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亞元(2 / 2)

沈雲沒有說話,把眼神悄悄移向王介甫,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還輪不到他來插手。

王介甫卻是神色從容,拱手向皇帝行了一禮這才緩緩開口。

“微臣如此,自有微臣的原因所在,還望陛下仔細看過文章。”

蕭璋微微一愣,他當日安排老太監去探聽消息的時候下令不要驚擾到考官閱卷,所以他還真得不清楚這篇文章寫了什麼。

暫時收起雷霆怒意,仔細看去。

“天變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這一十五個字起收果決,有如昆刀切玉,仿若利劍來去縱橫一般。

其中的語氣更是大到了天上去。

蕭璋抖抖試卷,一臉不解,開口問道。

“王相,寡人也曾聽聞君子三畏,何以這篇文章開口言說'天變不足畏!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卻能得到天地認可,其間道理,還望王相道之。”

王介甫毫不意外,從容說道:“天行有常,古人以為,天災地震之類,都是上天發怒的象征,並把這些災異和君主的行為聯係起來,臣對此確實不以為然。”

看了看蕭璋臉色有些變化,王介甫搖了搖頭,知道對方雖然認可,但不想聽到這些,畢竟皇帝號稱天子,如果大談天人相分對方未必喜歡,於是一筆帶過。

“天地之道,玄虛難測,不談也罷。但是,流俗之言不足懼,卻是不易之理。流俗之人,不學無術,看問題隻從自身出發,不能統觀全局看得長遠,所以對一件事,會有多種看法。做大事者,認準了一件事,就一定要獨持己見,等事情做過了,成敗才能顯現出來。如果什麼人的話都聽,左右動搖,永無成功那一天。至於祖宗之法不足守,則固當如此。正如試卷中所言仁宗皇帝號稱守成,在位四十年,也屢次修訂成法,何況陛下這樣的大有作為之君呢?如果一味守製,難道大家處理朝政大事還要按照上三代的典章製度行事嗎?”

“既然如此,那麼王相為什麼還要把這張試卷從會元降為亞元,這可是天地都認可的文章?”

蕭璋微微釋懷,卻更加不解起來。

“陛下,以您的心胸見識見到這篇文章的破題之語都不免驚訝一二,您覺得其他人又會如何看待?”

王介甫搖了搖頭,反問一句。

“想必會當做洪水猛獸吧?”蕭璋若有所思道。

“正是此理!”王介甫前進一步,雙手合掌,道:“畢竟這種天降異象的事情大多是穿鑿附會,外人沒有親眼見證,難免不會相信。如果點為會元,難免會被有心人攻擊指摘,降下一名,才是對這位考生最大的保護。”

“更何況,”話音一轉,“這位考生才氣自然不凡,卻好似一柄沒有劍鞘的寶劍,太過鋒芒畢露了些,還是好好地磨礪一番,才能真正成就大器。”

蕭璋顯然被這一句話說服了,點一點,喃喃道:“王相能夠不據於政見,將這一份降為亞元,確實是老成持國,不比文老相國差啊!既然如此,那就依卿所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