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很難做。
除了兩個大問題之外,何解也包含著兩重意思。
第一層,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發生。
第二重,又應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這起貢生之前都把有限的光陰放在了讀書上麵,說不通庶務都是輕的,帶出去肯定有人要鬧一些五穀不分的大笑話。
他們對這些的認知基本上都出自看過的書本。想要寫清楚簡直就是難入登天。
更何況是在這短短不到三個時辰的時間,限字兩千的篇幅裏麵。
不過貢生們雖然緊張,卻沒有太過擔心,畢竟會試前幾名的卷子大家都是精心研究過的。
皇帝陛下顯然沒有一棒子打死的打算,無論怎麼寫都不太可能觸犯龍顏,打落下榜。
不過成績的好壞就需要好好揣摩一下聖意如何了。
無疑皇帝本人是要更傾向王介甫的新法,上一次雖說支持變法的陳浮生選在了第二名,但那雖然也是蕭璋欽點但畢竟隔了一層。
而在殿試之上顯然還是走王介甫的路子更容易討皇帝的歡心。
於是紛紛模仿陳浮生的文風,慷慨陳詞,大談變法。
作為始作俑者的陳浮生卻沒有這種想法。
提起筆剛要寫一篇花團錦繡的考生文章,陳浮生就感覺身上一重。
這是龍氣。
陳浮生很快做出了判斷。
這個世上有著三種龍。
第一種稱作天龍,又稱神龍,真龍。乃是有著莫大神通的一個種族,數量稀少。
然後就是地龍,特指大地龍脈。
最後一種則是人中之龍,人間的帝王甚至一方諸侯,隻要勢力達到一定地步,其領導自然而然就會擁有相應的氣運隨身,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反過來壓製神通術法,就仿佛貢院的文氣一般。否則那些修行者豈不是肆無忌憚。
作為整個大齊的擁有者,蕭璋在這皇宮之內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百邪不侵。
作為成功度過了會試的第二名,原本陳浮生還沒有感覺什麼,但當蕭璋的目光落到他身上的時候,就立刻反應了過來。
隻不過和鄉試以及會試的壓製不同,陳浮生這一次卻是感覺到了一股垂青之意。
很明顯蕭璋這個少年天子對於和他年紀相仿的陳浮生含有極高的期待。
關注著陳浮生的不僅僅是蕭璋一人,沈雲、謝嵩、王介甫都是如此,乃至文淵都將視線移了過來,相比之下,會元方反而顯得有些多餘。
顯然他們也想要知道這一次陳浮生能夠寫出些什麼東西。
“這下子麻煩大了,”陳浮生沒有想到那篇文章居然會引發如此大的反應,一下子讓他成為了眾矢之的。
看樣子如果他貿然改變文風,蕭璋顯然會招惹來更大的麻煩,士林中的名聲說不定就會大壞,到時候不但舊黨不會接納,新黨說不定也會將他看作是個叛徒。
在官場之上朝秦暮楚總是長久不了的,更何況人心想法。
更何況陳浮生本來作為一個修行者雖然不喜歡招惹麻煩,但也不怕出什麼風頭。
想到這裏,陳浮生已經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