。雖然這個於筱茹現在仿佛變成了一個醫科出身的,比自己還地道的醫院“偽人才”,可以想見她的這種對於偽知識的理解和學習是自己怎麼都沒有辦法學到的。

源於一種好奇和佩服,大媽希望想盡辦法從於筱茹這裏學到一點關於信息業的高知識,雖然比較困難,但是也是為了彌補因為年齡的差距所帶來的和兒子之間的代溝。

於筱茹也並不是很反感這種想法,如果時間允許,她是盡可能地和大媽在一起做事情。大媽是個熱心的人,偶爾心血來潮的時候會詢問於筱茹一些私生活方麵的問題。

“小於,你今年多大了,是不是想找個婆家了。”

雖然不太想談這方麵的問題,但是還不善於拒絕的於筱茹總會找到如下麵般的借口來搪塞。

“我的男朋友現在外地讀書,他過年的時候會來看我的。”

大媽的臉色變了些,心中想道。

“這個小姑娘,顯然是個不太會說話的種兒。”

於是,緘了口,訕訕地轉到一邊。雖然不給人碰壁,讓人難堪並非於筱茹的長處,但是沒想到後來也省了心,大媽再也不來詢問於筱茹的個人私事了。

大媽在入院處已經幹了近二十年,是個比較有工齡的老員工,看著她每天重複著那幾件簡單的事情,登記,收費,給出掛號單,做點簡單的數字統計的活兒。

於筱茹感到很佩服大媽的耐性和韌性。不過,對於她來說,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她注定自己要有一個不同尋常的人生。

入院處的業務流程似乎並不是很複雜,所以,於筱茹前後僅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數據輸入口的簡單而重要的功能。

接著,就是出院處的信息係統的實現。擔當出院科長的那個男人姓餘,是一個眼神淩厲,不太多語的中年男人。當他看到於筱茹來到的時候,隻是公式化地表示了歡迎。

“小於,我這裏很需要一個像你這樣的計算機專家來幫助我們科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係統,你今後可要多多努力了。”

於筱茹覺得餘科長扔給她的帽子比較大,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來回答,所以就笑了笑,謙虛地低下了頭。

餘科長將於筱茹介紹給了財務室的王醫生和出院結賬處的小柳和小河。算是為於筱茹的工作開了個綠燈。

出院處的業務根據功能不同可以劃分為登記和結賬兩個模塊。登記調研是在和小柳,小河的配合之下完成的。兩個出院處的小姑娘嘰嘰喳喳地像兩隻麻雀,給幽靜冷僻的出院處增加了幾分人氣。

於筱茹每次調研的時候,總喜歡從這個地方開始。因為,她的一個問題總會得到兩個,甚至兩個以上的回答。所以,出院登記那個簡單的業務調研隻花費了她兩天的時間就完成了。

病人信息的輸入,檢查,分析和統計,就這幾個事,因為兩個小姑娘伶俐乖巧的原因,很快調研過程就被問得一清二楚,比較困難的事情是出在王醫生的那個瓶頸之上。

可能是年齡和腦功能衰退是正向比例地發展的。從王醫生的反應度來看,她明顯對於於筱茹提出的調研問題有些應付不支的情況。常常,一個問題被提出來之後,她非常遲緩地才能給出答案,並且,還要搜尋大部分時間才能找到證明的資料。

出院結賬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係統子功能,它除了有一些財務總賬,明細和報表的信息是必須打印出來之外,還需要的就是和市醫保局接口數據的格式統一,協調的問題,其中,除了一個數據轉換之外,其它的和於筱茹專業知識都是不太相關的方麵。

因為是於筱茹不得不麵臨的,關於財務知識的係統學習。

於筱茹花費在這方麵的遠遠超過了設計一個功能模塊的時間。

從八月份進入住院係統開始,經曆兩個月的時間,她的入院和出院兩個功能部的擔當任務就基本上初具規模,而且經過了王經理的係統檢測。

當她正準備上線測試的時候,項目組內傳出一個消息說要將她調回公司。於筱茹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很放在心上,隻認為它是一個小道消息。後來的一天中午,王經理正式地通知了她:

“公司要交給她一個新的任務,內容還不是很確定。”

當於筱茹聽到這個消息之外,感到有些意外,也感覺十分突然,有些不明就裏的想法,不過,一切還是沒有明顯表示的公司安排。所以,她隻是按照要求交接了自己的事情,就離開了那個曆時六個月的紅房子醫院現場。

也許是那一天,那一次真誠地談話和交流,贏得了黃總的特別信任。他將她調回到自己的身邊來工作。

黃總給於筱茹的第一個任務是:帶會一群剛畢業的大學生來完成一個項目任務,前台語言是DELPHI,後台服務器是Linux係統上配置Oracle數據庫係統,時間是兩個星期。

於筱茹接收到這個任務時的直接反應是:要教給這些學生什麼方麵的東東才能夠讓他們盡快上手項目。

很直接很有效的方法就是讓上線的項目來帶動這些還隻有理論知識,沒有實踐經驗的學生娃。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於筱茹就開始整理從醫院現場帶回來的項目資料。

要將這批雜亂無章的現場資料整理成高效實用的教學檔案是她麵臨的一個重要任務。

她不得不借助那套係統的文檔工具:OFFICE軟件。

用POWERPOINT來建立教學大綱,用WORD來形成實際項目教學說明,用EXCEL來製成必要的圖表輔助教學文件,用ACCESS來建立實際項目的數據庫。

在這個四大工具助手的得力幫助之下,她遊刃有餘地建立了自己的第一期實際培訓教學資料。

這是一次不同於以前任何一次的任務。

在準備第一培訓講授課程的時候她是這樣來思考的。

這是一次不同於學校帶本科生時的輔教安排,因為那時的任務是複雜的理論,簡單的實踐。

這是一次不同於論文答辯時的講演,因為那時是深奧的理論紛爭,幾乎是脫離了實踐。

這是一次不同於現場醫學的信息說明會,因為那時的任務是針對於非專業人員的專業說明會,沒有深度的擔憂,隻有人際,人性的良好處理。

因此,對於整個上午,三個小時的第一次培訓課程,於筱茹是這樣來安排的。

前麵半個小時用POWERPOINT教學大綱來說明項目大概任務和背景,用後麵的一個小時來使用WORD來進行實際項目內容詳細說明,中間介入EXCEL的圖表來輔助教學,最後,使用一個半小時,通過ACCESS來建立實際的數據庫,設置本次培訓項目的後台數據庫。

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每個環節需要的是特別突出點才會達到很好的效果的。

第一個環節是提綱挈領地專業知識概要說明,第二個環節是項目重點的詳細經絡式解釋,第三個環節是有效的說明加上清晰的動作指導,包括在每一個操作之後的答疑都必須是清晰而又有效的。

最後一點是觀察,是關於學生能力的觀察和測量。

這個是黃總私底下分配的任務,因為良莠不齊,苗有不同,他不能保證本次招收進來的學員都品質很好,需要於筱茹的這次培訓教學過程來幫組他檢驗一下。

因為有這麼多的任務,所以第一堂課程還沒有開始的時候,於筱茹的心就變得有些沉甸甸的,這的確不同於前麵的那些單純上講台的任務。

那一天,她特別穿了一件黑色羊毛衫,讓自己顯得更加成熟,嚴肅一些,因為是女性的原因,她不希望自己被輕看,或是被誤會成另外一些角色。

還好,當黃總將她以公司高級工程師的名義介紹給這批學員的時候,下麵的學員很安靜。

於筱茹簡單地介紹了一下自己的經曆之後,發現下麵的學員有些不同的反應,有佩服的,有驚奇的,但是沒有不屑的。

“還好,這些學生中好像不存在那些讓人頭疼的另類” 於筱茹這樣想著,翻開了電子教案的第一頁。

本科的學生所具有的水平是什麼樣的,這一點於筱茹的內心很清楚,所以她的講授內容隻需要比那個水平高出一點點就足夠了。還好,下麵的學員一如既往地接收著來自於筱茹傳遞的信息,沒有疑義,不滿十六平方的培訓室裏麵靜靜的。

坐在旁邊的黃總沒有發現什麼不尋常的情況之後,就悄悄地退出了教室,他沒有忘記的是隨手掩上那扇開著的門。

教室裏有了點悉悉索索的鬆動。剛才那些一眨不眨地眼睛也開始了一些自由遊動。

想起以前陶導師的教學經驗,於筱茹趕緊咳嗽了幾聲,發出一種比較嚴肅的警告:“別動,還有我在,別輕視我,否則你們就完蛋。”

這個帶威脅性的咳嗽聲立刻發揮了作用,下麵的空氣也變得鴉雀無聲。

三十分鍾的大綱教學就在這樣靜穆的氣氛中順利地完成了。於筱茹感受到自己的知識提煉成果被尊重的滿足之後,也稍微放鬆了對下麵這些學員的緊密審核過程。

於是就有了十分鍾左右的間休。

接著的一個小時的講解就比較地平易近人了。因為都是一些項目內容,設計方法和開發語言方麵的簡單知識,瑣碎而細致的內容。難免學員中偶爾會出現一些不耐煩的神色,於筱茹也表示理解,因為她也曾經有工作是不得已的,現實是令人不得不接受的這種無奈。

也許是項目的某些內容過於貼近現實的原意吧,它很容易毀掉學生在大學校園中建立的那份純真夢想。

所以,於筱茹就盡量耐心地來講解給學員們這個對他們來說還比較陌生的世界。

醫院也許是每個人都直接或是簡接地去過的地方,基於熟悉的事物,在已經擁有的專業知識之下,將那些熟悉的事物之中潛在流淌的信息以一種電腦的高技術方式合理地表現出來,這就是於筱茹在這一個小時中傳遞給受訓學員的經驗內容。

下麵傳來的目光中有時候會有分散,有時候會有迷惑,有時候也會有不解。

這的確是對他們而言尚是一個有點太難的問題,畢業設計那個由實驗室產生的過程顯然還不足以給予他們相同的認知。

有了這層判斷之後,於筱茹知道自己接下來需要明了的地方在哪裏?

是關於動手能力的實際判斷。

開始第三堂課的時候,於筱茹的授課比重發生了一些變化。她僅僅用了半個小時就結束了一個實際項目的實踐幻燈教授,然後就讓她的學員們來實現同樣的這個過程。

這個球有一點精彩!

下麵的學員們立刻有些慌亂地舉動,也許是剛才不太專心,也許是對自己不太自信,也許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如鴨子被趕上架。

不過,該來的總歸會來的,無論是早還是晚。

他們不得不開始緊張地應對了。

僅僅是兩分鍾之後,她就發現了下麵學員們之間的差距。

有的已經打開了任務界麵,有的卻僅僅剛開機,另外有一個最純樸的麵孔,他竟然還在找電源。於筱茹不禁對這批學員的資曆發生了懷疑,的確,後來的暗地對話印證了她的這個想法。

學員中有的是大專剛畢業的,也有的是大學剛畢業的,還有一個比較牛的是已經有兩年經驗,從深圳轉過來的外地務工人員。

不同層次的人聚集在一起的課堂對於筱茹來說是一次很奇怪地挑戰。以前帶本科生實踐課的經驗似乎顯得很不合適用。因為對他們隻需要付出相同的心血,使用相同的教學方法和測試標準。對於這一群學員來說,這些相同的方法似乎並不太見效果。

因此,培訓課教學的內容就根據學員的層次進行了稍微的改動。

開始的時候,於筱茹發現學員中有一個普遍的特點,都非常聽話,除了那個從深圳闖蕩過來的學員小趙。可能是他的經驗比其它學員要豐富些的原因,一副顯得有些桀驁不馴的樣子,很多方麵都和別的學員顯得不一樣。他的年齡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出口語音沉重緩慢,很有一種滄桑感,給人以看透世事,諧略人生的江湖豪情,這可能就是他在學員中倍受歡迎的原因吧。

於筱茹感覺到他的超出年齡感的成熟,也比較欣賞他在這幫學員中的號召力和他的工作能力,當午間休息的時候,學員都願意聽他講故事,可能是走南闖北,閱曆比較多的緣故,每次午後的一段空餘時間就是他代替於筱茹給學員講故事,增見識的時間。

有一次,於筱茹不留心地聽見他在和學員們談深圳的老板是怎麼剝削童工勞動力的事情。

“我們當時的組裏就五個人,老板扔給我們一個超大的項目。任務量很多,時間很緊。一個小組的人連續加班到十二點,持續一個星期之後,組裏最小一個因為支撐不住生病了。當我帶他向老板請教的時候,沒想到老板臉孔一板,不允許,一句話就拒絕了我的申請……”

他的全名叫趙傑,據說老家是青海的,喜好吹牛,挺講義氣的一個人。是山東大學計算機係的本科生,和於筱茹算是同科出身的。

小趙的話不帶色彩,但是很渾厚純樸,無形之中就散發出一種天然的號召力。其餘的十二個學員仿佛都很聽得進他的話。隻聽他繼續著自己的發言。

“後來,我氣不過,就和老板吵起來。最後,他獲得了病假,我卻被老板開除了,剛好在網上投的簡曆給黃總看重了,於是我就到了這裏。”

周圍的學員都很佩服平時訓練中他顯示的那個叫做解決問題的能力,加上他的熱心和渾身的凝聚力,於筱茹就在心底裏暗暗將他定位在小組長的級別。

因為黃總上次特地詢問過這批入社學員的培訓情況,有意無意之間,曾經提到過這樣組建團隊的想法。因為已經培訓到了半個月,所有的學員基本上都已經上手,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完全沒有理論,隻有實踐的項目實踐大賽了。

為此,於筱茹準備了長長一疊從項目中收集而來的題目,打算在下麵的培訓課中發揮作用。

另外有一個男生叫徐青的,是上海大學的畢業生,本地人,皮膚有點黝黑,性格有些羞怯,於筱茹發現他有一個特別的長處就是十分細心,一段十多行的代碼,他都會仔細地瞧上半天,出來的東西也似乎沒什麼問題。 於筱茹發現每次他完成任務時,都顯得不緊不慢,不焦不糙的樣子,比其他的人顯得胸有成竹一些。他雖然不動聲色,但是卻總能在最小錯誤範圍之內完成任務。

趙傑和徐青就是於筱茹在最初的團隊培訓中找到的兩棵好苗子。她將他們的資曆報給了黃總,並申請提升他們為小組長。

黃總在於筱茹負責培訓任務的時候曾經親自到教室來視察了好幾次。每次都沒有發現問題,當詢問於筱茹問題時也得到了比較肯定的回答,所以,他就基本上把這些新進人員都交給於筱茹來調教了。

記得一次,可能是培訓結束的前一天,已經是晚上八點鍾了。於筱茹還帶這些學員在完成最後一個任務的時候,門“砰”地被推開了,黃總臉色嚴肅地佇立在門口。

他雙眼嚴厲地巡視了一下教室周圍,當沒有發現異常的時候,他就踱著方步,圍著教室轉了一圈,身後還跟著人事和行政兼任的專員徐小姐。

正在忙綠之中的學員和於筱茹都停止了手中的動作,觀看著進來的兩個人,靜等著他們的吩咐。

黃總什麼都沒說,隻是圍著培訓室四方形的過道轉完一圈,就帶著後麵顯得有點小心的徐小姐絕塵而去。

教室裏麵的所有人都顯得有些目瞪口呆,不明白發生了什麼。

第二天早上,黃總就將於筱茹叫了去,告訴她說:“小於,這次的培訓課基本上都結束了。我已經批準了你將趙傑和徐青兩個組員提升為小組長的申請。”

看著於筱茹臉上露出的開心笑容,黃總的臉色變得嚴肅了些,他正色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