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餅,算得上一種常見的食物,尤其是當工業社會到來,人口流動速度加快之後,煎餅這種本來隻在蘇北和魯西南地區被當做主食的食物隨著外出打工的人們向四周擴散。雜糧煎餅和菜煎餅這兩種小吃的普及也讓煎餅的名聲更大。
相比於饅頭這種還需要進行發酵步驟的“複雜”食物,煎餅的製作方法其實相當的簡單,用類似磨豆汁的石磨將糧食磨成糊狀,然後均勻的攤在金屬做成的圓盤——鏊子上,再利用火焰的熱力讓麵糊被迅速帶走哦水分的同時煎熟麵糊,一張香噴噴的煎餅就完成了。
張岩耗費了一整天的時間,終於用青金做出了合格的鏊子,可惜長弓氏族內沒有銅礦石,否則他一定要做一個純銅的鏊子。
得到加工煎餅的工具之後,剩下的就是進行做煎餅前的最後一步,磨麵糊了。要做到這一點,張岩發現他還需要重新做一個大號的石磨。之前磨豆汁的石磨太過小了,上麵的磨盤重量太輕,無法把質地更堅硬的禾穀和糜子磨成麵糊狀,而且磨豆汁的石磨太過精細,這樣的石磨隻怕就算磨出了麵糊也很難流出。
沒有辦法的張岩隻能找到正在教其他氏族工匠做石磨的石匠們,說出了自己對新石磨的要求。
“這沒問題,”聽到張岩的要求,石匠們自然拍著胸脯保證,“這精細的石磨不好做,粗一點的石磨還不好做啊。”
“問題是這次的石磨一定要做的夠重,否則隻怕很難把那些沒泡過的禾穀。糜子碾碎成麵糊。”張岩再次強調了重量。
“這石磨的大小,我們倒是想做多大都行,反正石頭到處都是,”石匠們麵有難色,“不過,這石磨要是做的太大了,隻怕到時候很難轉動啊。”
“這沒事,”張岩麵色輕鬆的擺擺手,“我們族裏不是還有那麼多頭牛嗎?反正春耕結束之後它們就沒什麼事做了,正好用來拉磨。”
“這倒也是啊。”石匠們恍然大悟,他們竟然忘了那些力大無比的牲畜。“那阿岩你就放心吧,最晚後天我們就能把你要的石磨做出來,不過這石磨要放到哪裏?這麼重的石磨要是做好之後恐怕就很難移動了。”
“嗯,”張岩摸了摸還不長的胡須,“就放到糧倉前麵不遠處那塊空地上吧,反正到時候需要從糧倉裏麵把糧食拿出來,這樣省點力,其他人想要用的時候也不用多走冤枉路,建好石磨之後,再給它蓋個房子,到時候就算下雨了也能磨麵糊。”
“嗯,這主意不錯,”石匠們讚同的點點頭,“等到阿岩你成功了,再推廣到全族,到時候肯定家家戶戶都要磨麵糊。”
“那我就先回去了,這石磨還要諸位叔伯多費心了。”確定下石磨的體積與放置地點之後,張岩便向石匠們一鞠躬。
“應該的,這石磨就交給我們這些老家夥了。”
回到家的張岩剛剛躺倒在炕上就看到了擺在不遠處的那些麵粉,心中一動:反正現在還要等石磨做好,不如先試試用麵粉加水做成麵糊吧。想到這裏的張岩便坐了起來,把不多的麵粉倒進了陶盆。
魏芍此時正坐在院裏編織著夏日要穿的草鞋,看到剛剛回來的張岩拿著陶盆開始加水,不禁很是好奇。